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加布里埃尔号与圣卡塔琳娜号——达·伽马舰船旗两次变化的不同含义
1495年葡萄牙若昂二世去世,阿方索王储早年坠马而死,只好由他的堂弟唐·曼努埃尔一世即位。新国王即位后,停顿数年的印度航行再次启动。曼努埃尔一世任命28岁的达·伽马担任印度洋探险船队指挥官,组建探险船队。
探险船队由4艘船组成,其中两艘是新造的船,排水量皆为120吨,各配有20门射石炮;它们分别以船头雕像的两个圣徒命名:一艘叫圣加布里埃尔号(São Gabriel),属于克拉克帆船,作为达·伽马旗舰;另一艘叫圣拉斐尔号(São Rafael),由达·伽马的哥哥保罗·达·伽马(Paulo da Gama)任船长;还有一艘排水量约50吨的贝里奥号(Berrio),由尼古劳·科埃略(Nicolau Coelho)任船长;此外,还有一艘小补给船,船长是达·伽马的朋友科卡罗·纳尼斯(Gonçalo Nunes);4艘船共载有170人,包括水手、士兵、翻译和十来个囚犯。
这次航行得到了罗马教廷的批准。在1566年出版的葡萄牙《舰队备忘录》(Memórias das Armada)中,可以看到描绘达·伽马第一次印度航行的舰队插图,其中就绘有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画中的圣加布里埃尔号主桅上,飘扬着一面印有红色十字架的白色旗帜。史料记载,葡萄牙国王曾赐给达·伽马一面十字旗,让他代表基督去征服异教徒国家。据说,船上还携带着石制标柱,上面刻有葡萄牙王室的徽章以及十字架。探险船队要在印度洋新发现的地方竖立这样的石标柱和十字架,表明此地已归葡萄牙和教会所有。旗舰上有国王的科学顾问为达·伽马提供最新地图和他们所能收集到的地理资料,还有宫廷天文学家送给达·伽马的一些航海仪器。
展示达·伽马首航印度的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的画作,原载于1566年版《舰队备忘录》
1497年7月8日,达·伽马船队从里斯本出发,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线行进,顺利绕过好望角。1498年4月13日,船队抵达了东非的马林迪。据说,达·伽马在这里找到阿拉伯著名航海家艾哈迈德·伊本·马吉德(Ahmad ibn Mājid),船队由他领航,于1498年5月20日完成了横跨印度洋、直抵印度西海岸卡利卡特的跨洋航程。但阿拉伯人不相信马吉德引狼入室的这个说法,历史上也没有留下任何文献证明是阿拉伯人引领葡萄牙人进入印度,抢占了阿拉伯人做生意的地盘。
1498年8月29日,达·伽马率领船队开始返航,1499年9月9日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抵达里斯本。探险船队出发时的4艘船,只回来两艘,船员死了一半,其中就有达·伽马的哥哥保罗·达·伽马。
葡萄牙国王十分满意这次探险,因为它打通了直达印度的水路,并带回了一大批赚钱的货物,价值是远征费用的60倍。1502年和1524年,曼努埃尔一世两次派达·伽马远航印度,后一次还将达·伽马任命为印度总督。但达·伽马运气不好,到达印度果阿不久就染上了热带疾病,于1524年12月24日死在印度科钦。
这最后一次将达·伽马带到印度的旗舰,是圣卡塔琳娜号(Santa Catarina),画家约阿希姆·帕提尼尔(Joachim Patinir)大约在1540年创作了名为《达·伽马第三次航行的船队》的油画,画中央就是圣卡塔琳娜号。
达·伽马的这次航行任务已不是探险,而是掠夺财富,或者说是贸易。他的旗舰圣卡塔琳娜号是商战两用的大克拉克船,1520年下水,排水量达800吨,长38米,宽13米,两层甲板列有火炮,有两根桅杆,配有140门火炮。
对比达·伽马第一次印度航行的船画,就会发现圣卡塔琳娜号桅杆上已不是十字旗,而是葡萄牙国旗,说明葡萄牙人已不再强调为基督教远征,而是代表本国利益经略印度洋贸易。这不仅表达了葡萄牙大帆船对殖民地的武装压迫,也间接说明,此时的印度洋航线已经很不太平了,即使是武装到牙齿的达·伽马旗舰圣卡塔琳娜号,还是在返回葡萄牙的途中消失了。据不确定的消息,它被法国海盗在西非海岸掠走并销毁了。达·伽马和他的旗舰,最终都消失在危机四伏的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