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奇遇在发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原生家庭

方祈钰的童年是在小巷里捡破烂度过的,跟着奶奶和有唐氏综合征的小叔,像地质勘察员一样,在街巷的拐拐角角探索着,每当发现路边藏着的一个易拉罐或者饮料瓶时,幼小的方祈钰都会飞奔过去,迅速的捡起,展示给奶奶和小叔看一眼,再放进小叔背着的蛇皮袋中,那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在方祈钰眼里装的都是宝藏。

奶奶总会和蔼的夸赞方祈钰:“我们小钰这眼尖手快的劲儿,以后干啥都比别人麻利。”

随着建筑队的身影在城市中穿梭,如雨后春笋般的高楼拔地而起,逐渐掩盖了城市边缘处低矮破旧的居民楼,这片陈旧的居民楼曾是这座城市的一角,如今却被排除在外,成了人们口中影响市容的城中村,而这里就是方祈钰的家。

早已掉皮的外墙长出一片片暗青色的苔藓,斑驳粗糙的水泥墙体裸露在外,衣服碰到墙面都会被勾起丝来,楼层间一米多宽的青砖过道早已变得坑坑洼洼,没有门卫和物业的居民楼里,贴满了各色广告,年久失修的感应灯锈黄了灯丝,孤零零的挂在楼道里,晚归的住户没人会多看一眼头顶,指望有人会修好它们。对陌生人而言这片破旧的毫无规律的居民楼就像个迷宫,而对于成长在这里的方祈钰来说,即使没有星月和路灯的黑夜,凭着感觉都能摸索到家。

八零年代末出生的方祈钰,并不和这座城市大多数家庭一样是个独生子女,在那个计划生育抓的还很严的年代,方祈钰的妈妈杨桂枝因道听途说这片居民楼近两年会拆迁,而且拆迁是按家里的人口来分房子,偷着又生了一胎,而且还是双胞胎。

那时只有五岁的方祈钰一年多没见过妈妈,当妈妈从隔着千山万水的外婆家回来时,怀里多了的两个只知道哭的小东西,每当街坊邻居看到这对龙凤胎时都会羡慕道:“还是农村的水土好,能生出这么稀罕的龙凤胎。

这一对令人艳羡的龙凤胎不但没有等来拆迁,反而引来了计生委的超生罚款,这让原本就贫困的家更是穷的差点揭不开锅,以至于杨桂枝时常满目苍凉的对着两个小的哀声道:“要是你们早点来就好了,早点来双生也只算一胎,白瞎了罚了那么多钱。”

离开妈妈一年多的方祈钰对妈妈包括那两个整天就知道哭闹的小东西很是厌烦,有了弟弟妹妹方祈钰就再也没有享受过妈妈的怀抱,超龄还没上学的方祈钰,宁愿和奶奶小叔风吹日晒的在外面捡破烂,也不愿意呆在家里听妈妈的各种使唤和责骂。

农村出来的杨桂枝,第一次见到方祈钰的爸爸方青山就定了婚,结婚时爸爸给了外婆家足够多的彩礼钱,那时的杨桂枝一度认为婚姻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殊不知那些彩礼钱是方青山的伤残赔偿款,也是奶奶一直到方青山结婚才敢动的家底。

方青山虽然是城市户口,却是个家庭条件还不如农村的苦孩子,方青山的父亲在方青山十岁的时候就患疾病去世了,留下奶奶独自拉扯大方青山和痴傻的方流川,年轻时候的奶奶是个要强的人,丈夫不在,失去维持基本生活的来源,方祈钰的奶奶就在丈夫的工厂哭闹了几天,接替了爷爷的职位,在制罐厂做铁皮盒子,初来乍到的奶奶,对工厂的活计还不熟悉,又急于上手,手指经常被铁皮划破吭都不吭一声,继续干活,而方青山就不得不辍学在家照顾生活还不能自理的弟弟,承担起所有的家务活,直到方青山成年了,已经是熟练工的奶奶毅然的把自己手头的工作交给了大儿子,让方青山正式成为那个年代被很多人羡慕的工人。

生活看似走上正轨,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向老实严谨的方青山在工作了两年后,已是手比活快的劳动模范,却在一个冬天的午休间,因多喝了几杯工友从寿宴上带回的上等白酒,到下午开工后酒劲上来,裁切铁皮的刀口划到左手腕上,血都流到桌子上,才反应过来,而此时一条生产线上的同事看见方青山左手腕血流如注,惊慌失措的叫来这条生产线上的组长,用厂里的柴油拖拉机将方青山送进了医院,伤到了腕动脉的方青山失血过多一度陷入昏迷。

医院的血库不足的紧急时刻,还是血型相同的方流川及时献血,那时候的小叔懂的并不多,当知道自己的血能让昏迷的哥哥醒来时,小叔竟然没有害怕,像正常人一样端坐着,边抽血边一个字一个字组织着说:“一点都不疼,多抽点让哥哥快点醒过来”。

对于痴傻的小叔来说并不知道什么是血浓于水,手足情深,却在哥哥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也许每个生命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也是往后生活再难方祈山也没有抛弃弟弟的主要原因。

命是就救回来了,方青山左手却从此使不上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医疗康复后能勉强维持端碗拿筷子的基本生活,工厂的工作是做不了了,经历了生死的方青山也看开了,须信人生皆有命,前途造物不由人,最坏也不过沿街乞讨。

由于是工伤,方青山在厂里面的为人和这两年的工作能力有目共睹,厂长也就没计较是酒后误伤来减少赔偿,给了赔偿还额外加了些营养费,就辞退了方青山。

那时的奶奶看不得方青山年纪轻轻就整天垂头丧气,顾不得脸面瞒着方青山带着傻儿子上了厂长家的门,死活让厂长安排个工作给方青山,哪怕是打杂洒扫都行,不然娘儿俩就在厂长家门口活活饿死,一妇一傻在门口不吃不喝坐了一整天,躲在家里闭门不出的厂长如坐针毡,现在很多手脚健全的年轻人都难进厂,工人已经到了少一个不少,多一个就有余的饱和状态,想来想去唯一的岗位也只有门卫室,建厂初就在门卫室工作的李大爷,从大叔变成了大爷,现在年纪大了,厂长早有意让其退休,只是念在元老级员工一直不好开口,现在只能找个由头让方青山接替,好在方青山读过几年书,来往人员和货物登记都不成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原先靠手工作业的制罐厂也变成机械一体化的现代化工厂,随着各行各业的迅速的发展,工厂人员不再固化,一批又一批的人员在流动,连没有文化在家带了十来年孩子的杨桂枝,随着制罐厂的扩张也成为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而唯一不变的只有方青山还在门卫室日复一日做着门卫的工作。

这样的原生家庭成了方祈钰的软肋,长大后很少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家,从大学开始做兼职到后来工作,除了过年回家和妹妹挤两天,几乎都住在外面,家里没给她留一张床铺,在外面至少有个合租的小单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