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理想国》导读
柏拉图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对话。关于柏拉图对话的真伪,从古到今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王晓朝先生认为,可以肯定是柏拉图真作的对话有26篇。柏拉图的书信13封,其中第七、第八封信是比较可靠的。[1]范明生先生借鉴西方研究成果,将柏拉图的对话分为三期:[2]
一、早期对话:《申辩篇》《克里托篇》《拉凯斯篇》《吕西斯篇》《卡尔米德篇》《欧绪弗洛篇》《小希庇亚篇》《普罗泰戈拉篇》《高尔吉亚篇》《伊安篇》。这些对话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说明柏拉图还没有摆脱苏格拉底思想的限制。
二、中期对话:《欧绪德谟篇》《美涅克塞努篇》《克拉底鲁篇》《美诺篇》《斐多篇》《会饮篇》《国家篇》《斐德罗篇》。这个时期,柏拉图已经摆脱了苏格拉底的影响,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三、后期对话:《巴门尼德篇》《泰阿泰德篇》《智者篇》《政治家篇》《斐莱布篇》《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法篇》。与中期对话相比,后期柏拉图的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是对中期思想的修正和发展。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中期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理想国》的中心内容是正义,整本书都是围绕正义展开。该书的内容可归结为三个问题:什么是正义?人们为什么要实行正义?什么样的政治最正义?第一个问题是个逻辑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个伦理问题,第三个问题是个政治问题。从第一个问题经第二个问题演进到第三个问题,乃是逻辑的必然。
《理想国》虽然被视为一部理想主义著作,但它却深深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中。上述三个问题,都是针对现实而提出来的。第一,什么是正义?当时的希腊人把正义理解为外在于人的东西。柏拉图试图表明,正义不是外在于人的东西,而是人内在固有的东西。第二,为什么要实行正义?当时许多人认为不正义比正义对自己更有利,愿意过一种不正义的生活,而不愿过一种正义的生活。柏拉图试图表明,正义比不正义对人更有利,为人应当正义。第三,什么样的政治最正义?当时的希腊城邦有三个问题为柏拉图深恶痛绝:人们都只顾追求自己的私利,导致城邦陷入纷争之中;国家本应是各个集团之间利益冲突的调节器,反而成了某些集团谋取私利和压制敌人的工具;城邦中充斥着无知,大众民主牺牲了专业化。所以,现实城邦都是不正义的。柏拉图要建立的正义城邦,也就是他的理想国,正是消除了上述弊端的城邦。
《理想国》共有10卷,采用对话体的形式,收录了苏格拉底与几个智者以及其他一些人的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没有现身,他假借苏格拉底之口来表达自己的思想。[3]
第一卷和第二卷前半部分,是关于正义是什么的争论。以克法洛斯对死后可能遭受的报应的议论开始,引出对什么是正义以及正义与不正义何者更有利的追问。智者们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正义观念,分别代表了当时社会上的三种主要正义观。这三种正义观分别是:正义就是给予每个人恰如其分的回报;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正义是弱者为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签订的契约。柏拉图否定了这三种正义观。在他看来,它们都是把正义理解为外在于人们的东西,实际上正义却是人们内在的东西。
从第二卷后半部分到第四卷,柏拉图阐述了自己的正义观。在否定了智者们的正义观后,柏拉图便开始阐述自己的正义观。但是,他没有直接说什么是正义,而是区分了正义的两种形式: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他采取由大及小的方法,先论述城邦正义,再比照城邦正义论述个人正义。城邦正义只能在完整的城邦中才能显现,所以,首先必须构建完整的城邦。
城邦构建经历了三个阶段:生产者阶段、辅助者阶段、统治者阶段。这三个阶段并不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是一种逻辑上的把握。相对应于这三个阶段,有三个等级和三种生活,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生活:生产者对应经济生活;辅助者对应军事生活;统治者对应哲学生活。
城邦完整构建后,便可以在城邦中发现四种品质: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智慧和勇敢分别是统治者和辅助者的品质,节制不但是生产者的品质,而且还是统治者和辅助者的品质。当拥有智慧的统治者进行统治,辅助者对其进行辅助,生产者安于被统治并专心从事生产时,国家就实现了正义。因此,城邦正义是一种专业化的分工。
相对应于城邦的三个部分,人的灵魂中也有三个组成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而且,在灵魂中也存在与城邦中同样的四种品质: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智慧和勇敢分别是理性和激情的特点,节制是三个部分的共同特点。当理性在灵魂中处于统治地位,激情辅助理性,欲望服从理性的统治时,个人也就实现了正义。
第五卷到第七卷,是论证正义如何实现。现实城邦中的纷争,皆因人们的私有观念而起。所以,为了实现正义,柏拉图采取了两种重要措施:教育和实行公有制。教育和实行公有制都是针对护卫者的,与生产者无关。教育旨在培养出在道德和能力各方面都合格的护卫者,使统治者和辅助者不但能胜任自己的职责,而且还十分满意自己的职务。实行公有制旨在为消灭护卫者的私有观念提供物质保障。护卫者的教育包括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在第二卷下半部分和第三卷上半部分;统治者的教育在第七卷下半部分。公有制包括妇女、儿童公有和财产公有,在第五卷。
上述两项措施能否实行,关键取决于统治者是否是哲学家。无论是哲学家成为国王,还是国王变成哲学家,都是可以的。这就是柏拉图的哲学王理论,它也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哲学王统治的合法性在于他拥有知识,而大众只拥有意见。知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非常可靠;意见是对变幻不定的现象的认识,极不可靠。因此,只有知识才可能称得上智慧。而由智慧进行统治乃是正义城邦的要求,所以哲学王统治乃是实现城邦正义的不二法门。但柏拉图又认为,哲学王统治在现实中极为困难。哲学王统治的内容,从第五卷末尾到第七卷。
第八卷到第九卷,论述的是不正义的两种形式:城邦不正义和个人不正义。理想城邦是模型,与此相对照,可以发现现实城邦的缺陷何在。现实城邦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四种类型:荣誉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这是四种败坏了的制度类型:荣誉政制以勇敢取代智慧在城邦的统治地位;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和僭主政制分别以财富、自由和疯狂取代了智慧的统治。在四种政制中,僭主政制最为衰败。
相对应于四种政制,有四种不同的性格。荣誉政制下人们以激情取代理性,其他三种政制分别以物质欲望、自由欲望和无穷贪婪的欲望取代理性。在四种性格中,僭主式人物最为堕落。同时,僭主式人物也是最不幸的。
第十卷前半部分继续描写理想城邦,后半部分论证正义与不正义何者更有利。前半部分讨论的主要是理想城邦拒绝模仿的问题。后半部分借用灵魂不朽理论和千年轮回的传说,论证了正义比不正义更有利。最后,柏拉图提出,为人应当正义。
一般认为,《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它成于作者壮年,震古烁今,影响深远,不仅是柏拉图政治思想的宣言书,而且是一部哲人政治家的治国纲要。但《理想国》又不仅仅是政治著作,它涉及政治、道德、哲学、教育、社会、军事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一部思想的百科全书。它被誉为仅次于《圣经》的经典,长期以来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对西方的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于《理想国》的主题指向,是学术界长久以来争执不休的问题。以下两种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第一,《理想国》是一部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的设计书。这种观点在19世纪之前占绝对优势,19世纪以后虽有不少学者反对这个观点,但持此观点者亦为数众多,如罗素、波普尔、康福德、迪莫斯。其内部的认识分歧在于:柏拉图的理想主义中是否包含极权主义的因素;柏拉图理想国是不是第一个乌托邦。
第二,《理想国》根本就不是一本理想主义的作品,也不是论述国家的政治制度或结构,它的中心问题是教育,通过教育来实现生活中的正义。卢梭、迦达默尔、施特劳斯、巴克等人持此观点。
实际上,《理想国》的最重要价值在于,它开创了对国家制度正义问题的系统、深入的研究。而这一点,是其他各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所欠缺或薄弱的一点。柏拉图的主要贡献不在于他对这一问题提出的答案——一个由哲学王全权统治的、三大阶级各守其职的国家构架,而在于他使人们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如果一般地说人们的行为要遵从国家制度和法律规定的话,那么,如果国家制度、法律本身不正义,人们的行为不可能具有正义性;在不正义的国家法律制度下生活的人们不可能有幸福。正是柏拉图所开创的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引导着西方文明发展史上众多的思想家孜孜不倦、前赴后继地对这一问题加以思考。他们的思考成果逐渐地成为制度化的现实,使得近现代国家构建越来越趋向合理化,法律越来越多地体现正义。西方先哲对国家制度正义问题的思考不仅从理论观念上引导了西方国家制度的进步革新,它同时也被其他善于学习的民族加以吸收和运用,从而成为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精神成果,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国家制度走向进步文明的强大精神力量。
[1] 参阅:《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译者导言,第24页。
[2] 参阅:《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译者导言,第32页。
[3] 关于《理想国》阐述的是柏拉图的思想还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学界存在着争论。大多数学者认为,《理想国》是柏拉图假借苏格拉底之口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巴克认为,第一卷和第二卷前半部分的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其余各卷的思想是柏拉图的。伯奈特认为,《理想国》主要是柏拉图记载的苏格拉底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