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利率规则成为货币政策主流操作框架
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根据货币主义提出的货币供应量目标制来制定货币政策。但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对货币数量的严格控制(尤其是在美国和英国)导致了利率的高度不稳定。此外,80年代金融管制的放松和技术变迁引发金融创新浪潮,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开始崩溃,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越来越差。人们不得不寻求货币因素之外的货币政策规则,并逐渐认识到,中央银行在实现其最终目标的过程中,还存在其他方法。“如果现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表现形式中并不包括这个概念,我们却非要对这个概念赋予突出角色,这必将使货币政策战略的设计与沟通出现混乱。”(5)泰勒规则是以短期利率为操作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它的提出首先标志着经济学理论对货币因素的再思考,其在理论上的直接表现就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代表现形式中不再包含货币这一因素,标准的货币政策模型不再赋予货币数量特殊的作用。这一理论思想变化投射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选择上,则体现为世界上大多数中央银行都改以短期利率作为操作目标,如1993年7月,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国会听证会上宣布,放弃以货币供应量(M2)为中介指标的货币政策,改以调整实际利率作为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6)(关于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详见附录1)。
泰勒规则提出后立即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不论是学术层面还是央行层面。尤其是美联储对泰勒规则的采用,使得泰勒规则在理论上更加完善(7)。虽然这一时期泰勒规则研究也有用于货币政策评估上,但主要的研究热情体现在对泰勒规则的经验估计上。不论是在泰勒规则的具体形式上,包括变量的添加、变量指标的选择、系数与截距的选择上,还是在泰勒规则与最优货币政策模型的稳健性比较上,泰勒规则都显示出很强的理论生命力与延展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