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例使用说明
(一)教学与训练
1.理论知识
(1)社区、社区工作的内涵。
(2)社区工作的方法。
(3)地区发展模式。
(4)社会资本理论。
(5)社区组织的培育和发展。
(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改居”社区工作的探索。
2.能力训练
(1)学会运用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全面分析社区资源、优势以及问题等。
(2)社区工作者作为组织者,不仅组织工作对象,同时要掌握自组织能力。
(3)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及社区工作方法有机整合,灵活运用。
(4)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文化理解力,有效回应社区中的文化多样性问题。
(5)训练团队合作能力,对社会公正的思考及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反思。
3.价值观讨论
(1)社区发展最终要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与资源,而不是仅依靠外部力量与资源解决社区问题。
(2)社区工作者不是专家,不是仅给社区居民提供服务,而是与社区居民同行,共同商议解决社区问题。
(3)社区的点滴改变是一个过程,需要运用社会工作的多种专业方法不懈努力才能实现。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新型城镇化?
2.如何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对“农转居”社区进行全面分析?
3.针对“农转居”社区的发展现状及需求,设计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案。
4.结合本土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地区发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三)讨论与分析
1.分析与知识点梳理过程
案例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将案例相关的材料,通过教师实现设计的提问逻辑引导和控制案例讨论过程。该案例分析的基本逻辑是:
(1)Y社区在“农转居”之后其原有较为完善的邻里互助关系网络被打破,由于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对比之前村民之间互相帮助、互换食物等互动互助行为,社区邻里间尚未形成新的互惠互助的非正式规范体系。“农转居”前村民间有着共同的文化习俗,较浓的民俗气息,村民之间背景熟知。但“农转居”后,随着社区流动人口增加,对租住Y社区的流动家庭以及新近购房搬进社区的家庭背景不了解,加之网络媒体中报道的各种“入室抢劫”“传销”等新闻,导致社区原有住户不信任这些家庭,邻里交往互动减少,沟通合作困难。同时,原有的老街坊邻居之间也不再串门聊天和开展各种娱乐活动,而仅在楼下见面打招呼,邻里间渐渐倾向冷漠、孤立封闭的状态,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缺乏。此外,社区居民较多依赖社区基层组织管理,希望政府层面的工作人员处理社区事务,而社区组织欠缺,居民自发形成社区组织的机制尚未形成;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能力不足,社区缺乏民主参与渠道。
(2)制定社会工作干预目标时,借鉴了社区工作中的地区发展模式。此模式主要适用于社会变迁过程中社区存在的归属感、认同感较差,社区参与不足、社区组织欠缺等问题。针对超大城市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转居”社区存在的生人社区的问题,制定了熟人社区重构的干预目标。
(3)运用什么具体的社会工作手法达到上述目标?是否有针对上述社区现成的可资借鉴的经验?究竟社区应该发生怎样的改变?改变如何能够实现?这是我们讨论任何工作的出发点以及评估工作的核心目标。
2.理论依据
(1)社会资本理论
在当代社会资本研究意义上,布迪厄第一个定义了此概念,指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拥有相互默认和承认的、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关系的持久网络相联系(Bourdieu,1986)。科尔曼进一步指出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它的表现形式包括信任、规范、信息网络、自愿基础上建立的组织等(Coleman,1990)。普特南指出社会资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实现社会效率提高的目的(Putnam,1993)。社会资本不仅是一个人的资源,更是全社会的资源。它强调网络结构的强大力量,如果善于运用这一关系网络,不仅可帮助自己,还能解决集体行动困境(普特南,2001)。国外学者霍伊东克、德罗默斯将社区社会资本操作化为社区互动关系、归属感和满意度进行测量,强调在概念化社区社会资本和健康的关系时应把多样性考虑在内(Hooijdonk & Droomers,2008)。有学者提出可用于界定社会资本的因素有以下八种:社区参与、能动性、信任与安全感、邻居关系、家庭与朋友的联系、差异化的承受力、生活价值和工作联系,并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对这八种要素进行测量(牛喜霞等,2014)。社区居民的“公民精神”是衡量社会资本水平的重要指标,社会资本存量就是社区中居民参与社团活动和社区组织的水平,并通过阅读报纸、参与志愿活动以及对政治权威的信任等指标进行测量(刘春荣,2007)。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开展社区建设为标志,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进入了新的阶段。但社区复杂多样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使社区治理过程中不断出现困境,引起学术界对社区治理的不断关注和研究。社区治理并不仅仅指社区基础设施、环境改善和进行有效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家庭之间彼此有共同价值观、相互信任和社区成员之间无形的互惠规范以及对社区文化的认同,以提高社区家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社区共同治理。可见,支撑社区发展的因素正是社会资本的基本构成要件。所以,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可用于改善群体的生活状态、提高群体福利的资源,能够促进社区建设。
国内学者认为城市社区社会资本是城市社区内部的个人和组织在长期的内外互动中形成的互惠规范和互利交往关系(隋广军,2002);通过长期内外互动的社区参与基础上形成社区居民和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有助于社区实现自治目标的无形资源(黄文新等,2012)。社区社会资本是社区行动主体(包括单位、社团等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与群体)经由互动合作而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在其内部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等都是一种利于居民行动的合力(姜中华,2009)。尽管学者的界定不同,但基本上认为社区社会资本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社区关系网络、社区规范与社区信任,这三个要素是衡量社会资本的最稳定并已得到普遍认同的指标。
社区社会资本是以社区为依托或载体而形成的集体性社会资源。就一个社区而言,社会资本决定了社区活力和凝聚力的强弱以及社区治理的绩效。国内学者已将社会资本理论和社区研究相结合。认为通过培育和建构社区社会资本对于调节社区人际关系和社区发育有重要作用(姜振华,2008)。指出“村改居”中隐藏的互惠互助、信任、合作等都是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通过培育这些无形社会资源有助于解决“村改居”社区治理中存在的困境(黄立敏,2013)。社区管理需要重建社区社会资本,使成员具有普遍的价值观和强烈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信任,以成为社区管理的有效资源和内在动力(方晴,2013)。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并不可能在完全自发的条件下进行(吕敏,2015)。
国内学者对社区社会资本进行了测量。学者基于杭州市11个社区的研究,将城市社区社会资本划分为社区信任、社区规范、社区网络三个测度领域,并通过系统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和可比性四个原则对社区社会资本划分不同的指标。将社区信任分为社区满意度、社区信任度、社区评估三个测度;将社区规范分为社区价值、社区关怀和社区认同三个测度;将社区网络分为社区关系、社区参与和社区组织三个测度(朱蓓,2010)。也有学者将社区资本通过以下几个因素综合考察:对社区的参与、信任和安全感、邻居间的联系、家庭的联系、社区规范、社会价值观及其他因素,并对每种因素的测量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调查(隋广军、盖翊中,2002)。社区社会资本是一种群体视角的社会资本,社区居民间的交往频率对提高社区的归属感具有重要作用,只有通过促进居民间的互动交往与信任,才能在整体上提升全社区的社会资本(张荣,2006)。学者对大家公认的测量维度进行整理分析,提出最常见的社区社会资本测量包括8个维度:参与地方性社团或组织、地方性社会网络、非正式社会互动、信任、互惠、志愿主义、社会支持、社区凝聚力和社区归属感,然后建构了一个多维度的测量体系,形成社会资本测量量表,并对上海市市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检验数据的信度和效度,从而更精确了社区社会资本测量的维度与指标(桂勇、黄荣贵,2008)。社会资本有三个维度,分别是关系维度、结构维度以及认知维度。从社会网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乡村社区中的人际关系互动网络进行测量,将结构维度放进认知维度分析。认为关系维度社会资本主要测量群体互惠及义务关系的数量与信任度的强弱。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则包括共同语言、共有叙事、社群认同感等指标(罗家德、方震平,2014)。根据研究目的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测量工具,建构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测量维度和指标,然后根据这些维度和指标设计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基于数据分析,得出五个社区社会资本的维度,即“社区感”“非正式社会互动”“互惠与支持”“参与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关系网络”(方亚琴、夏建中,2014)。
(2)地区发展模式
1987年罗斯曼提出社区组织实践的三大模式,其中地区发展模式是通过调动社区居民参与、互助合作,再借力上级政府和外界机构组织的协助和支持,链接社区内外资源,以实现解决社区问题并满足居民需求目的的一种工作模式(徐永祥,2004)。地区发展模式关注社区内集体性问题;注意通过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实现社区建设和发展。一般所介入社区的居民参与意识较低,缺乏解决社区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注重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特别重视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希望通过鼓励社区所有居民的积极讨论以进行民主决策,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地区发展模式较注重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互惠合作、信任、归属感和责任感,而这些都是重要的无形资源,即社区社会资本。熟人社区重构更多依赖社区社会资本培育。
因此,本研究基于上述分析,试图通过地区发展模式的介入,建立完善的社区网络、社区信任和互惠规范,培育社区社会资本(奂平清,2010),进而达到熟人社区重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