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低碳扩散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识别低碳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出促进低碳扩散的对策。本节主要从主体和环境角度分析低碳扩散过程的影响因素,其中主体包括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环境主要指公众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低碳策略的实施者和低碳产品的使用者,企业和消费者的低碳意愿会对低碳扩散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下面主要分析影响企业和消费者低碳意愿的因素。
3.1.1 企业
作为低碳产品的生产者,企业是否实施低碳策略对最终能否成功实现低碳扩散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识别低碳扩散中影响企业低碳生产、低碳策略采纳意愿的因素非常重要,有助于提出在企业中扩散低碳的对策。企业的低碳生产意愿受以下因素影响。
3.1.1.1 低碳产品的成本
利润是企业做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低碳发展作为一种新思想、新理念,相关技术还不成熟,有些技术需要从国外引进。这决定了实施低碳策略的企业需投入较高的成本,而未来的市场又不可预测,如此以利润为目标的企业就会放弃实施低碳策略,即使企业具备较强的资金能力,也可能由于未来市场收益的不确定性而继续进行传统生产。随着低碳技术的发展,低碳市场将逐渐成熟,相应的成本降低,有更多的企业愿意实施低碳生产。因此,低碳产品的成本是影响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的重要因素。
3.1.1.2 预期收益
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需要获得经济利润,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因此,企业在进行低碳策略选择时,通常将是否能为其带来更多利润作为主要因素。故当低碳产品的预期收益较高时,企业愿意主动地实施低碳策略;相反,当低碳产品的预期收益较低时,企业通常会放弃实施低碳策略。
3.1.1.3 研发创新能力
当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较强时,企业拥有更好的实施低碳生产的条件,包括技术、团队、知识等,进行低碳技术研发成功的概率更大。在政策引导下,为了能成为低碳行业的领头羊,相比于研发创新能力弱的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更愿意实施低碳策略。因此,研发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低碳生产意愿的重要因素。
3.1.1.4 社会责任意识
企业低碳策略的实施会使其能源利用率提高、化石能源消耗量降低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进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环保目标。因此,具有强大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通常会自愿选择实施低碳策略,为提升社会效益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的企业则往往选择实施传统策略。
3.1.1.5 社会压力
社会压力是影响企业是否采取低碳策略的重要因素。首先,当社会低碳发展氛围浓厚时,低碳将变成一种社会意识、一种社会文化。此时,企业更愿意选择采取低碳策略,进而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其次,消费者是否认可低碳观念会对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产生影响,即当消费者认可低碳观念时,其会优先考虑购买低碳产品;同时,在消费需求的引导下,企业会倾向于采取低碳策略进行生产。最后,当特定行业的低碳责任意识浓厚时,该行业内部容易自发形成行业低碳标准,在标准的影响下,企业更愿意采取低碳策略。
3.1.1.6 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素质
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素质是影响企业低碳生产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文化氛围、企业愿景。当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素质较高时,其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和理念,社会责任意识也更强,故由素质高的高层管理者领导的企业更愿意实施低碳策略。
3.1.1.7 低碳产品的市场需求
低碳产品的市场需求是影响企业实施低碳策略的重要因素。当低碳产品的市场需求较大时,企业实施低碳策略的预期收益增大,企业自然会更愿意实施低碳策略。
3.1.1.8 企业性质
企业性质是影响企业实施低碳策略的重要因素。低碳技术的高成本使很多企业对其望而却步。通常,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补贴。因此,相对于不易获得政府补贴的私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更愿意实施低碳策略。
3.1.2 消费者
影响消费者低碳消费的因素包括心理因素和情景因素两方面,其中,心理因素包括价值观、环境态度、环境知识和感知预期等;情景因素包括社会规范、配套设施等。
3.1.2.1 价值观
一些学者对影响消费者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因素进行了探讨,例如,Larouche等(2001)以美国北部消费者为研究对象,发现集体主义和安全感两类价值观对绿色消费意愿有显著直接影响。Chan(2001)通过样本调查发现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居民的低碳消费意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当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个人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时,个人采取低碳消费行为的概率增加。此外,由于价值观对消费行为的直接影响作用较弱,往往需要借助一些中间变量(如态度、意愿)来发挥作用。
3.1.2.2 环境态度
环境态度是指主体对环境行为的立场或看法。环境态度是影响消费者低碳行为的重要因素,通常积极的环境态度会带来环境友好行为。值得注意的是,环境态度不同于环境感受,环境感受只是停留在内心感受方面。如果缺乏正面的环境态度,消费者很难实施低碳消费,因为其认为自身对环境问题所承担的责任有限,应该由其他主体(如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只有使消费者具备正面的环境态度而不是环境感受才有助于促进低碳扩散。
3.1.2.3 环境知识
环境知识是指与环境有关的各种知识,如自然环境知识、环境问题知识以及相关解决方案等。如果消费者拥有丰富的环境知识,则更愿意实施低碳消费行为。相关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Schahn等(1990)从消费者的知识、性别和背景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对环境的关注程度,结果发现环境知识对消费者的低碳消费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Hines等(1987)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环境责任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发现环境知识和低碳消费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如果缺乏环境知识,即使有积极的环境态度,也难以长久实施低碳消费行动。因为环境知识的缺乏,消费者不能真正地理解低碳消费的内涵,进而不能有效实施低碳消费,最终阻碍低碳成功扩散。
3.1.2.4 感知预期
低碳消费感知预期,是指消费者对低碳消费行为所花费的时间、财力以及行为效果的预期。如果消费者认为自己拥有丰富的资源机会和较少的感知障碍时,其采取低碳消费行为的概率就大;反之,实施低碳消费行为的概率就小。消费者对低碳消费行为的感知价值越高,感知风险越低,其实施低碳消费的概率越大。
3.1.2.5 产品的内外部属性
产品的内部属性是指与产品的使用价值相联系的属性,产品的外部属性是指与产品自身属性无关的外部因素(包括价格、品牌、保证等)。Howard等(1969)提出消费者产生购买意向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品牌。王丽芳(2005)也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通常依据产品的外部属性来决定其是否购买产品。价格作为产品外部属性被众多学者加以研究,一般认为价格与质量正相关。因此,价格在交易中充当着分配和信息两种角色。通过市场交易,价格一方面体现了资源在社会中的再分配;另一方面则可以传递信息,这些信息决定了消费者是否采取低碳消费行为。
3.1.2.6 情景因素
情景因素是指那些对低碳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如配套设施、社会规范和经济刺激等。消费者所处情景的变化,会引起其消费行为的变化。Mohan等(2012)发现商店的外部情景(如音乐、灯光、布置等)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情景因素与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存在重要的关联性。De Young(1990)发现显著影响垃圾回收行为的情景因素有是否设置回收箱、回收是否方便、回收是否耗时等。情景因素主要通过对消费者的感知发生作用,进而影响消费者的低碳行为;如果情景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少消费者的感知障碍,则可以促进低碳行为的发生。
作为情景因素的重要构成,社会规范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且主要通过对消费者提供标杆参考或施加压力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其中,对消费者提供标杆参考是为了鼓励消费者自觉接受低碳消费行为,而对消费者施加压力是为了强制消费者被动接受低碳消费行为。Hopper等(1991)以及Vining等(l992)运用规范激励理论,发现个人规范对消费者是否实施回收利用行为有很大影响。Bamberg等(2003)研究发现消费者的自身规范对其购买轿车行为有显著影响。
3.1.3 政府
政府主要通过制定政策措施来引导或强制主体实施低碳行为,进而促进低碳扩散。根据研究文献可知,政府政策对企业的低碳生产意愿和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意愿均会产生重大影响。下面从政府补贴和补贴监管两方面对低碳扩散的影响进行分析。
3.1.3.1 政府补贴对低碳扩散的影响
低碳作为一种新思想、新理念,其高成本和收益不确定性是影响企业是否采取低碳策略、消费者是否实施低碳消费的重要因素。同时,外部性的存在,使低碳扩散中利益相关方(企业、消费者)之间的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出现矛盾,进而影响低碳的扩散进程。初期,企业实施低碳策略的成本较高,且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企业往往更愿意选择传统策略,放弃低碳策略。为了降低企业实施低碳策略、消费者实施低碳消费的成本,缩小各主体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差距,政府可以采取补贴措施正向刺激低碳扩散。
在政府补贴的刺激下,有能力且有意愿的企业会选择低碳策略。同时,对于那些愿意实施低碳策略但没有能力的企业而言,政府补贴为其提供了利益的增长空间,也能实现低碳扩散目标。随着低碳市场的日趋成熟,政府补贴的作用日益显著。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政府补贴可以促进低碳扩散,例如,Lieven(2015)、Silvia等(2016)和Langbroek(2016)分析了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车的推广效果。Zhang等(2014)、Michalena等(2016)研究了政府补贴在新能源行业的实施效果,发现政府补贴可以显著地促进低碳扩散。
3.1.3.2 补贴监管对低碳扩散的影响
在政府补贴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低碳策略。这些企业有的确实在进行低碳生产,但是也有一部分企业骗取补贴,在获得政府补贴的同时,却生产传统产品,或者其所谓的低碳产品并没有实际销售给消费者。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3万辆,涉及骗补的企业生产的车辆总数超过总销量的1/4,这意味着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每卖出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涉及骗补。这种“骗补”行为严重影响其他企业的积极性,造成财政资金的严重浪费。因此,政府需要对低碳补贴进行监管。通常,政府对低碳补贴的监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骗补的发生,进而确保低碳扩散成功。但是,政府对低碳补贴进行监管,会发生监管成本,且监管行为是否发挥作用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企业因骗补行为而获取的收益和潜在损失等,这些因素会影响政府对企业是否会有骗补行为的预期,进而影响其监管策略的选取。因此,为了保证政府低碳补贴资金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防范杜绝骗补的发生,政府应该关注低碳产业的各环节,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惩罚机制,保证政策有效执行,确保实现低碳扩散目标。
3.1.4 噪声环境
噪声环境主要是指低碳实施环境的不确定性,包括低碳成本的不确定性、市场不确定性和收益不确定性。低碳扩散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的发展,而我国的低碳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企业通常倾向于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或成熟设备。出于专利等知识产权及关税等方面的原因,这些低碳技术和设备往往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故资金雄厚的企业才有能力采取低碳策略实施低碳生产。也就是说,低碳生产的高成本使很多企业对低碳生产望而却步。高成本也使企业收益降低,进而导致企业实施低碳生产收益的不确定性。同时与低碳相关的产品市场还不成熟,低碳产品最终能否成功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对低碳生产退避三舍。总之,企业低碳生产的不确定性、消费者低碳消费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的不确定性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低碳扩散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