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用工管理实务操作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20年3月20日20点40分,我要将这时间节点记下来。这个时间既不是某个案件的代理时间,也不是某个事件的发生时间,而是本书完稿的时间。

很早就想写一本实操性比较强的书送给HR们,但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其实这只是一个借口,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这本书断断续续写了近三年的时间,只写了十多万字。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居家办公的我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静下心来梳理本书的内容和实操技巧,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一个多月,终于将本书完稿,愉悦的心情难以言表。

实话实说,是这本书中最核心的东西,我将自己这些年来代理的一些案例、实操技巧、风险防范等统统写进书里,希望能够给读者朋友带来一种解渴的快感。

经常会有朋友问我,别的律师都是做上市、并购等看起来很高大上的业务,你为什么偏偏去做别人都看不上的劳动法呢?哈哈,答案已经出来了,就是因为别人看不上劳动争议案件的代理,这才有我的生存空间。玩笑归玩笑,其实这条路走起来非常艰辛。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由于许多用人单位、HR对该法的误读以及一些非专业人士的误导,导致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开始增多。此时,我大学同学的兄长在北京开了一家公司,因与员工产生劳动争议,便来向我咨询劳动案件的问题。我拿着仲裁申请书,看着劳动者主张的诉求一头雾水,用仅有的一点劳动法知识去给人家解答。我这辈子都忘不掉那天的咨询,可以用“惨败”来形容。回到办公室,我将自己关起来痛苦地思考,如果连简单的劳动法都搞不明白,这律师以后还怎么做?

痛定思痛,在没人指导、帮助的情况下,我上网查法条、看案例,一点一点地记录,一点一点地琢磨,经常一个人厚着脸皮跑到仲裁庭、法院去旁听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再结合实践进行研究,那两年不管是坐地铁还是公交,手里拿的、包里装的肯定都是与劳动法相关的资料。久而久之,钻研得就更深,在经历了一些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走过很多弯路之后,渐渐地就走上了劳动法这条不归路,一条通天阔路。

经验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在写作本书之前,也去市场上看过一些类似的书籍,但大多都是案例分析之类的,并没有一本真正的实操性很强的实务用书。现在很多企业的劳动用工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要么没有规章制度,要么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甚至在员工出现违纪行为时不知道如何去应对,最终演变成劳动争议案件,以企业的败诉而告终。为此,我就产生了写一本具有实操性、指导性的书的想法,希望能尽量减少纠纷、化解矛盾,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做点小小的贡献。

律师这个职业就像杨绛先生所写,“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律师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着光鲜的外表、伶俐的口舌、可观的收入,实际上并非如此,每天承受的各种压力非常人所能想象。我研究生毕业之后就进了律所,在一个拓展业务的部门上班,每天的工作就是接受各种电话咨询,解答各种稀奇古怪的法律问题。现在想想,我要感谢那段时间的工作经历,让我在没有人指导、没有人教授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死缠烂打,通过自学顺利度过了律师实习期。如果没有那段时光的磨炼,可能也不会有本书的问世。

写作本书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给企业的HR以帮助,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让职场的劳动者们能够知法用法,远离恶意诉讼。这本书的内容大致是从企业招聘入手,到入职、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员工的离职管理,再到社会保险等,共计九章,涉及日常用工管理过程中常见的疑难问题118个。但不仅仅是针对问题进行解答,而是聚焦于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告知大家遇到此类问题,应当如何应对,会出现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实操技巧是本书的精华之所在,笔者将自己多年来处理案件的实务操作经验倾囊相授,均写在本书之中;风险提示主要是提示企业或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遇到此类问题应当如何防范法律风险。我将本书的亮点总结如下,供各位读者朋友参考:

一、全面性

本书的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从企业发布招聘广告到劳动者离职,以及社会保险等均有涉及,内容翔实,体例清晰,有理论、有案例、有实操,更有企业在用工管理过程中常用的法律文书,能够让读者朋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实操性

这是本书最大的亮点,笔者结合实践操作经验,对日常用工管理中涉及的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手把手、点对点的形式进行实操经验传授,以期让读者朋友从书中学到一些实操技巧,解决在日常用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避免劳动争议案件的产生,将争议消除在萌芽状态,共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实用性

本书除了具有可读性、实操性之外,还可以将其作为一本工具书进行使用,笔者将每一章节涉及的用工管理必备的一些法律文书均予以提供,免费赠送各类法律文书电子版共70个,力争做到让HR朋友拿来即用,通过使用一些规范性的法律文书,方便证据的收集与留存,避免相应的法律风险。

四、时效性

由于《劳动法》已经颁布实施25周年,《劳动合同法》也实施了12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型用工形式层出不穷,由此引发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企业的关注。笔者在本书中,对“共享员工”等新型用工形式也作出了相应的解读和指导,向读者朋友提供最新的裁判观点和判决尺度,让企业在用工管理的过程中避免因对法律的误读、误解而引发新的争议和矛盾。

五、系统性

本书已涵盖所有与劳动用工相关的法律体系,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司法解释、民法典等,以及各地最新的司法审判观点,让企业在用工管理的过程中逐渐从单一的用工管理向多重化的管理体系转变,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建立可量化、实操性更强的用工管理体系。

笔者力求通过本书的阐述和实操经验的指导,为企业合规用工、形成和谐劳动关系、积极预防和妥善应对各类劳动争议,尽到一点法律人的绵薄之力。

本书仅为笔者以自身有限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参照各地有关规定和相关司法实践,结合对有关法律、政策的理解,提出的法律分析意见和实操指引。如后续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发生变化或与本书内容不一致的,以最新的规定和有关立法、司法、行政部门的最新解释为准。另,本书所选案例中的人物名称或姓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鉴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出现纰漏在所难免,如有不妥或疏漏之处,还请读者朋友多多批评指正并给予谅解。

是为序!

姚均昌

2020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