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回路转 状元实业家张謇的科举之路
将为名乎?将为实乎?自有实在。
瞻望父兮!瞻望母兮!如闻戒词。
——〔对联〕清·张謇
江苏省南通市是闻名遐迩的“纺织之乡”,可追溯到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从张謇在这里兴办国内第一家股份制纺织厂算起,距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
张謇(1853年~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常熟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主张“救贫之法惟实业,致富之法亦惟实业”。因此,他被誉为“状元实业家”。
张謇自幼天分极高,好学向上,其科举之路走得却是异常艰难。
当时科举考试规定,三代没有做过官,或三代以内不曾有人中过秀才、举人之类的家族不得应试,称冷籍。张謇16岁时由老师安排,冒充邻近如皋县张家的儿子应试后,张家变卦向他索要酬金,张謇一时拿不出来酬金,于是张家将张謇告上公堂。直到张謇20岁时,此案终于结案,他才恢复原籍。
海门·张謇纪念馆
宋朝时,科举考试实行糊名制度,又称弥封或封弥。这一制度是防范作弊的一个有效手段,收掌官将试卷封头戳上印章送往考务办糊名,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年龄等基本信息全封起来,这样阅卷官就无法知晓试卷作者是谁了,只是弥封以后还是有漏洞,阅卷官可以从笔迹中看出端倪。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设誊录院,试卷通过弥封被糊后,再由誊录院派书生将试卷重新抄录成副本,两名监督官现场监督,此后各级贡举考试均设誉录所。由于誊录时所用的是朱笔,故称誊录卷为朱卷。朱卷被送到校对处进行校对,校对时发现有出入的地方还需用黄笔进行更正,最后才送阅卷官进行批阅。这样,阅卷官只能凭考生朱卷卷面来判定考生的水平高低。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舞弊者很快找到了应对之策,那就是与阅卷官在试卷上使用某些约定的字眼,作为双方通气的暗号。当然,出于惜才考虑,也有例外。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39岁的张謇参加会试,却榜上无名,只因他未能领会到考官的暗号,错得离奇。这次会试前,张謇与好友刘可毅[1]一起去拜访江苏同乡翁同龢。作为考官的翁同龢一直很赏识张謇的才气,也为他多次落榜而深感遗憾,这次有意提携他。见面之后,先是一阵寒暄,接着翁同龢便反复叮嘱说:“今日时势,宜统筹全局。”正直的张謇只以为翁老师是在谈论时局,没有想到这是一种暗示,而旁边的刘可毅却默记在心。答卷时,刘可毅就将“统筹全局”四字嵌入“八股文[2]”的破题之中。翁同龢看到这份卷子时,以为必是张謇所作,便在上面批道:“为国家得人庆”,取为第一名。岂料,等到拆封才发现该卷不是张謇的,而是刘可毅的。翁同龢对刘可毅不甚了解,当时懊恼得不得了,十分沮丧。后来经打听才知道刘可毅也是江南名士,而且与自己还是同乡,心里才稍安些,自我安慰道:“差强人意。”后来,这一说法就广泛传播开了。
张謇的儿子张孝若在《张謇传》中对这段描写略有不同,说是另有其因。时任主考官翁同龢对张謇屡次不第深感惋惜,那次科考,他反复叮嘱阅卷官,遇到江苏的卷子要格外小心,不可大意。阅卷过程中,谁也不敢怠慢,这时,阅卷官拿着刘可毅的卷子给翁同龢看,以为是张謇的卷子,起初翁同龢也不确定,阅卷官竭力推荐说:“这确实是张季直的卷子。”当翁同龢看到有“历箕子之封”的句子,才确定为张謇所作。因为,清光绪八年(1882年),张謇在庆军统领庐江提督吴长庆的军中做幕友[3]时去过朝鲜,当时朝鲜兵乱,士兵杀了日本练兵官,日本借机干涉朝鲜内政,朝廷得知消息后,派吴长庆带兵援助平乱。吴长庆爱民至深,朝鲜念其有功绩,还建立了吴长庆公祠(现位于韩国首尔)。因此,更证实了卷子是到过朝鲜的人所作,作卷人必是张謇无疑,结果到拆封的时候,方知晓那是刘可毅的卷子,但其实刘可毅从未去过朝鲜。经查,阅卷官冯金鉴因多吃鸦片,神志不甚清醒,张謇卷子词意宽泛,被早早地废黜了。事与愿违,主考官翁同龢得知张謇未录后急得直掉眼泪,阅卷官也只好赔了个叹息了事。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恰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朝廷举行恩科会试。这一年张謇41岁,经过多次应试不中,科名之心也就渐渐淡薄下来,他抱着“打酱油”的心态,不再为功名而为,没做任何准备,就连应试的文具还是向朋友借的,发榜时,连看榜的心情也没有。生活中有时就是这样,极力追求而不得,一旦放下,却峰回路转。不经意间,张謇状元及第。他先是中了六十名贡士,复试中了第十名,殿试中了一甲状元。后被授翰林院修撰,辛亥革命时为清政府起草退位诏书,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后开启实业救国之路。以状元出身而去经商,自有科举考试以来,张謇应算是成功的第一人。
[1] 刘可毅,生卒年限不详,原名毓麟,字葆真,江苏武进(今属常州)人,清末官员、诗人。
[2] 明清科举考试规定之应试文体,又称八比文、四书文、制艺、时艺、时文、帖括、举业等,主要用于乡、会试第一场考试。试题主要摘自四书,起初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明初开科式考试,敷演传注,或骈或散,并无定规,成化年间逐成定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部分组成。破题用二句,点破题目要旨;承题用三、四句,申明其义;起讲乃概述,为议论之始;领题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至束股四段为正式议论,共计八段,故称“八股文”或“八比文”。各部分间必须用规定之连接词,如“今夫”“尝思”“苟其然”等。字数亦有严格限制,八股文重章法,为骈、散文、辞赋于一体的文体。
[3] 幕友也有幕僚、幕宾等称谓,民间一般称呼师爷,有“天下师爷出绍兴”之说。古时将帅出征,治无常处,以幕为府,故称幕府,其佐治人员则统称幕僚。以后相沿成习,幕府成为各级军政官署之代称,帮助军政大员办理各类事务。清晚期,著名的洋务派官员张之洞向皇帝上奏,呼吁改革师爷制度,师爷的历史就此终结。张之洞是师爷制度的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