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为什么会成为“社恐”的峰值期
社交恐惧症不分年龄、性别,几乎分布于所有人群之中。而中外心理学机构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发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最容易患有社交恐惧症。相较成年人,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认知、经验不足,社交恐惧症的症状更加明显,在社交时表现出紧张、担心、心慌、手抖、手心出汗、害怕等状况。
下面这个案例中的甜甜,就是青春期社交恐惧症的典型。
甜甜是一名17岁的杭州女孩,很早便开始独立生活,在加拿大留学。但就在1个多月前,她却不得不从加拿大飞回国内,并进入杭州市某医院进行治疗。
医生见过很多病人,但是甜甜的状况却让她大吃一惊。从进诊室开始,整个咨询过程持续40分钟,甜甜一直表现得非常颓废,双手藏在桌子下面不停地来回搓动。医生提出了很多问题,甜甜都没有回答,全由妈妈代劳。第一次见面,她总共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嗯”,还有一句是“好的”。
医生立刻意识到,这个孩子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其中社交恐惧症是最严重的一环。医生深知,社交恐惧症和孩子的成长有关,于是和她妈妈交流起她的成长经历。
通过与甜甜妈妈的交流,医生得知甜甜小时候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不一样,但到初一之后性格却出现明显的变化。那个时候,甜甜的学习成绩一般,也会经常请教同学或老师各种问题。有一次,甜甜有道数学题不会做,去问班里的一名男同学,连问两遍对方也没理她,这让她感觉很没面子,回到家后还和父母大发雷霆。
父母原以为,这不过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现象,发一次火就过去了。谁知这件事之后甜甜似乎变得消沉了很多,过去总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但后来却逐渐减少。听其他同学说,路上要是遇到同学走过来,她会有意绕道,主要是为了避免打招呼。甚至老师也找过家长,表示甜甜不再像过去那样上课主动举手了,希望家长多关心她。
甜甜的家境较好,父母没有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只是认为甜甜不太喜欢当下的环境罢了。于是,初三刚开学,父母便将甜甜送到加拿大上学,爸爸还陪同她来到加拿大。一开始,甜甜的情况似乎有所好转,能够和新同学们打成一片,但是时间长了,由于英语口语不过关,和她一起玩的朋友越来越少。就这样,甜甜又一次陷入沮丧的状态之中,不愿出门,不愿结识新的朋友。短短半年时间里,她换了三所学校,最后老师婉言劝她回国,理由是交流能力实在欠佳。
类似甜甜这样的孩子,在青春期遭遇严重的社交恐惧症,这已经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社交恐惧症为何会如此青睐青春期的孩子?
首先,这是由孩子的成长经历决定的。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渐渐开始独立的生活,尤其是需要住校的孩子,会从过去父母的保护中直接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受挫的概率会变高。例如在一个寝室里与舍友出现小摩擦,就可能产生强烈的心理负担,因为他们不懂得与人交流的技巧,往往选择“硬碰硬”的手段。如果心理素质有限,就很容易患上社交恐惧症。
比如案例中的甜甜,由于家庭条件较好,所以小时候的她,很多事情是由家人代劳的。例如开学前的准备工作、每天上学和放学的接送等,都是由爸爸妈妈完成,她几乎没有多少自主完成的机会,久而久之,丧失了主动交流的能力。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宠爱,喜欢站在孩子前面,帮他们扫除所有的障碍,因此孩子丧失了许多社交的机会,与人沟通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一旦出现很小的人际交往摩擦,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他们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其次,青春期的孩子特别自我,尤其注重自我的形象。对于男孩子而言,身高不高或形象不佳,很有可能招致同学的嘲笑和讽刺,陷入社交恐惧症;对于女孩子而言,如果长得不漂亮、脸上有痘痘等,也会认为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丑,心里容易过不去,导致出现社交恐惧症。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从少年到成年的过渡期,他们的性格正处于变化的过程中,处理不好人际交往,往往就会向另一个极端的方向发展。但父母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只是认为孩子因为长大而变得内向、腼腆,没有意识到腼腆与社交恐惧有着本质的区别。结果孩子就在煎熬的状态下,越来越不敢与人交流。
想要避免孩子在青春期出现社交恐惧症,父母就必须注意孩子的成长,这是影响孩子一辈子的关键时期,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当然,社交恐惧症并非不治之症,目前的研究比较推崇的是“系统脱敏疗法”,如果孩子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社恐”就有可能远离孩子。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引导孩子走亲戚、发传单。案例中的甜甜,确诊后医生为她制订了一个特殊的治疗方法:每天去拜访一位亲戚,因为亲戚相对来说不那么陌生。两周之后甜甜复诊,虽然表示依然很紧张、害怕,但是至少已经能和亲戚交流。
接下来,医生引导甜甜走到大街上发传单,并要求她向行人简单说明传单的内容。前三天,甜甜只敢将传单塞到行人手中;到第四天,她终于小声地说了“你好”;到第六天,一个行人向她咨询内容,尽管她回答得结结巴巴,但可以较为完整地与对方交流。等到第三次复诊时,她已经能与医生眼神对视,正常交流。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她逐渐走出内心的阴影,能独自参加夏令营活动,开心地打电话回家说交了很多新朋友。
从甜甜的案例可以看到,虽然社交恐惧症很可怕,但是只要方法得当,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调整,孩子就能逐渐走出社交恐惧症的状态。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父母切不可急于一时,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他才能重新恢复健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