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星星之火从量变到质变
第1章 算力激增与数据爆炸
1.1 上一次“下线”是什么时候
千禧年元旦后的第一个星期六,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中,你与太平洋彼岸的同学通过MSN(见图1-1)畅想中国加入WTO、神舟飞船实现载人航天的未来。由于时差的关系,他对你说拜拜,然后头像变成了灰色,名称的后面出现了“离线”字样。你知道,他下线了,但你后续给他发送的信息将会在他再次登录MSN时送达。
图1-1 MSN界面
这样的情景对于00后也许非常陌生,毕竟MSN已经消失了多年,你是否还记得上一次“下线”是什么时候?比起20年前,人们期待着ADSL连接拨号并上线,现在的你也许更期待飞机起飞后手机开启飞行模式的清静。实际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已经突破了PC终端的限制,通过手机、手环、手表、耳机、汽车、路灯和门锁,所有的电子设备时刻保持连接。随着卫星通信的发展,我们在飞机上也能够通过飞机的Wi-Fi继续保持无缝连接,未来可能飞行模式也将不再存在。
由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和可穿戴设备的兴起,移动互联网已超越了互联网的范畴,它不仅创造了更多的信息,同时也在改变信息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上一个时代,信息和人是二元分化的,互联网作为媒介承载信息,人从互联网媒介上获取信息,而获取信息是一个有意识的动作,“上网”这个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人和网络相对独立的现实。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从“上网”到时刻“在线”获取信息,同时还会对信息进行分享和传播。可以说,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和承载者,人最终成为信息的一部分。
毫不夸张地说,移动互联网已经明显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和结构,也影响了整个社会商业模式的变革,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前的互联网世界被叫作虚拟世界,与之对应,我们生存的世界叫作现实世界。而现在,我们的世界仅被分为线上和线下,线上互联网的世界就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线上支付、社交网络、移动搜索、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移动IM、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的发展,用户开始在互联网上以真实身份来表现其社会角色,互联网从虚拟走向真实,用户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思想、情感同样展现在虚拟世界中,因此线上线下的界限进一步模糊了,如图1-2所示。
图1-2 移动设备的变化
原本的“上网”形式,是人们通过网络主动地上传和下载信息,这种行为相当于人们主动地向曾被称为虚拟世界的互联网、数字世界提供信息。物联网市场研究公司IoT Anaylytics预测,至2025年前后,全球联网设备总数量将达到412亿部,将是全球人口的5倍。这种因各类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的普及造成的实时“在线”状态,使得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信息开始被动地向互联网世界传输。
2020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除了用餐时段的网上外卖,短视频、网络直播的占用时间,已经在许多时间段超过了即时通信的占用时间(见图1-3)。也就是说,即使在主动参与信息交互的互联网行为当中,人们通过互联网传输的数据也早已经从间隔时间的邮件,变成了瞬间回复的微信、钉钉或飞书,并进一步从文字的互动转向数据密度更大的视频。
图1-3 六类应用使用时段分布
互动性成为互联网用户更高的追求,人们在互联网上进行着更高密度的互动,如弹幕、直播打赏和直播电商,而这也让整个网络的数据进入大爆炸状态。
在人类主动地向数字世界提供信息的过程中,信息的杂音开始滋生。这就好比原始时代用语言传递信息,由于在传递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因素过多,信息往往逐渐被扭曲而失真。人类主动提供信息的过程亦受到多种无法检测、分离的因素影响,逐渐失真。然而“在线”模式下的被动信息传输相对更为客观直接,在这种模式下获得的信息由于通过了细分和筛选,受到干扰的可能性下降。虽然信息变得更为纯粹,但也被分割得更为微小,成为更容易被数字世界所理解和储存的数据。这种碎片化、数据化的信息,对人类的理解提出了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