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史丛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夏商西周史丛考全本质检

二、商代方国联盟的形成

在商族发祥的历史上,商主要和有娀氏、有易氏、河伯族等发生联系。《诗经·商颂·长发》说:“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807《史记·殷本纪》说:“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808这表明殷与有娀氏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帝乙帝辛时期的卜辞里有殷王娶戎女为妇的记载809,这正如于省吾先生所分析,表明了“商代从先世契母简狄一直到乙帝时期还与有娀氏保持着婚媾关系。”810

先商时代殷活动的范围在今河北省中部和南部,以后又渐次南移至今河南省北部。殷与这个地区的有易族、河伯族也有联系。古代文献里保存有王亥、王恒、上甲微等与有易族、河伯族相互往来的史影。《山海经·大荒东经》说:“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河〔伯〕念有易,有易潜出。”811王亥托寄牛羊于有易、河伯,但王亥却被有易所杀,牛羊也被劫掠。关于王亥被杀的原因,郭璞注引《竹书》说:“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812《天问》更把这些形象化了:“干协时舞,何以怀之?平胁曼肤,何以肥之?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何所从?”813这里说王亥以干舞引诱“平胁曼肤”的有易美女,终至被捉了奸的。814最后,双方关系恶化,上甲微靠了河伯的帮助才灭掉有易,使有易族居地成为一片荆榛丛生的废墟。这些史实说明在先商时殷并不强大,与周围的部族还没有形成牢固的联盟关系。

从王亥以后,殷比较注意了都邑的建设和占有地区的巩固。《天问》说王恒的时候“往营班禄,不但还来”815的“班禄”当即班麓。其地望在今河北徐水县。王恒时定居于班麓,而且与有易族仍有瓜葛,故“不但(读旦)还来”,常不及旦明之时来往于两地。今河北省保定徐水一带是先商时期有易族活动地区,王恒的时候殷与有易族很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到了上甲微的时候殷又南移与河伯相近。假若《路史·国名纪》卷三关于邺地为“上甲微居”之说可信,则殷的势力在上甲微时即已到达今殷墟一带。816所谓先商时期的“自契至于成汤八迁”817,实际上是殷族的流移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部族间的联系,为早商时期方国联盟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商代方国联盟是在成汤时期形成的。成汤所以能够灭夏,“正域彼四方”818,创立了赫然卓然的丰功伟绩,与他致力于方国联盟的建立和巩固有直接关系。在汤的主持下,殷和有莘氏首先结成了牢固的联盟。有莘氏又称有侁氏,自先商时期开始就居于今河南省开封、陈留等地。这一带直到春秋时还被称为“有莘之虚”。819汤的时候,殷居于今河南省郑州、安阳一带,位于有莘氏的西面,所以《天问》说:“成汤东巡,有莘爰极,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820成汤亲自东巡,娶有莘氏女。有莘氏派伊尹作为部族的代表赴殷结成联盟。后来由于成汤被塑造成为封建帝王的形象,所以这件史实便成了帝王纳后妃的热闹场面。但是不少古代文献里也还保存着殷与有侁氏联盟的史影。《吕氏春秋·本味》说:

其(按,指伊尹)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长而贤,汤闻伊尹,使人请之有侁氏。有侁氏不可。伊尹亦欲归汤。汤于是请取妇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媵女。汤得伊尹,……设朝而见之。821

有侁氏是一个居于“伊水之上”的古老部族,通过联姻与殷结成联盟。结盟之后,有侁氏和伊尹对于殷灭夏建立了巨大功勋,《叔夷钟》说:“成唐(汤)又(有)敢(严)在帝所,敷受天命,伐夏后,厥灵师。伊小臣佳惟(辅),咸有九州。”822这里对伊尹的辅弼之功做了充分肯定。后来,伊尹被称为“汤师小臣”823受到殷人隆重祭祀。卜辞说:

丙寅贞又彳岁于伊尹二牢。824

伊尹岁十牛。825

贞又彳伐于伊,其乂大乙彡。826

癸丑卜上甲岁伊宾。827

这些卜辞表明,在殷人看来,伊尹的地位与成汤、上甲等名王不相上下,连伊尹的妻子也被认为有呼风唤雨的神力而受到尊崇。828伊尹在成汤死后曾经“放太甲于桐,乃自立”829,一度掌握了最高的权力。这就是《天问》所说的汤“受礼天下,又使至(又读挚、伊尹名)代之”。830伊尹的儿子伊陟在大甲和大戊时是“格于上帝”、“乂于王家”831的显赫人物。伊尹的后代也受殷人的祭祀。如:“癸酉卜,又伊五示。”832“又岁于伊二十示又三。”833“丁巳卜又于十立(位)伊又九。”834《吕氏春秋·慎大览》说伊尹“世世享商”835,《天问》说伊尹“尊食宗绪”836,与卜辞所记均相符合。这些情况说明从成汤时开始殷与有莘氏结成了长时期的牢固联盟。到了晚商时期,有莘氏与殷的关系仍然十分密切。卜辞中有地名“先”,属于殷的直辖区域,当即有莘氏的故地。其首领在殷王朝中任职,称为“亚先”、“先伯”。837后世的殷王有时也和成汤一样从有莘氏娶妇,称为“妇先”。838

在早商时期的方国联盟中,除了有莘氏之外,还有彭、韦、邳、爻、相、井、奄等。但殷与有莘氏的联盟则是方国联盟的核心。史载“汤与伊尹盟,以示必灭夏”839,可见汤灭夏与这个联盟是很有关系的。只要我们拂去成汤和伊尹关系上的圣君贤臣的光环和幻影,剩下的便只是方国联盟的真实历史画面。

成汤灭夏以后,方国联盟有很大发展。《吕氏春秋·当国》就有汉南四十国归服成汤的记载。许多方国和部落的首领对早商时期的方国联盟做出了贡献,所以受到殷人的祭祀和赞颂。这些首领见于文献和卜辞记载者有成汤时的伊尹,大甲时的保衡,大戊时的伊陟、巫咸等人。尽管后人往往视他们为商王的贤臣良相,但殷人却是对他们毕恭毕敬,视同先王一样的。在早期卜辞中,他们受祭的情况并不比殷先王的受祭逊色。盘庚曾经对诸邦伯说:

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唯新。”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青及逸勤,予敢动用非罚,世选尔劳,予不掩尔善。兹予大享先王,尔祖与其从与享之。840

这里说的“乃祖乃父”就是早商时期的诸方国首领,也就是卜辞中的“旧臣”841、“旧老臣”842,所谓“人惟求旧”的“旧”即指这些人。盘庚认为殷王是和这些人一起“胥及逸勤”,共同掌握赏罚大权的。卜辞里诸方国首领和殷先王一同受祭的情况,与盘庚所说“大享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完全契合。这些都渗透原始民主平等精神,用盘庚的话来说,就是“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843“共政”的情况乃是早商时期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格局。成汤及其以后的早商时期的殷王正是通过“共政”的形式导演出了威武雄壮的历史进展的大场面,取得了空前的巨大功绩。后来周人演成汤故事,亦靠方国联盟的力量灭商而代之。所以周人对于成汤时期的方国联盟很有些精辟的说明。周公曾经对殷的所谓“诸侯”,即诸方国首领说:“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844周公认为灭夏是成汤与“多方”共同建立的功勋。周公还对周王室的官吏说:“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845成汤“受命”与伊尹“格于皇天”有着密切关系,周公的这个说法是有历史根据的。伊尹及其后人曾在殷王朝担任巫职,这正是“格于皇天”的勾当。以殷与有莘氏为核心的方国联盟的成功是周人所借鉴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