小小小作家,一步一登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9章 - 最不可能成为常驻的人

大家都看得出苏亦攸真的很多事要忙,但节目有易栈常驻,她很是意动。

其他人看准了,就仔仔细细地问苏亦攸最近都忙什么,抽个个把月的时间一起录一下真的不行吗?一星期也就3天左右。

当然,明面上是这么说的,但其实大家都劝的有些底气不足的。

要知道,这一星期连续的3天,还是很拖人的,很多要仔细的工作是没法做的,只能做些闲散不连续的工作。

也就刘译这种高资历老牌主持人,有自己的节目且一星期只需录1、2天,有很有发言权,节目是能配合他的行程调整日子的,才能兼顾录制《星生活》这样要求又多,时间又长,且条款又较为强制的节目。

也就刘译的节目还是能为《星生活》调整时间,能处理的相对弹性些。

其他同样是综艺咖的艺人们,基本在接了《星生活》的常驻主持工作后,就不太能再接其他的综艺的常驻了,因为《星生活》签订时就严明每星期拍摄的几日都不能缺席,且若要延续加拍,艺人也需配合。

其条款对艺人而言多少有点霸道强势,但背靠大厂,且产业甚广,方方面面都能涉及到娱乐圈,就是有霸道的底气,相对的,给出的报酬也是财大气粗的可观。

然而幕后牵扯的资源、背景、人脉等因素,才是让艺人们,求知若渴的深层原因。

同组的演员们则牺牲更大,因为拍戏为主,加入综艺节目常驻,就等于放弃在这段时间进组拍戏,除非出演不占时间的小角色,但能上《星生活》综艺做常驻的,咖位都不会小,即使不是主演,也会是举足轻重的角色,专业使他们不可能这样卡时间拍戏。

不过他们手头上能看的上的邀约已不多了,所以上节目露露脸,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之后能接触到更多的好本子,权衡之下,好处多多,跨界做综艺也就不算牺牲了。

而其中真正能算牺牲大,最不可能做综艺常驻的,就属易栈这种当红顶流了!

以他现在当红的程度,多少戏约、剧本邀约不断,演的又都是主角,本身又很是敬业,也看重作品的品质和口碑,他拍摄期间都是全程浸在剧组里的,也不会轧戏,接的戏都是精挑细选过的,不会为了赚钱而出演烂大街的剧,所以即使当红,作品也不算多。

易栈这样珍惜羽毛,对自己又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一年也就出品1-2部戏,再被各种压戏,后期制作修正等事情拖延,一年能播出的也就一两部,相当少了。

所以易栈的时间几乎都留着等好剧本拍戏,空余时间也多用在钻研磨练演技,从来不接综艺类的工作。

而他接下这个《星生活》,就等于放弃在这期间内接戏拍,就算有也最多是客串一下的角色,实际工作就只能出席一些品牌活动,或拍照片、杂志等碎片式的工作。

以易栈现在的名气,不做来钱快的综艺,在顶级流量加持下,邀约易栈的线下活动、代言等工作多如牛毛,因此他有选择的资格,不用向资本妥协,能走自己想要走的专业演员路。

因此《星生活》这样S+的综艺所带来的效益,易栈也是不为所动的。

种种之下,其实易栈是最不可能作为常驻加入综艺节目的,他本人也不习惯上综艺,内心其实是很社恐的。

但只能说,一起皆为缘,为了还当年那份雪中送炭的恩情,他不惜推了几部戏的邀约,也要受约参加不熟悉的综艺节目。

而来到《星生活》后,所发生的一切,又都只能说,都是缘分,又似明明中注定般⋯⋯有趣。

话回此时,在座的大家都明白这一星期的两三天,说多不少,有正经合约工作的,很难这样突然加入做常驻。

但大家也不放弃,不停在夜间饭后的闲聊中,刺探苏亦攸的工作情况。

苏亦攸也乐意和他们聊,毕竟吃饱喝足后,本就闲情雅致,又坐在这样惬意又诗情画意的小院里纳凉,被节目组软性强制做着又不能玩手机,不聊天能干嘛?

而这茶余饭后的聊天,正是节目组每天的必备环节。

谈天说地,聊过去未来,有趣的、难忘的、苦涩的都有,毕竟是生活类的综艺,带观众走近明星们的内心,感受公众人物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喜怒哀乐。

又配合着各类游戏,引导大家体验人生百态,通过不同时间点的畅聊,让观众渐渐有代入感,像朋友一样和常驻们共情。

这些恰恰正中苏亦攸的本性,如果说上节目要靠脸,抚心自问拍马都轮不到她。

如果说要玩人设,那她一定第一个崩,不带半点拖泥带水的,任何人设她都装不了,因为就不是个能演能忍的人。

但若论吹水,要讲述自己故事、人生经历等分享,那她可以完全不带停顿,不带半点脸红心跳的自我吹嘘,说到天花乱坠,口水纷飞都义不容辞!

可以说,在直接言语上自我吹捧,卖惨间接衬托自己,那也是信手拈来。

这不,连易栈这样的顶流都能抽空来录综艺常驻。

苏亦攸就是有本事,能用她这张嘴,把自己说得比任何人都忙,都呕心沥血,辛酸程度连易栈都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