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需要良好的口才
生活中的沟通通常表现为口头上的交流,因此,正确表达心中的想法才能有利于沟通工作的开展。但是,我们却不难见到有些人心中很有想法却不知道如何表达,甚至急得抓耳挠腮,而听者也是一头雾水;有些人文笔不错,但是说话却颠三倒四,缺乏条理性,不能顺畅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两种人都是口才欠佳的表现,如果连自己的想法都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那么如何进行沟通呢?所以,只有具备良好的口才才能展现出沟通的魅力。
那么如何做才能拥有良好的口才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练习。
克服怯场,树立自信
与人沟通自信必不可少。有些人面对重大场合或者陌生人的问候,总是会羞于表达,这其实就是缺乏自信的表现。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往往会影响沟通效果,不利于与人交流。
缺乏自信和勇气的人,说话时往往会因为紧张而言语混乱、缺乏逻辑,语气腔调一旦拿捏不准,很有可能会导致词不达意,从而造成沟通不良。另外,如果你和别人交流时紧张不安或者拘谨不自然,会让自己的交流对象也感到不自在。这会阻碍双方的沟通。
因此,你要想游刃有余地与人沟通和交流,就应该练就自信和勇气,用自信的口才和别人打交道,定会为你赢得有利的局面。
朗诵与模仿
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而是需要透过刻苦锻炼才能得到的。古今那些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无不是透过勤学苦练取得成功的。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少年时曾患有口吃,为了克服口吃,他常常朗诵、慢读课文,为了准确发音,他对著镜子纠正嘴和舌根的部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美国前总统林肯为了练得一口好口才,常常徒步15公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看他们如何论辩,如何作手势;见到那些云游八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他也学他们的样子。他还对著树、树桩、成行的玉米练习口才。
勤奋刻苦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口才不是一日就可以练成的,而是要经过刻苦训练才能得来的。近代著名的演讲家马相伯认为,演讲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勤讲多练”。因此,我们要想拥有良好的口才,就应该勤奋学习,不断努力。
多学习知识
好口才的标准是什么呢?“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口吐莲花”等这些都不能成为衡量口才的标准。良好的口才要做到言论有内容、有根据、有条理、有文采。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做基础,这些从何而来呢?纵观历史上那些演说家、谈判高手,虽然他们涉足的领域不同,但是他们无一不具有渊博的知识。拥有广博的学问,说话才有底气,辩论方能胸有成竹。一个人才疏学浅,即使巧舌如簧也不能算是好口才,因为口才好的人,不仅需要善于说、敢说,还必须会把话说到点子上。
有句古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口才好的人交谈也能增长见识、提高修养,受益匪浅。口才本身就是一项宝贵的资源,有助于我们事业的发展。
掌握恰当的方法
科学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掌握科学的方法,持之以恒,一定会练就一副好口才。由于各人的资质、学识不同,方法因人而异。
- 速读法。你可以选择演讲词,也可以是绕口令来作为速读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你要在读的过程中逐渐加快语速,直到达到你的最快速度为止;同时保证语音准确,吐字清晰。这种方法意在锻炼人口齿伶俐的程度。
- 复述法。简单的说,复述法就是你把别人刚说过的话重复叙述一遍。这种训练口才的方法,旨在提高人的记忆力、反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 模仿法。模仿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运用模仿的方法来练口才,需要注意的是,你要注意模仿对象在沟通时的动作、语气、表情等等。
- 描述法。描述法类似于看图说话,我们在用这种方法锻炼口才时,可以将生活中的景、事、物、人用语言进行描述。描述法的关键是要求你自己去组织语言。它的训练目的主要就是为了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的条理性。
- 情景暗示法。你可以想像自己是在一个大众场合讲话,然后你再根据这个场景来认真组织相关的语言。这样的口才锻炼法有助于你在沟通时减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