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配人生的7个法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 原生家庭的“罪过”(三)

谈到原生家庭这个话题,溺爱一定是一个逃不过的话题。在我看来,溺爱一直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一种爱。我的父母很爱我,但是讲究方式,所以溺爱无从谈起。

我回到市里上学之后,父亲觉得不能经常陪伴我而有愧疚感,因此,每次见到我的时候他都会给我更多的零花钱,虽然我之前的零花钱相比于身边的其他小伙伴已经很多了,但是回到市里上学后我的零花钱又攀升了一个台阶。不过,每次父亲给我零花钱后,并不让我随便买零食或其他小玩意儿,他一定要听我对零花钱的安排,比如会买哪几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会去参加学校的什么活动等。有时候,我给父亲讲完后,他又会再给我一些钱,因为他觉得我的安排可能会出现“钱不够用”的情况。所以,我从小不缺零花钱,到现在也没有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父亲对我的这种教育方式,在我看来才是真正的“溺爱”。

我曾在某论坛里看到过这样一个帖子,大概意思是一位女医生托朋友给自己的儿子介绍工作,月薪3000元就好。她的朋友很诧异地说:“你的儿子初中毕业后就去国外读书,这么多年肯定已经花费了几百万元,3000元的月薪什么时候能回本呢?”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的付出,从来都是不计成本的。这当然没有错,也不应该计算成本,但错误的地方是哪里呢?原贴中透露出,这位妈妈从儿子一出生,就很溺爱儿子。她的儿子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重点高中,于是,她便说服丈夫卖掉了家里的一套房子供孩子去国外读书,她认为孩子在国外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未来一定会有出息。可是,她根本不知道考试成绩检验的是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如何体现的是家庭的教养能力、孩子的自身素养等。她的这种做法不能解决孩子的自身问题,只是寄希望于一个新的教育环境,最终的结局就是她的儿子在国外浪费了几年时光并花费了几百万元,回国后英语也说不流畅。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位母亲在托朋友给留学数年的儿子介绍一份3000元月薪的工作时,还拜托朋友请求公司的老板在工作中不要批评孩子,要多鼓励,千万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更令人可叹的是,这样的母亲,这样的儿子,在我们身边不少见。如果一位母亲不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自己平日里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满足,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举全家之力供养孩子上昂贵的私立学校,总是想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最终的结果完全可以预期,在溺爱的温室里培养出来的孩子在进入社会后,不能适应职场里的激烈竞争。

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缺少一个好的生命状态。因为创业的缘故,新东方的俞敏洪老师不但是我的公司的投资人,也是我的创业和人生导师。2017年底,俞老师的新东方基金和拉芳家化投资了小小包麻麻的B轮,投资金额约1.4亿元。在和俞老师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他经常强调好的生命状态对于一个人有多重要。在他2018年出版的《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一书中,他对“好的生命状态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其实好的生命状态就是好的生命习惯的养成。好的习惯养成需要努力付出,坏的习惯养成不费吹灰之力,所以一不小心我们就会陷入坏的习惯,比如好吃懒做、占小便宜、发泄情绪。坏的习惯对人的生命状态有百害而无一利,轻易将人的命运拖向黑暗,所以我们需要养成好的习惯。”

“养成好的习惯,刚开始是痛苦的,比如读书、跑步都是要努力的事情,但只要坚持,好的结果自然显现,而最终得到的成就感和内心充实,以及命运的优化就是最好的福报。一个人可以从小的习惯改变做起,比如你本来一直板着脸,现在努力对每个人微笑,不久就会发现微笑的好处远远大过板着脸,慢慢微笑就会变成你的生命状态。这样的一件小事就已经在使你的命运有所改变。”

“我自己的生命状态就是由我养成的一系列习惯所组成。我的勤奋来自我从小在农村生活的起早贪黑,我的阅读来自大学期间的自我鼓励和他人榜样,我爱收拾屋子的习惯来自内心对有条不紊的追求,我的团队精神来自从小喜欢和小伙伴打闹。这一系列的习惯构成了我的生命状态,这一状态又决定了我生命的走向。”

“我深刻意识到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生命状态和走向有多重要,所以就力求自己不断向积极健康的习惯靠拢。当习惯变成一种生命状态后,就会产生喜悦,不做反而痛苦了。比如一个经常跑步的人要是几天不跑步身体就会难受,一个经常读书的人几天不读书就会觉得空虚。”

“生命状态最终会反过来对你的生命进行再创造,这就是重塑命运。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就是要我们从源头上改变和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束手无策,坐以待毙接受命运的安排。”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存在两个问题: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和耐挫力差。

2018年的时候,我们公司内部为了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成立了好几个新项目组,其中一个项目组是以社群分销模式开拓市场的。当时团队成员里有一个“90后”小姑娘,很有灵气,但就是和部门的其他小伙伴容易闹别扭,有些娇气,很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在干出业绩的时候,她认为都是她的功劳,其他人都是配角;业绩不好的时候就抱怨大家没有配合好。公司一开始是想培养她的,觉得毕竟是年轻人,一些缺点是可以改正过来的。可是,随着项目组遇到困难,她令人失望的一面也一下子展现出来。当时的社群分销模式好像几年前的千团大战一样,大企业的创新项目有社群分销,普通的创业者也纷纷效仿,在市场上抢夺那些一个人可以带几百人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团队长”,在我们辛苦培养的几个千人规模的“团队长”被竞争对手挖角后,这个小姑娘就开始抱怨项目组。有问题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解决一起面对才是正道,可是她的抗挫能力特别差,不但在项目组里抱怨,还将负面情绪传递给其他的“团队长”们,公司几次找她谈话,从批评到苦口婆心,结果她还是不改,项目组一时间被负面情绪笼罩着。最终,公司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将局面扭转过来。公司当时扭转这一局面的做法就是接受她的主动离职。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做事情有灵性的好苗子就这样走了,作为创业团队的管理者,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可是她身上展现出的很差的耐挫力,又会让你不得不做出这样的抉择。

所以,我想告诉在溺爱中长大的年轻人和还在溺爱孩子的家长们:溺爱好像一剂烈性成长的毒药,如果你正在溺爱孩子,那么现在要做的就是重塑自己或重塑孩子。在溺爱中长大的年轻人,不要觉得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替你承受一切挫折,漫漫前路上唯一能为你人生披荆斩棘的人只有你自己,就算有人愿意为你去扛,可谁又能帮你扛一辈子呢?而那些还在溺爱孩子的家长们,你的呵护范围不过只有家那么大,孩子出了家门就会走进社会的丛林,你没有让他学会独自撑伞,总有一天他会被淋湿,你没有教给他强大的战斗技能,他身上穿的防弹衣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前几天了解到一个新词“钝感力”,“钝感力”一词其实出自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按照渡边淳一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中文里“钝感”这个词不常见,只听说在科技领域有钝感机理、钝感剂等说法。钝感是人的动作活动反应慢度的标尺,是用来描述人的活动速率的。钝感系数越高则对外部反应越迟钝,同时其敏感度也会越低,人的思维只有在钝感系数与敏感系数相对平衡时,才更容易保持较为理性的思维,否则反之。虽然有时钝感给人迟钝、木讷的感觉,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钝感力的五项铁律:

一是迅速忘却不快之事;二是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三是坦然面对流言蜚语;四是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五是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渡边淳一在书中写道:“钝感”相对敏感而言,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渡边淳一表示自己早在二三十岁时就感受到钝感力的重要,他说:“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场生存游戏,所以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而要保持甚或加强自己的生存能力,钝感力又是必不可少的。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于大多数事物不要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紧接着,渡边淳一根据自己的创作经历说:“当初还是文学新人的时候,经常遭编辑退稿,并受到严厉的批评。我对这些就很迟钝,只觉得对方不采用我的稿件是因为他没有欣赏能力。如果当时因过于敏感而消沉下去,也就不会再写小说了。”

日本评论界认为,钝感力听上去会给人非常负面的感觉,但可以将它解释成“有意义的感觉迟钝”,试图传达出不因为眼光短浅而喜忧、保持信念往前走的重要性。《读卖新闻》的书评则干脆搬出了198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利根川进博士的原话:我带有某种迟钝,只能依稀看到对大家来说显而易见的东西,以此来佐证“迟钝”恰恰能够摆脱世间常识的羁绊,出人意料地取得“世界性的发现”。

我身边就有很多“钝感力”很强的朋友,外界的事情好像不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总是情绪稳定,工作很少受影响,这种能力值得我们学习。毕竟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事态度,锻炼出强大的钝感力和耐挫力,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