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年的毛笔、色盒和颜料
蔚县窗花的另一个重要的工具是毛笔,重要的材料有宣纸、颜料。艺人管颜料盒叫色盒。南张庄剪纸艺人周琴先生是周瑶的亲外孙,周瑶是王老赏的师父。周瑶早年没有使用完的毛笔和颜料都传给了周琴先生。
王老赏和师父周瑶用过的毛笔、颜料、色盒,颜料和色盒是从德国进口的。
一个晴朗的下午,周琴蹬着凳子,从高高的清式立柜顶上取出一个大盒子,里面有色盒以及盒内的原装颜料(剪纸艺人称为品色),都是从德国进口的。毛笔是普通的毛笔,竹子笔杆依旧笔直,笔毫的一根根细毛是散状的、干燥的,展开去呈淡红色、浅灰色。色盒虽锈迹斑斑,但能够令人联想到马口铁那银灰色的底版模样。更令人惊叹的是,将近百年之久的颜料,仍然可以使用。周琴忽然有些庆幸与怅然,说早几年,北京来人买他的窗花,只要旧的,越旧给的价钱越高。他多了个心眼,猜测这可能是窗花文物贩子,就没有全部卖给他们,也没有卖这几支毛笔和色盒。留下来不为别的,当作一个念想也好。
当年王老赏是村里公认的制作窗花的“头儿”,现今叫“领军人物”。他在村里是剪窗花最好的,调色染色也是好把式,有一手谁也比不了的绝活。他总是买进最好的颜料、最好的白酒来调色。每染完一批窗花,酒盅里的颜料也随之用完,这叫“货色一遍清”。王老赏总是在村里私塾王先生的店铺买货,王先生大名叫王质,依南张庄周锡先生说:“质,上面一个斤,下面一个贝。”王家的铺子开在县城,他的儿子在天津开颜料店,专门经营进口颜料,这也为王老赏买颜料提供了方便。
蔚县窗花行当里有刀工,也有染工,染工又被称为色工。染色是最近三四十年的叫法,之前叫作点彩,所以蔚县窗花一度被称作“五彩点染”。
“周永明窗花世家”传人周淑英的染色技艺令同村同行称道,她从吃奶的年纪起,日日夜夜受着熏陶。她的色感极其敏锐,技艺相当娴熟。她可以一手捉七支染色毛笔而使用自如,她和姐姐妹妹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染工(色工)。蔚县窗花染色的本质是回归人与自然,它在刻纸(半成品)造型的基础上渲染五颜六色,尽显生活和自然万物的常态。
蔚县窗花收藏家安锦贵先生专访了老艺人任承恩的后人,收集到100多年前德国产的“马牌”颜料盒子。解读这样的遗存物,安锦贵自是滔滔不绝,他的蔚县窗花情结是那么深厚。
窗花老艺人的色盒,里面有12个不同的色杯,一个山字形的白瓷笔架。
100多年来,制作蔚县窗花的工具及材料基本没有变化,这也体现了民间工艺制作的普遍规律。但是,蔚县窗花的染色却有着多种变化,这与社会的进步、艺人的经验和技艺的积累密切相关,因而窗花作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据说,现在已经有上万个图样的窗花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