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失眠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每个人的一生当中,或多或少都可能有过失眠的经历。偶尔的失眠并不可怕,也不需要采取特别的措施进行治疗,随着你的情绪趋于稳定,心态恢复平和,或是对于环境的适应性逐渐提升,失眠的问题也会自然消失。
可要是失眠连续、长期发生,并引发了功能障碍,就应当引起你的足够重视,千万别让失眠将你的身心健康悄悄“偷走”。
为了提升睡眠质量,有不少失眠者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但往往是“治标不治本”。为了能够睡个好觉,有的失眠者还会服用安眠药,可随着身体耐药性的增强,安眠药的助眠效果会越来越差。而且服药还会引起心理依赖,停用后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失眠。
出现了这样的结果,说明人们还没有弄清失眠的根本原因,没有做到“对症下药”,所以才无法走出失眠的阴影。
事实上,引发失眠的心理原因远比生理原因多,所以我们只有弄清失眠的心理“病根”,进行全方位的心理调整,才能最终战胜失眠。
这也是我们撰写本书的原因,本书是一本帮助大家从心理学角度了解失眠问题的书籍。阅读本书后,你会发现失眠并不仅仅是“睡不着觉”那么简单,在失眠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亟待解决的各种心理问题。
如果你正经受着失眠的折磨,不妨对照本书所讲的科学知识,尝试纠正思想上的一些误区。你还可以阅读和学习本书提供的大量真实病例,去深入了解引起失眠的心理问题,改变自己对失眠的固有看法或极端思维。
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后,你可以从缓解心理压力、调节情绪入手,让自己能够恢复身心内外平衡,进入容易安睡的状态。
本书融汇了大量科学的精神分析方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系统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如弗洛伊德的“梦的分析”,积极心理学的“ABCDE乐观训练法”,为自己灌输积极意识的“自我暗示法”,放松身体的“松弛反应训练”,减少在床上的非睡眠时间的“睡眠限制疗法”,打破精神交互作用的森田疗法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格外强调对于日常生活的管理,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若能与心理调节相配合,在改善睡眠时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你能够在做好心理调节的同时,建立起良好的睡眠习惯,注意调理饮食、合理运动、布置好安睡环境、准备好睡前“仪式”,失眠一定会逐渐远离你。
在前言的最后,要对周婷老师表示感谢,在她的一并努力下,本书得以尽快写作完成。另外,于富荣、于福莲、曹烈英也对本书的写作提供过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