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账本、记账技术及其发展
记账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账本可以精确反映劳动关系和劳动成本的分配规则,而处理这一重要的经济关系可以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基础经济关系是在分配中得以实现的。以记账为基础的会计是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过程及结果的综合计量核算与报告,通过预算、核算、分析、审计及定期公开报告,使得有限的经济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配置和使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财富的创新和财富的分配是主线,其中,社会分工、劳动关系、劳动成果分配等是社会关系、经济关系的重要内涵。而在劳动成果分配中,按劳分配是人们共同遵守的一般规则,这一规则的实现,依据的是“记账”,记账使得成果分配有规可循。记账作为会计的基础,将经济行为体现在记录账簿中;另外,实物财产的管理一般按时间顺序、收付、进出变化等进行连续记录,再建立现金、物资分类账本等。一般要求账本能够长期保存,且清晰,禁止涂改,将账本作为长期的成果分配记录。
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的记账技术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1)符号记账。原始社会末期,组织逐渐社会化且生产力有了长足发展,交易的发展使得私有制经济开始出现,生产、分配、交易等更加组织化、复杂化、长期化,从早期的用绘画、结绳等原始方式记录经济行为开始,会计记账的思想开始萌芽。例如,结绳记事就体现出了原始社会的人们在记录事件上的创新精神,方法是“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
(2)单式记账法。从奴隶社会的繁盛时期到15世纪末,人类的单式簿记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且不断发展。记账方法为:对经济业务建立一个账户,记录货币收付,以及人欠、欠人事项,只反映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等的增减变动,而不反映现金收付,以及债权、债务的对象,也不涉及发生变动的原因。
(3)复式记账法。我国从明朝中期开始出现了复式记账方法,即对每笔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记账,反映资金动向,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可体现出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便于查账和对账。
(4)会计电算法。计算机因为计算能力强大而逐步替代了人工记账方式,帮助人类实现了高效和精确的管理目标。
会计是人类源头文明的启明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保障[6]。记账作为分配的依据,对个体生存和社会经济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