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安全感
意义与情感格局
像所有的感觉、情绪或其他情感冲动一样,安全感易于感受,却难以描述。安全感无法衡量,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得到。和热爱、惧怕、愤怒不一样,它不是一个向外、对他人的情绪,而是一个内在的状态。安全感很少单独作为一种感受被注意到,比如表白的时候说:“在你身边,我觉得很有安全感。”大多数情况下,安全是不确定的,但它会影响人整体的内心体验,以及最紧密的生存空间的气氛。因此我们最好将其描述为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心绪和情感的状态,而与他人的交往状况又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人的安全感,或者说他的心理状态和心绪水平,主要涉及他近旁的环境和生活境遇。更进一步说,它来自对家庭的归属感以及安全无虞的感觉,来自有家可归,且受家庭庇护的状态。安全感并非远在天边,它其实近在眼前——就环绕在我们左右。安全感在一个我们能够触及或到达的空间,能打开我们的一切感官,让我们在眼观、耳闻、鼻嗅、手触,甚至用行动测量时都感到安全。当我们感受到内心的安全感时,这种情绪就会弥漫开来,扩散到附近区域,在我们生活圈中形成一种氛围,最终这种氛围又反馈回来,反照在我们自己身上,从而形成一个围绕着我们和我们的生活环境的安全空间。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安全感,并会在不同的情况、环境、人员、气氛的细微差别中建立安全感。认识并考虑到这一点后,我们将设法描述观察和研究当中最常见的安全感的三个基本特质。
保护
安全感含有受到保护的意味,并且是各方面、全天候的保护。危险、威胁、伤害、病痛、没安全感、不安全,都是安全感的宿敌。“安全感”一词的词根不是来自“borgen”(借予),而是源自“Burg”(城堡)的变形——人们受到了城堡的保护,免遭敌人攻击,甚至还能在城堡里发起反击。
从人们受到威胁的那一刻起,安全感就不复存在。如果威胁切实而持久地存在,人们因为缺乏外援而备感威胁,无从防范也无法摆脱,就会永久地丧失安全感,甚至陷入彷徨无依的迷失当中。
当痴呆症患者搬家或住院时,他们常常会感觉到无依无靠,茕茕孑立,只能听凭他人差来遣去。他们失去了很多自决权(比如什么时候起床,午饭吃什么),并感到暴露人前,任人摆布。可以与之类比的还有早产儿的防御无力。自从他们呱呱坠地,离开安全熟悉的子宫,就会被陌生的器械包围,还有陌生的声音、陌生的碰触、陌生的氛围环绕四周。即使是曾经有安全感的人,如果遭受了暴力,也会在这段经历后丧失安全感。安全感包括被保护着的感觉。想获得安全感就需要保护。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保护自己,而人类无法保护好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曾经赖以为生或奋力击溃的城堡,不是一个人就能建好的。安全感需要其他人的参与,它是一种社会性的情绪。当我们谈论安全感时,总是有人敌意弥漫,有人亲切友善。对于前者,我们要提防;而后者,则会为我们提供安全和保护,危难之时会帮我们渡过难关。只从自身和只为自己寻求安全感的人注定会失败。
一位52岁的女士很早就失去了伴侣。经历了很长时间的黯然神伤之后,她决定走出来,重新建立自己的世界。她在寓所里建起一座“安全岛”,装修用色温暖宜人,到处都是抱枕。因为她喜欢猫,还精心选了很多猫的图片和猫的陶瓷摆件,用来装饰自己的家。
在短暂地住院两天做完一个小小的外伤手术之后,她开开心心地出院回到熟悉的家,惊恐地发现寓所遭到了洗劫。虽然财物损失有限,但心理的创伤是巨大的。从此,家给予她的安全感一去不返,家不再能为她遮风挡雨。自那时起,她就不断地感觉受到了威胁,夜里经常被窸窸窣窣的声音惊醒。最终,她不得不搬出了那套公寓,另找住处。但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无力自保的恐惧和不安始终伴随着她。
曾经经历过被入室抢劫的人大多数都会缺乏安全感,而且这种状态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以这位女士的情况来看,这一事件自发生起就势必会给她带来安全感的缺失,因为没有其他人可以让她分享痛苦,或者为她提供保护。用以营造安全感的器物和空间固然重要,但它们都不能取代人的因素。安全感需要来自他人的保护和信任,他们是你所熟悉的人,关键时刻会为你站出来,充当你的卫士。
提供保护不仅仅是避免危险,阻挡威胁。它还意味着会有人挺身而出,和善地站在需要被保护的人这一边。他们能带来亲切和睦的气氛,就像是城堡内部散发出来的友善。友好也是一种正面的保护,因此属于安全感的一部分。
我们所说的友善并不是指低劣的推销员或电视节目主持人挂上那种职业性微笑,开始上演友善亲和的举动。我们所说的友善表现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包括音色、姿态、眼神,等等。和善,与其说是一种行为,不如说是一种态度,没有任何强迫的意味,还包括诚恳的批评和清楚的拒绝,旨在划定边界,而不是贬损。
一个人即使不是你的朋友,也可以非常友善。无须承诺相互扶持,只要有经得起考验的持久的信任便可。而友善只是个开端。友善在字面意思之外,还包含着快乐和喜悦。不是那种震天撼地热情洋溢的欢乐,而是自然流露的平静和欢喜,它无声地告诉你:幸而有你,有你在真让人高兴,你在这里相当受欢迎。当短暂的接触或投来的目光包含着这样的信息时,友善已经笼罩着你、保护着你,像在寒冷的冬日为你披裹了一件温暖的大衣。
温暖
很多人把安全感描绘成温暖。温暖的光线、温馨的烛火,有助于营造出安全的氛围,但安全感首先来自人情温暖。随着小圈子东游西逛的小年轻,跟朋友们玩玩扑克的中老年人,圣诞节回家欢聚一堂,准备拆礼物、唱圣歌的家人……这些人全都感到安全,因为他们在熟悉的环境里和亲近的人在一起,他们真诚自然,温暖着彼此。
一对夫妇在家里讨论,哪个饰品更讨人喜欢。丈夫表示:“我可以什么都不要,那些对我没什么用处。”妻子反问道:“但是如果你回家的时候,桌子摆饰得很漂亮,到处都是蜡烛,而我躺在沙发上。那种感觉不是很棒吗?”丈夫如实答复:“对,但最棒的是有你在,家里因为有你才温馨。”装饰、蜡烛和周围的其他元素固然重要,但重中之重是两个人之间脉脉的温情。
生物学知识表明,除人类以外,还有许多其他动物拥有具边缘系统的大脑,换言之,它们也都有情感生活,向往并且需要安全感。早在1957年,生物学家哈里·哈洛(Harry Harlow)在恒河猴实验中就已经证明,相比于食物,小恒河猴更倾向于安全感。他把猴宝宝关在有两个假妈妈的笼子里:一个是用绒布做成的代母,柔软温暖,可以让猴宝宝依偎;另一个代母可以给猴宝宝提供奶水,却由冰冷的铁丝制成。小猴们一进笼子就紧紧地挤在绒布妈妈身上,抱着她,寻求保护和温暖。只有在饥渴难耐时才紧张地跑到铁丝妈妈那里,迅速吃点东西后,就立刻又跑回到温暖柔软的绒布妈妈身边。拥抱对于小猴宝宝和人类的意义,有如其他猴类互相捉虱子,以及鼠类互相舔舐以示亲密和温暖。一直以来,温暖、温和的触碰轻抚,对人类和动物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甚至一杯温咖啡、热可可,也是可以联通彼此的,友好、体贴的抚慰,虽不能取代体温,但也能带来一些安全感。
温暖的反面是寒冷。“寒冷”不仅可通过温度计和天气预报来衡量,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的氛围和接触中感知到。商务会议中的气氛可以让人“冷得发抖”;我们描述一个冷酷的人会说他有“冰冷”的眼神,或者说他的声音“没有任何温度”。冷暖都是人际交往当中的体验,它们总体而言决定了安全感的水平。
信任
安全感的第三道配方是信任。当我们无法信任别人时,也就感觉不到我们之前的温情。而那些在共处时给我们安全感的人,必定是我们信任的人。就安全感而言,信任与保护、温暖一样,举足轻重,不可或缺。而信任,又与熟悉程度息息相关。
恒温保育箱发出的声响,与母亲子宫中的声音是如此不同,睡在其中的早产儿又怎么会对他们此刻的居所建立信任?他们会感到恐惧,会有心跳加速等紧张的症状。在医院里,或住院部的重症监护室度过的每一个晚上,对大多数人而言都不会有什么信任感。这种陌生的环境反而会唤起不安全感,尽管他们的心里清楚,这是出于对健康状况和生命安全的考量而采取的措施。如果你恰好也住过院,如果你恰好有过相关的经历,就会有同样的感受——谢天谢地那些照顾着病人的医护人员是有血、有肉、有体温的真正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熟悉的程度取决于我们的感官体验对周围环境是否了解,它们是否通过翻来覆去的不断感知而变成了我们习惯的一部分。我们通过这种反复多次的体验得知,这样的环境不会对我们产生不良的影响。
信任也可以通过身体接触建立。比如大人们互相拥抱或投以好感的眼神,比如蹒跚学步的孩子投入爸爸妈妈的怀抱,诸如此类的举动既是对信任的表白,也是对信任的巩固。
在寻找熟悉和温暖的过程中,人类通过接触来试探和确认对方是否值得信任。信任不是一种理智的推断,而是基于身体接触的感性判断。没有建立起信任就不会有安全感。
迷茫与困顿
我们的心理诊所陪伴过多名安全感缺失的患者,他们普遍惊骇不安,恍然自失。根据经验,我们归纳了四种最常见的类型。
从人间坠落
一位年轻的女士在她年仅16岁时遭到了强暴。她在接受治疗时轻声道:“从那时起我就变了,我不再是我自己。我对周围的看法也不一样了,这个世界听起来也不一样了,东西吃在嘴里,味道也不一样了。就好像我不再属于这个世界,仿佛我已经从人间坠落了。”
经历过恶性性暴力,或者在两性关系方面有过其他深度创伤经历的受害者,通常使用“从世界跌落”“堕落”之类的字眼。她们天然建立的安全感,突然之间就毁于一旦。如果她们此后有幸得到关爱和陪伴,恐惧会渐渐退出她们的生活,她们也还能重新建立起安全感。然而有太多太多的受害者独自一人承受着痛苦,长久地生活在恐怖的阴云下,失去了重获安全感的机会。
突然之间一无所有
一位刚过五旬的中年男子被脑出血夺走了伴侣。他极度消沉,失魂落魄,喃喃地说:“我的小魂儿,丢了……”
两年后在接受治疗时,他说:“突然就没了,我的妻子走了,房子空了,床上空了,浴室里空了,我脑子里也空了,到处都缺了一块,心上也缺了一块。”
他无法克服各种缺失感,自顾不暇,结果连自我都迷失了。我们需要在治疗当中帮他建立起热情、保护和信任,让他在深渊的谷底找回自己,好好地哀悼他的妻子,并与他人分享悲痛和哀思。他流下的每一滴泪水都帮他积攒起了一点安全感。
孤独是静默的恐怖
有时候驱散安全感的不是狂涛骇浪——恐怖会轻手轻脚地从寂静中探出头来。
伊娜和彼得都是30出头的工薪族,也都没有孩子,在一起已经三年了。还不认识彼此的时候,他们都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事业上。他们都很害羞、内向,几乎没有什么社会交往。他们在一次专业培训的进修课程上相遇了,他们渐渐地、审慎地走到了一起,并在一年后同居了。他们都认为找到了最爱,找到了幸福。
他们搬到一起以后与外界的隔阂更深了。没有朋友拜访,没有熟人到访,甚至没有亲戚间的走动。他们俩甚至连电影院都不去。之前各自独身时的孤单寂寞,变成两个人一道离群索居。而寂寞也渗入了他们的关系当中,两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渐渐无话可说。
直到彼得精神崩溃,两人才求助于我们,希望得到心理咨询。这其实是一种“心理孤独症”,我们会在后文详解。它描述的是一种基于心理的无力感——人们无法敞开心扉,不能把自己看重的东西跟人分享,包括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人际关系。
在这个案例当中,恐怖并不是因为惊骇的创伤事件或突如其来的缺失造成的。恐怖早就不声不响地潜入双方的心里,悄悄赶走了安全感。
强加的安全感是地牢,不是城堡
我们不时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一提到“安全感”就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反感和防范。
比如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女生说:“当你提到安全感时,我特别难受。老实说,这个词令我作呕,让我不寒而栗。你如果对我的家庭有所了解,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我们家特别强调和谐和睦,家里的小孩还要表现出安全感满满、无比幸福的样子。到了圣诞节,我们必须这么想——真是太好了,一切都这么好,家里布置得这么漂亮,食物这么美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定花了很多心思和力气,好让我们大家能过个开心的节。如果我胆敢表现出自己心情不太好,有一点点不开心,甚至有一点点的伤感——要表现出气愤我真是连想都不敢想——我妈就会一把抱住我,一边紧紧地抱着我,一边求我别让她伤心,而我爸也会在旁边说,这孩子让母亲难过了,这肯定不是她的本意。每每这样,我都觉得他们好像要一口把我囫囵吞下,太可怕了。安全感,这个词让我如鲠在喉。”
安全感不仅没能在初始的生活空间和城堡中舒展开,而且还被迫压进了城堡的地牢当中。希望对此的正确解读能帮助这个误入歧途的小姑娘一步一步迈出父母强加给她的安全感,逃出强制“安全”的监牢。
安全无迹可寻
缺乏安全感的人会不断寻找安全感。有的人终其一生都会被这种寻找所约束。尤其是当这个人之前从来没有安全感时,他会相当绝望。
露西称自己为“失败者露西”。她说她的人生充满了无边无际的失败和争取安全感的斗争。刚刚出生一个月,露西的亲生父亲就抛弃了露西母女。露西对父亲全然没有印象,也没有父亲的照片——照片全被母亲烧了。
母亲经常外出,丢下年幼的露西一人在家。每当母亲外出归来,第二天就很晚才起床。露西说:“我只知道自己小时候经常喊叫,没完没了,整天都哭天喊地的。我妈总说,‘你这倒霉催的孩子,你会要了我的命’。”
无从奢望哪怕一丝一毫的安全感。
但露西还是在争取她应得的权利,她以哭喊来抗争。
后来,她有了一个继父。接下来是第二任,之后是第三任。露西的名字变了又变,因为她老得改姓,她经常紧紧地抓着自己的小猴子——小猴子是她的一个玩具,而且那根本不是猴子,而是一个绒布做的女娃娃。
从一年级起,露西就很安静,不太合群。她经常被忽略,动不动就会心不在焉。她迷失在另一个世界,或者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在那里她有爱她的父母,她有兄弟姐妹。她做梦都想有人给她读故事书,给她答疑解惑。她做梦都想能有人依偎,能有人展开双臂抱抱她。她做梦都想要有人和她一起玩耍。
谈起她的世界,露西整整说了好几个小时,仿佛那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于她而言,那些经历桩桩件件都真真切切,那个她臆造的世界赋予了她赖以存活的安全感。
12岁那年,发生了令她意想不到的事。露西的新学校里来了一个名叫安吉丽卡的小姑娘,大家都叫她安吉。
露西和安吉很快就认识了,更确切地说,是彼此相认了。“我们一见面立刻就明白,我们俩都是怪咖和失败者。头些天我们还一言不发,只互相偷瞄了几眼。有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她走过来跟我说话。我至今都记得她的第一句话:‘怎么,也是失败者?’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声明。我点点头。”从那以后她们俩形影不离。她俩自称是一个“四腿失败者”。“失败者”是她们俩携手闯荡江湖的名号,是她们俩并肩作战的番号,她们以此为傲。对她们来说,从此以后,“失败者”不再表示“输家”,而是标志着两个失意的人找到了彼此,合二为一。她们相拥取暖,彼此信任无间。
毕业后露西选择了出国旅游。首先是加拿大,然后去了美国。搭了几个星期的便车,经历了一段不羁的岁月——然后回来发现安吉消失了。突然地,没有告别,只留了一张纸条说她要和本搬到一起住了。对于露西来说,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在一度沉溺于酒精和数次自杀未果之后,她想做点什么,并且做到了:她成了一名卡车机械师。拿她的话来说:“我是那帮汉子当中唯一一个女的,其他人要么是男人,要么就是以为自己是男人也看不出来的女人,他们都尊重我。”她发现她比自己以为的要聪明,学得快。甚至有人建议她去复读,然后考个大学,成为一名工程师。这使她受宠若惊:“我不敢奢求,而且我不太相信自己能搞定。”
之后就是按部就班地工作、恋爱——和一个年轻、英俊、壮实的小伙子。三十出头她就自立门户,受人尊重了,店里除了她还有一个老师傅。她把店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两人很快成为一对璧人,一个月后搬到一起同住,两个月后举行了婚礼,计划要三个孩子。但是没怀上,“倒也不坏”,直到现在她还在庆幸,多亏还没有孩子。
婚姻仅仅维持了两年,两人就各奔东西。露西发现前夫和自己一样,都是“失败者,失败者,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什么都坚持不下去。要不是店里那位老师傅,连汽修厂也要关门大吉。让我心仪的那个男子汉,只是他演出来的模样。他每天烂醉如泥,拈花惹草。而我只是他曾经的一个猎物,早就没有了兴趣。不得不承认,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也是我的一个猎物,我想要有一个自己的家,然后就遇到了他”。
一直以来,露西都渴望安全感,却从来不曾拥有过。她频繁地被同样不曾拥有过安全感,或失去了安全感的人所吸引,相信在他们身上能得到理解和依靠。她曾一度和他们亲密无间,对他们无比信任。可惜负负不一定得正,两段残缺的弧线并不一定能凑成圆满。两人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了。露西没有了伴侣,失去了工作,但这并没有断绝她对家的渴望。她还在继续拼搏争取,就像她孩提时代就开始的抗争。
那些日子,她是怎么熬过去的?
她成了一名作家:“我把我的故事写成了小说,爱情小说。”
儿时曾经帮助过她的,再次助她一臂之力: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
失败者露西——或者我们现在应该叫她露西·洛瑟——的故事告诉我们,绝望地寻求安全感,会把寻求者推向可能会伤害她的人。因为对安全感的渴望会蒙蔽人的双眼,让人走向不适合自己的人群。往往是那些自己也没有安全感的人,“迷失”的人,才会聚在一起,互相支撑,抱团取暖。他们要的不多,需求不高,但却一定有。这样的人群缺乏对自己的信心,也不相信自己的直觉和感知——可能是因为受到过干扰或者伤害。同样,他们也无法真正信任别人,或者说,他们丧失了信任的能力,而这才是他们不自信的根源所在。
这只是有关安全感的一个小故事。它说明:一方面,对安全感的渴望可能会维系并延续不健康的关系;而另一方面,安全感所释放的不可抑止的力量,会结成坚不可摧的纽带联系起彼此,提供温暖,给予保护。
对安全感的缺失有望通过一段情感体验得以治愈。这个过程伴随着痛苦、绝望和悲伤,但有助于恢复、建立或增强信任感,尤其是自信。
建议与帮助
大灵魂和小灵魂
乌尔姆的文化人类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伊娜·罗辛(Ina Rosing)在安第斯山脉与以愈疗而闻名的印第安族裔卡拉瓦亚人(Kallawaya)一起生活了七年,终于发现了有关印第安人疗伤仪式秘密的蛛丝马迹。她在报告中写道,卡拉瓦亚人能够区分人灵魂的大小,并分辨出哪个是“大灵魂”,哪个是“小灵魂”。其中,“大灵魂”会随着身体的死亡而消亡;而拥有“小灵魂”的人即使还活着,生命没有终结,他的灵魂也可能已经七零八落。
小灵魂需要安全感,需要保护,需要温暖,需要信任。根据卡拉瓦亚人的说法,拥有小灵魂的人如果遭受了惊吓,比如来自野兽或“恶灵”的袭击,经历过雷击或其他威胁性事件,他们就会失去自己的小灵魂。卡拉瓦亚人认为小灵魂会在受到惊吓后脱离人体、留在原地,只能由疗愈人员前往找寻并唤回。依照我们的观点,治疗不能摒除文化根源而从一种文化直接移植到另一种文化中。但是“小灵魂”的这一概念太特别了,我们允许自己有一个例外。我们不会把它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但是它可以作为一种具象的概念,与人们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
“两人一起,庇佑更多”
女诗人希尔德·多明(Hilde Domin)在自传中写下了这句话(多明,1998,第118页)。身为犹太裔,由于纳粹恐怖组织的驱逐,她和丈夫被迫自欧洲逃亡到多米尼加共和国。到了这个加勒比海的中美小国后,她在试图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突然发现与那些独自一人流亡的朋友们相比,自己和丈夫能够更好地适应背井离乡的流亡生涯。
“两人一起,庇佑更多。”这句话在我们的诊疗经验和日常生活中一再被印证。对许多人来说,重要的是找到那个另一半,那第二个人,那个可以一起获取安全感的人。
根据我们的经验,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必须首先甄别出可能会对我们的小灵魂构成威胁的人。想要扫清内心的障碍,就请扪心自问以下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谁会是这种人?又有哪些人可以帮助你,守护好自己的小灵魂?
· 目前有哪些人和你是互相保护的关系?
· 你希望得到哪些人的保护,你能否想象自己会受到他们的保护?
· 哪些人会让你不寒而栗?
· 哪些人让你觉得温暖?
· 你还记得有哪件事让你觉得跟这个人的关系变得亲密了吗?
· 哪些人让你一想起来就心里暖暖的?
· 哪些人让你觉得无法信任?
· 你信任谁?
· 你愿意相信什么样的人?这些人哪里让你觉得他们值得信任?
· 你可以跟谁放松地聊天?(这意味着不会一边说话,一边暗暗在兜里攥紧拳头,而是一点都不害怕或者紧张)
· 你怎么知道你有能力信任别人?
· 你觉得这些人能为你的小灵魂做些什么?
为了让这些答案更有帮助,请你不要用语言回答我们的问题,而是把答案画出来。我们建议你拿一张纸出来,在纸的中间画一个小小的圆圈,填好颜色,这个小圆圈代表你自己。围绕着这个小圆圈,请再画一个圆代表“安全感的可能范围”。
如果你选择听从我们的建议,请分别针对保护、温暖和信任,在这个圈子里每项各画两个人。他们代表着保护、温暖或信任。也许在你周围,有人同时对应着其中两项甚至三项;或者,每个人分别代表其中的一项。这都可以。只是如果对于一些人你不是特别确定,请用虚线把他们圈起来。你还可以另外找一个和你一起思考的人,共同判断其他人与安全感圈子的关系是“属于”“可能属于”,还是“完全不属于”。
我们几乎总是有这样的体验,那就是——在这些具体问题面前审视你的熟人或朋友,会有益处。还有,你会惊讶地发现,说起安全感圈子,你能想到的那些人中,有多少人值得你进一步在他(她)那里寻求安全感。你应该把他们拉进你的安全感圈子,你值得为他们冒这个险。
相遇的感觉
关系的安全与巩固
有些人将安全感视为理所当然,我甚至很羡慕这样的人。另一些人渴望能拥有安全感,并为此不断抗争,就像我们前面描述的那样。安全感这种情绪状态的萌发、生长,或者摧毁,取决于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质量。大自然的法则似乎已经确保了每个在母亲的子宫里长大的孩子,都曾在分娩前体验过最基本的安全感。如果母亲期待孩子的出生,在孕期就爱这个孩子,那么孩子从一开始就感受得到安全。如果母亲也感到安全,就可以说是一段愉快的孕期了。如果一切顺利,孩子会在良好的氛围中出世,父母和其他亲近的人都接受和爱护这个新生儿,孩子出生后仍然感受到来自身体接触和环境气氛中的温暖,享受保护和照顾,在充满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婴儿的活动范围是很有限的,孩子每天会听到居所内日常的噪音,听到母亲和其他亲近的人们的声音,感受他们的爱抚,看看目光所及之处的婴儿床、音乐盒、洋娃娃,感受着其中的氛围……随着他们的生活半径逐渐扩大到整个寓所、小游乐场、幼儿园、学校,开始与他人的交往。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家园建立”。[分别见书于福克斯(Fuchs),2008;贝尔,2012]孩子要面对的环境越来越多元,并根据对不同的人与环境的印象积累起自己的经验。从天真无邪的婴儿,到蹒跚学步的孩童,一直到成长为一个成年人。他会将目光投向环绕在他身边的更多事物,不同的人和领域,聆听它们发出的响动,也聆听自己内心的低语。他会走近一些事物,踏进一些领域,甚至把它们放在手上,端详、把玩。就像一个松松环绕在孩子周围的螺旋线——结构看起来有点松散,形状也不太规则,但是连续不断地螺旋盘桓向前延伸——波及的环境范围越来越大,经验顺理成章地积累起来,形成一个拓展了的生存空间和熟悉的家园。
“孩子这个家园建立的过程,放在成年人身上就是搬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一开始他首先熟悉的,可能只是他的住所,起初房间和家具对他而言都是陌生的。直到晚上他可以不假思索地在黑暗的房间里行走而不会磕到碰到,很清楚开瓶器放在哪个抽屉,花瓶摆在哪里,这个公寓对他来说才熟悉到可以算是一个家了。与此同时,以及此后,这个陌生的城市对他才越来越有家的感觉——首先延伸到工作环境中,其次扩展到采购日常用品的商家店铺,然后延展进电影院、最喜欢去的餐馆,等等。交到了朋友,建立起进一步的联系,陌生的城市逐渐变成了熟悉的家。”(贝尔,2012)
在家园建立的过程中培养起的熟悉感是内外兼修的。外部环境越来越一目了然、顺理成章,同时内心对环境的体验也积少成多,从而越来越熟悉。这个过程是营造安全感的基础,家园建立可能会受到干扰甚至失败。不过,根据前文对安全感的各种特性的描述,通过保护性、温馨性和信任感三个方面发展,同时内外兼顾,就可以建立起安全感。
家园建立的过程是一个熟悉环境的过程,所谓安于所习,就是把一个人生地疏的陌生空间变成听过、见过、经历过、驾轻就熟的生活环境。这包括地理位置、物什器件,当然还有人。其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不论孩子玩的音乐盒多么有趣,如果父母间气氛冰冷并且没有给孩子提供保护,孩子都无法建立起安全感。
人际关系的安全感,或者说,与提供保护、感到温暖、令人信任的人之间的关系中的安全感,是能够发展和巩固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关键。
那么如何在家园建立的过程中营造亲子关系的安全感?关于这一点,下面有一些重要的建议。
目光带来的安全感
刚刚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新生儿,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个世界看。他们认可了这个世界,也向世界投射他们的光芒。婴儿目光的意义超越了感观上的视觉功能,这目光是双向的,既有孩子向外界投去的目光,也有向孩子投来的目光,是婴儿与世界、与身边人的初次接触,是最温暖和最深切的信任。在注视与被注视之中,“目光仿佛在跳舞”,正如终身致力于婴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丹尼尔·斯特恩(Daniel Stern)描述的那样,人们寻求的安全感和安全感的建立,要追溯到婴儿期第一次目光接触的情形。
目光可以是充满温暖、直击灵魂的。这与视力好坏无关,也不在于关注的次数,而是取决于关注的程度、对视的质量。四目相对而焕发的共情,能传达出守护、保卫、温暖和信任,是高质量的目光交流,而不属于解剖学能够解释的范畴。
特别是对孩子来说,一起看向同一个方向,能够促进安全感的形成。尤其对于幼小的孩子,当母亲或父亲和孩子一起看向一个方向(可能是伸手指出的方向,也可能是一起看同一本书或同一个人)时,孩子的发展就迈出了一大步。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一起看向同一个方向,是孩子们学会理解别人意图的前提,而这又是让孩子们产生社会融入感的前提。
和孩子一起翻阅一本书,并大声朗读,或者漫步动物园一起对狮子大声惊叹,这就产生了共同的行动,联系也由此建立了起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看一场足球比赛,往往是一起踢球的第一步,也可以观察花园里的鸟儿,和孩子一起动手给它们搭一个鸟窝。妈妈和孩子一起烘焙,热乎乎的不仅仅是烤炉,还有两个人的心房。共同行动的人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彼此信任。
眼睛朝一处看、力气往一处使,这样的共同行动,也会带来共同的方向和经历,因此常常被视为一种具创造力和能赋予意义的东西。(“感知、意义”,究其词源就是“方向”的意思)
眼睛朝一个方向看的人会与彼此联系在一起,有意义地校调方向能促进信任和安全感。
声音带来的安全感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声响和音调让人感觉受到了保护,或者遭到了威胁,甚至即将被摧毁。出于人类的本能,我们可以分辨出一个声音是冷酷的,还是散发着温暖的。这些不同的效果无法用声波的频率或振幅来衡量,而是通过音色辐射出来的,需要倾听的人用心去听、去感觉。
人们能够感应到,一个声音是否值得信赖。首先,人们会不自觉地注意别人对自己说的是不是话中有话,是不是真实可信。为此,人们的所视所闻对于做出判断都很重要,比如音色、肢体语言等。声音会带出情绪,长期(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处于一种声音环境中,人就会形成某种性格的基调。
能够接受他人的声音提供的保护感,是获取安全感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当我们人类缺乏安全感,需要帮助时,当我们想退缩到心理的“城堡”来获取内心的“安全感、受保护感”时,这种信任就显得尤为重要。声音也可以创造安全感,必要的时候,这些外界的声音可以拥抱我们,支持我们。
对很多人来说,音乐带来的安全感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很清楚哪段乐曲可以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在某些人看来,可能是一首钢琴奏鸣曲;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约翰·列侬(John Lennon)的歌。此外,这些乐曲往往是相同的,是人们最熟悉、最了解的旋律。要想产生安全感,不仅人们听到的声音很重要;让人们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别人听到他们的声音,也很有必要。新生儿用他们的声音来问候世界,尽管不会讲话,但他们的表达能力是极其多样又富有辨识度的。人们通过自己的声音把内心表达给外界,进而获得听众,有时还会收获回应。
孩子们会和他们的泰迪熊或他们最喜欢的洋娃娃说话,也会和他们养的狗或猫说话。它们都是极好的倾听者,孩子会把自己藏得最深的秘密说给它们听,与它们分享。
还有一些孩子会自顾自地唱歌,给自己营造一个熟悉而温暖的空间。如果小朋友总要听CD里的同一个故事,那势必也与他熟知的经验和对熟悉事物的渴望有关。在妈妈给女儿讲故事时,女儿往往要听那个已经讲了几十遍的老掉牙的故事——这谁又敢改一句?
前文提到的一起看的经验,也同样适用于一起听、一起唱。当妈妈听到宝宝的咿呀学语,并且和宝宝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起话来时,他们之间的联系和信任就会在这些言语之间建立起来。
当父母和孩子一起唱歌时,传达给孩子的是支持和温暖。合唱带来的安全感就连成年人也能感受到。和老年痴呆症患者合唱熟悉老歌的人,也可以感受到由此而生的安全感。那些老人已经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也认不出对面是谁,却能突然唱出十首老民歌,想起曾经的流行歌曲的全部歌词。这可以说是一个安全的奇迹——声音带来的安全感激活了关于往昔经历的记忆。
把握带来的安全感
一把抓住别人为求助而伸出的手,意味着伸出援手给予支持。
年幼的孩子会伸手去握住奶瓶,去抓住乳房,去拽爸爸妈妈,去拿玩具,去拿任何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再把它握在手里。通过把握,孩子们打开了世界。通过把握,他们可以分辨出什么是温暖的,什么是寒冷的,谁是值得信任的,谁不是,什么能提供保护,什么会有威胁。不抓紧就没安全感,的确:不紧紧抓住就不会有安全感。
即使是成年人,只要没有忘记如何伸手,就会一次又一次地伸出手来,不仅伸向物品,更会伸向他人。我们伸出双臂,希望能触摸到的是至爱亲朋。
如果人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不存在或拒绝了他们,他们就会坠入虚空,什么也体验不到。这种情况若是频繁地发生,人们就不会再伸出手去抓了。
对于那些不能够或不被允许再伸出手接触世界的人而言,总有一天恐惧和克制会取代他们的好奇心和发现所带来的喜悦。世界在他们看来变得陌生而不确定,家园建立就此止步或呈现出退步之态,以至于无法再建立新的安全感,甚或丧失原有的安全感。
当我们与人接触时,我们遵循的是大多数人与生俱来的深层渴望,即带着信任去触摸或被触摸,满怀信任地触摸别人或被人接触。给我们提供了持久保护的,不是空旷的四周,而是我们所遇到的那些散发出温暖和值得信赖气息的人。
抓握会提升安全感,促进理解。小孩子会把触手可及的一切东西都拿在手里。他们会放在手里摸,放进嘴里尝,用手指和嘴巴来感受(这也是一种了解的方式)。他们以此来确认自己近旁都有什么,并通过这些行为了解这些到底是什么。即便他们还不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也已经能很清楚每个物件的轻重、冷暖,是不是会发出声响,是不是能吃,味道好不好。孩子一定要有随意抓取的自由,才能确定周边的安全感。只有允许抓握、触摸,才能学习建立信任,找到安全感;与之相悖的,强制性的经验积累,暴力地抓取抓握,以及让孩子伸出的手扑个空,只能适得其反。
压力,安全感的来源之一
第四种感觉接触是压迫。很多人不知道压力对于体验自我和感受外界的积极意义,而只知道自己所背负或被施加的那种压力。
有时,夫妻们承受着太多的压力,外界要求他们发挥稳定,得体到位,齐齐整整,“井井有条”。压力之大以至于可能威胁到两人的关系,也许会导致婚姻分崩离析,令两人之间的安全氛围荡然无存。压力杀死了安全感,彼此之间的温情便也消失了。
对于一对寻求治疗帮助的夫妇来说,首先要能公开畅谈他们的压力。这本身就缓解了矛盾,减轻了负担。当两个人都与对方几乎无话可说,力争在夫妻关系治疗中也做到“井然有序”时,治疗师建议道:
“我坚信以毒攻毒、以压解压。所以我建议你们俩互相挤压挤压,用单手或者双手按一按、压一压,用背挤一挤,总之用什么都可以。试试吧!”
虽然有点吃惊,但他们还是遵从了这个出人意料的建议。一开始,他们只是手对手地互相推了推;然后他们站起来,转过身,彼此背对背地在房间里推来推去。直到妻子开始抽泣:“现在我终于又能感觉到你了!”他们再次拉起对方的手,捏了又捏。不知道过了多久,最后他们两人的额头互相抵触,紧紧地贴在一起,同时小心翼翼地轻轻挤向对面。最后他们拥抱在一起,都哭了,也笑了。
这虽然并没有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但也排除掉了一个重要的障碍。要彻底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压力形成了一道鸿沟,阻挡他们再看到、听到、触摸到对方。当这种无形的压力具象成为可感的压迫、可以伸手去挤去压的实体,他们便又能感应到彼此,从而重新建立了联系。
因此,压力的经验是宝贵的,它可以成为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压力作为一种能增进安全感的接触,不包括肆言詈辱、咄咄逼人、盛气凌人、令人窒息的种种压迫,以及争强好胜、尊己卑人式的打压。它综合了勇气和信任,体贴而不拘束,能让人们坦诚相见,推心置腹,和对方一起身体力行地去体验。比如当孩子们在游戏中互相伸出手,试图把对方推到对面,往往会嘻嘻哈哈、呼哧带喘的,这是一种彼此间的较量,但最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和实力。
这跟安全感有什么关系?通过身体力量的对抗了解彼此的实力,亲近对方,了解对手的同时也了解自己,能让双方眉飞色舞,笑逐颜开,一起开心欢笑。这才是压力的精彩之处,不仅孩子这样,对成人尤其如此。安全需要保护,这保护包括别人的支持——来自你可以依靠的人的支持,会坚定不移提供帮助的人的支持。至于他们能否以及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只有通过压力的考验才能得知。当我们面对面地向他施压,就可以感受到,对方究竟是真实、热忱、充满信任地回应这种压力,还是选择暴力相向,或者对我们置之不理。
倚重,安全感的顶级体验
在阐释感官接触和安全感之间的联系当中,我们要介绍的倚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很多人将可以依靠、依赖别人的经历,或者被别人依赖的经历,视为安全感的巅峰体验。互相支撑,彼此扶持,互为后盾,相互应援,这既是安全感的体现,也是安全感的深化。
互相依靠包含了相互保护。一个依靠着别人也让人依靠的人,势必要提供安全和稳定。
依靠是有温度的,因为依靠会带来温暖,不管是身体上的依靠,情感上的依靠,精神上的依靠,还是其他层面的依靠。
依靠需要信任并创造信任。我们只依靠我们可以信任的人。当我们对此有积极的体验时,我们之间的信任就会再加深一层。
有的人不敢依靠别人,他们认为这会导致自己因为过于依赖别人,而变得人微言轻,变得不由自主不再独立。那些曾经遭到过背叛、被施暴,或经历过孤立无援局面的人,可能会暗暗决定“再也不要”依靠别人。那些局限于消极的安全感中的人,还在为生存和自主而挣扎。对他们来说,依靠是禁忌,是危险。
一位女客户曾分享过她的经历:“我已经被抛弃太多次了,以至于我都不愿意再试着去依靠别人了。和前男友在一起时,我以为终于等到能托付终身的人了。然而是我想错了。一切都只是虚无的泡沫。我不仅无法依靠他,反而还得处处受他依赖。但现在一切都结束了。我一个人也过得很好。我值得更好的生活。”
但渴望仍旧存在。对上文这位女士来说,“孤军奋战”的确是一条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而“孤军奋战”也让她精疲力竭。这正是她寻求心理治疗的原因。
如果你和这位女士有相似的经历,我们希望你可以尝试多种多样的依靠方式。可以从把手覆在别人的手上(这也是依靠)开始,接着再试着把头枕在别人的腿上或与别人背靠背站着。不妨试一试。尤其是体验一下与他人背靠背站着,你可以从中很好地体会到多种美妙的可能性:独立拼搏也拥有后盾;依靠他人也拥有主见;收获支持与帮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都成了大“和”之友,与“和”同行。
所谓安全感,是指一种可以依靠的感觉,而非必须依靠。当我们所依靠的人也能从中收获安全感时,安全感就会展现出它的奇妙能量。注视与被注视、诉说与倾听(确切地说,是被倾听)、触碰与被触碰、挤压与被挤压——所有这些感受式邂逅都能让人得到保护、温暖与信任。所有这些感受式邂逅最终都通向依靠,它既是邂逅的高潮,也是安全感的形式与内容。
当你寻找安全感时,将安全感的内在来源可视化往往会有帮助。考虑到或许你想自己尝试一下,我们要在这里介绍一个对治疗工作有帮助的小试验,这项试验在我们的客户中广受好评:
· 放松地坐下,专注于自己的一呼一吸……
· 感受吸入的空气正慢慢流进身体里,蔓延扩散至全身,再从身体流出……
· 让注意力伴随着呼吸,自由流进流出,不断重复……
· 感受呼吸填满的身体区域,感受呼吸触碰的身体部位……
· 你会在某个身体部位发现一处奇妙的地方,你的安全感便来源于此。让呼吸将你指引至此……
· 请你注意这处地方的实际位置或你印象中的位置,让你的呼吸伴随着你前往那里,也请你在过程中稍稍注意自己的呼吸……
· 请你将此处看作你安全感的源头,在心里想象一幅画面。这幅画面是什么样子的?
· 你看到的也许是抽象的颜色块,也许是风景,也许是某种生物,也许是其他完全不同的东西。
· 此时,也许内心深处会响起某个声音……
· 请关注周身的气氛、光线、温度……让你的想法与念头给自己一些惊喜。也许它们与你的预期完全不同。但请你不要试图纠正它们,而应该关注它们。
· 如果你愿意,可以准备好铅笔或彩笔,以及一张画纸,画下你想象中的安全感之源……
· 如果你的脑海中暂时还没有浮现安全感之源的形象,请不用担心,要相信,它会在你画画时出现……
在寻找内心安全感的源头时,你可能还会在无意中发现隐秘宝藏或其他无价之宝。短暂地专注于呼吸时,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个画面,或许你想向其他人展示、谈论这个画面,并分享自己的经验——不是为了获取他人的注解或建议,而仅仅为了被倾听。请彼此珍视各自安全感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