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变好的:如何靠自己摆脱社交恐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课 自我觉察:害怕社交时你在想什么?

-本节课你将掌握-

一、两种常见的错误应对方式以及正确的应对态度

1.错误应对方式:回避和努力克服症状

2.正确态度:接纳你的焦虑

二、需要注意的四个观念和看法

1.追求完美

2.把自己的焦虑当作不正常

3.个人化倾向

4.凭主观感受下结论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在社交恐惧中的体验是什么?大家的感受可能很相像,比如很难受、很害怕、是一种煎熬,还有感觉脸红、心慌,心里有话说不出来,很压抑,想迅速逃走,或者要不断给自己打气才能勉强扛住,恨不得自己能隐身,防止自己失控,等等。

面对这些糟糕的感觉,大家通常会有以下两种负面反应。

第一种反应是回避,能逃就逃,能躲就躲。不少人觉得这是一个好方法,能让自己减少焦虑。可是躲得了今天,躲不了明天,回避并不能消除恐惧,反而会让自己的症状更顽固,不仅失去了交友的乐趣,而且社交技能迟迟得不到训练,结果越来越逃避社交。

第二种反应看起来很积极,就是努力去克服症状,和自己的各种表现对着干。你可能会在心里说:“真该死!怎么社交恐惧又发作了!”然后对自己的恐惧虎视眈眈。可是你会发现,你越是努力去克服,你的情况可能越糟糕。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焦虑、恐惧是人类的基本情绪,它是我们自我保护的本能,就像小婴儿天生就会因为害怕而啼哭。上节课也讲到,情绪的大脑中枢是边缘系统,它是一个比较原始的脑区,很难用道理去驯服。简单地讲,情绪是很难靠自我去控制的,不是我让它来,它就来,我让它走,它就走的。

接下来,我要讲一个可能会颠覆你认知的观点,请你仔细思考。那就是,很多长期受社交恐惧困扰的人,其实他们的问题根本不在于症状本身,而在于他们对症状的“抗拒”和害怕。当有人问我,怎么样可以让他在与人社交时不害怕时,我通常会回答他,为什么不可以害怕呢?尤其是有些人在和领导交谈时很紧张,我反而觉得,不紧张才是不正常的。

这就是我希望大家能够端正的一个态度,社交恐惧本身并不是问题的根本,它没有那么可怕。很多人是因为对社交恐惧的恐惧,而导致症状变得更强烈,更害怕社交。举个例子来说,当你感到不那么自在的社交要开始之前,你可能会有一个预期的担心,心怦怦跳,怕自己会害怕,会表现不好。这种担心本身就加剧了你的社交恐惧。

如果你不试图控制你的症状,比如脸红心慌,口吃冒汗,那么它本身可能只是很轻微的,或者即便不是很轻微,也能很快平息。那些曾经有社交恐惧,但很快就能康复的人,往往是有这样一种信念:紧张、害怕只不过是我的一种感受,我可以选择接纳它们。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困惑,说起来简单,但是怎么做到不把紧张或害怕当回事呢?这好像是不可能的。或者,你会觉得不可能这么简单吧,我痛苦了这么久,原来是我给自己平添了烦恼吗?“众里寻他千百度,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只要不把问题当成问题就行了吗?

这里我换一种方式来讲,就是对于任何问题来说,想要解决它,最关键的就是你对它的看法。我举一个例子帮助你理解。

两个同事一起上街,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和他们打招呼,而是直接走了过去。其中一个人认为:“领导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但另一个人有不同的想法,他觉得:“是不是上次我顶撞了领导一句,领导故意不理我,下一步他可能会故意找我的碴儿,我得小心些。”两种不同的想法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然后一切如常。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致无法平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在一次重要的发言中说错了话,你会怎么看?你认为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自己不应该说错,那你可能会感觉懊恼、尴尬。可是如果你想想,某个名牌大学的校长在校庆的时候也会说错话,那你说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的心情肯定会好很多,下一次发言也会更平静。

因此,你的看法不同、观念不同,你的感受和反应就会不同。你把自己的紧张看作不正常,就会对自己产生很大的影响,你越想要克服它,你就越紧张。但如果你觉得没太大关系,允许自己紧张,过了几次之后,你反而会渐渐地不紧张了。

在第二节课里介绍的深呼吸放松练习,就是一种接纳紧张的好方法。所以建议大家反复做,以便熟练掌握。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究竟有哪些观念和看法,与我们的社交恐惧有密切关系呢?

第一个观念就是期望自己在社交中有一个完美的表现。我们在上节课讲到过,比如有的人认为“我一定要让对方满意”“我不能做不好”等,很容易夸大社交中的挑战,焦虑感自然会加深。

第二个观念是对人类的情绪和感受缺乏正确的认知。就像我们刚才讲的,把一些正常的情绪和感受看作不正常的,结果引发了过度焦虑。

我想重点说说第三个观念,就是个人化倾向。也就是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总觉得别人在关注自己。如果犯了错,会全部归因于自己,并不断自责。

比如,一个男孩在一次宴会中,有个朋友说了一个笑话,其他人都笑了,可他觉得不好笑,就说:“这有什么好笑的?”他这样一说,其他人都不笑了,出现了片刻的冷场。这让他感觉很尴尬,认为他们会笑话自己,之后在整场宴会中好像做什么都不自在。其实,其他人并没有把他说的话当回事,片刻冷场后,就各顾各吃饭了。

这个男孩就是把自己看作宴会的中心,在直觉上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心理学上把这种倾向称为焦点效应,这样的心理容易产生一种透明度错觉。也就是说,我们总能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并在表情上表现出来,于是就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也会注意到,也会很在意。好像我们一直生活在透明的鱼缸里,但其实别人往往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

还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女士每次上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就会觉得别扭,好像背后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自己。无论自己说什么,别人都会听见,无论自己做什么,别人也会看见。她觉得自己每天都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很不自在。有一阵子,她失恋了,更是觉得天都塌了。一看到有公司的熟人聚在一起,她就觉得大家是在议论她,在看她笑话。终于,在一次同事聚餐后,她借着酒劲儿变得歇斯底里,失声痛哭。同事们面面相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这么伤心。她这才明白:原来大家也都在忙着关注自己,根本没空去观察她、打探她的事!

关注自己的形象并没有错,但如果把自己看成一切问题的中心,那么就会适得其反,始终活在焦虑中。

在这种焦点效应和透明度错觉的影响下,我们很容易草率地做出判断。也就是说,人们在缺乏充分依据的情况下,会凭自己的主观感受下结论。比如,对方皱了一下眉,或者打了个哈欠,有的人就觉得这表示对方有所不满。但其实对方可能只是没有休息好,身体有些累,和你没什么关系。

想要突破这一点很容易,你只需要看看身边的人,他们都很擅长社交吗?他们在社交中都很坦然,不会感到焦虑紧张吗?

你可以设想,一个口吃的人在交谈时自然会尽量少说话。但也许和他交谈的那个人也口吃,而两个人彼此不知道,都尽力隐藏自己的口吃,同时都感觉这场谈话很尴尬。结果,他们都因为高度关注自己,很少关注对方,没有发现原来对方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只觉得自己的表现很差劲。

这些观念有时是自动化出现的,好像没有思考就已经这样想了。当我们被自己强烈的恐惧和焦虑控制时,会不知道自己的想法。

有一个方法对你会很有帮助,那就是正念。正念的产生与佛教有很大的关系,它是让人们带着好奇心和同情心观察自己当下正在经历着的体验。正念练习能帮你觉察到自己最细微的焦虑和恐惧,在出现这些强烈的情绪反应之前,就让你用一些新技巧来应对,把焦虑控制在“萌芽”里。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些正念练习,能帮助我们形成一种愿意直面恐惧的态度,让我们停止内心的挣扎。让我们知道怎么停止逃避,进而把注意力放在更有建设性、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情上。

我推荐一本书,书名是《正念:此刻是一枝花》(作者为美国知名正念专家乔·卡巴-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在后面的课程中,我也会带领大家做一些正念的练习。

另外,我建议你在下一次社交的时候,尝试觉察一下自己有哪些“偶像包袱”。也就是说,你的哪些表现,你原以为别人会很在意,但其实并没什么。你也可以开始学习在交谈中观察别人,表现出对别人感兴趣。

如果你感到紧张,可以想想说错话的校长,或者英语很蹩脚的总裁,也可以想想你身边的其他人。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接纳自己的焦虑。

-本节课后作业-

请你回忆最近一次你感到恐惧或焦虑的社交情境,进入当时的情境中,额外带入一种全新的好奇心观察自己。

然后记录以下内容:你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想法?身体有什么样的变化?情绪是怎么样的?你都采取了什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