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忘记:18个日本人的“二战”口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SMG东京站 宋看看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作的“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中,讲述了两个影响深远的重要概念,“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让世人看到中国的政策理念既创新,又具延续性。其中的“命运共同体”的考量更是超越对自身利益的守护和追求,以各国的共同发展为目标的反霸权反壁垒的国家级别价值观。

在民间,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个人的角度,能够突破自我得失,保持客观并且致力于纠正被歪曲的历史,难度更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75年了,日本和周边国家依然存在领土争端,更有75年都没法令人原谅的“谢罪”态度。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战后70年讲话中明确表示谢罪不应延续给后世子孙,而且在慰安妇等问题上也私自认为已经解决,不应再被重提。在日本政府态度之强硬令人愕然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日本国内的意识形态并非和日本政府的态度保持一致。确实有大量能体会“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精神的日本人,他们当中有些人是侵华战争中的战犯,有些人是安全回到日本的旧日本军人,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深入研究而了解真实历史的日本学者。前两者受日本军国主义教育,受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影响,曾对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令人无法原谅的罪行,但是他们的后半生,抛开身为日本人的国家局限,秉持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勇敢地站出来,告诉日本民众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真相和暴行,为全人类的利益呐喊。所以尽管他们有着不堪的前半生,但他们用生命为正义发出的呐喊都值得我们尊敬。

在战争面前,人类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不分敌我,都是受害者。所以在对原日本战犯和原日本兵的采访中,他们每一个人在战前的生活和战后的变化,都是我非常关注的点。比如,原战犯绘鸠毅,接到征兵令时,他刚离开文部省,在长野县的女子学校任教。绘鸠被编入的侵华日军第59师团第54旅团第111大队,是负责占领济南周边新泰县现新泰市。、莱芜县现济南市莱芜区。和蒙阴县的先遣部队。绘鸠在军中负责新兵教育。他讲述在训练新兵时用中国人肉体练习刺杀,令人不寒而栗。从1942年至日本战败的3年时间里,他参与虐杀俘虏,犯下了反人类的战争罪行。战后,绘鸠在西伯利亚经历了残酷的俘虏生活,之后在中国抚顺战犯管理所受到预想之外的人道主义关怀,让他有了彻底反省过去的动力,找回了人的良心。1956年获释后,他在回国的船上就和同伴们组织了“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立誓终生忏悔的同时,要把战争的真相告诉更多日本民众。战后75年的后半生岁月里,“中归联”1 109名原战犯们确实做到了。

我采访绘鸠毅时,他已是百岁老人,衣着整洁、眼神温暖,因为他的坦诚、认真和执着,周围人明知他曾有不堪的前半生,也还是发自内心地尊敬他。因为被战争裹挟的每个普通人都是受害者。我记得采访结束后,绘鸠毅的朋友还很热情地请我们一起吃了顿午餐,他周围的朋友,还有“中归联”的后继组织“抚顺奇迹继承会”的工作人员都说这个老人的人生太让人心疼,一个善良的人,战争让他面目狰狞,尽管抚顺战犯管理所的生活让他重拾人的良心,却也让他更加无法安稳度日,赎罪是他终身致力的目标。

稻叶绩,原日本兵,1943年被征兵后进入中国战场,日本战败后继续留在山西4年时间,参加国民党军和八路军作战,作为“中国山西省日军残留问题”,2 600名原日军四年里死了560人,因为违反波茨坦宣言,一直不被日本政府承认,只认定参加中国内战是日本兵个人的意志。稻叶绩后来被收容进太原战犯管理所,1956年回到日本后,以逃兵处理,不只是名誉丧失,也没有任何经济补助。稻叶绩用他的后半生向日本民众诉说他所经历的战争,即使身在加害者阵营,一旦被军队和政府丢弃,照样沦为受害者。

石关慎吾,原日本兵,1944年被征兵,原计划是被送往塞班战场,去的路上收到塞班被美军攻下的消息,转往中国南方战场。如果不是这场战争,19岁的他和女朋友应该有甜蜜的爱情和家庭,结果却是再也没能找到他的恋人。战后,石关顺利返回日本,但是身无分文。因为从军不够12年,没有资格申领养老金,也是被日本政府遗弃的原日本兵。石关说,他不愿意再回忆战争中的事,因为他根本就不想从军,而且从军两年的记忆不堪回首,唯有想家的心情还有些温度。采访他和黑田千代吉之前,我本以为这些没有经历过抚顺战犯管理所教育的日本兵,觉悟应该不会太高,但没想到他们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的渴望,想要对日本民众诉说的心情,和“中归联”的老人们一样。

不论战前的身份如何、战时的经历如何、战后的处境如何,这些原日本战犯、原日本兵的共同之处是,战争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生活轨迹,也扭曲了他们的灵魂,好在这些人都因为不同的际遇,深知反省的重要性。相比日本政府的外交辞令,他们的反省更加真诚,赎罪的信念也更虔诚。他们反对日本修宪、反对集体自卫权,超越了国家利益局限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在这里应验得更加真实。战争面前,人类都是受害者!

东方卫视18点的东方新闻,以及看看新闻Knews平台播出的“二战中的日本人”系列中,每一个人物最多也就5分钟的片长,但是素材其实有一两个小时之多。而且这些老人年轻的八十多,最年长的近百岁,不可能请他们坐在那里接受长时间的采访。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精准抓住这个人物的特点,请他们讲述最核心的内容,采访前我还要做功课去了解这个人物的历史背景,包括他参加过的战争证言演讲会、亲笔撰写的文章等,所以每每看到播出版,欣慰的同时也会很遗憾不能呈现更多。

为纪念战后75周年做的相关节目于上海东方卫视播出

节目中的部分受访者

衷心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给我出版这本书的机会,可以把播出时间5分钟之外的丰富内容完整呈现。在这本书中,我会详细讲述每一位采访对象被战争改变的命运、原日本战犯乃至原日本兵对侵华战争的反省、八路军中的日本人对中国的赤诚之爱、所有这些二战中的日本人对中日友好的热忱,以及我和他们接触后的感受,有感动,有震撼,有心疼。也许,正在翻书的你,也会同我一样从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感悟和平年代的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