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办案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典型案例二】李某某生产、销售伪劣食品添加剂案[5]

被告人李某某系被告单位上海某化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被告人马某革、马某学系公司工作人员。为牟取非法利益,2010年9月起,该公司低价购入河南省桐柏县博源新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落地级小苏打258.33吨、内蒙古旭月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小苏打40吨及生产设备,同时定制标有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小苏打编织袋5000只。将上述二种小苏打以8∶1的比例混合,并进行烘干、粉碎、包装后,分别销往杭州、衢州等地,共计销售伪劣小苏打243吨,销售金额达人民币44.73万元。2011年5月24日,执法人员在生产现场查扣了成品3.35吨、原料27.7吨及生产设备。经鉴定,从案发现场扣押的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成品为不合格产品。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单位上海某化工有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的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进行生产、销售,销售金额合计人民币44.73万元,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告人李某某系被告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被告人马某革、马某学系被告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其行为均已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告人马某革、马某学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依法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李某某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单位上海某化工有限公司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被告人李某某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被告人马某革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被告人马某学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扣押的作案工具予以没收。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