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窗花史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起源与沿革写在民间故事里

1985—1988年,正值国家“七五”期间,蔚县文联主持编写的《蔚县民间故事卷》是文化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之一,是一项挖掘、整理和保存我国多民族文化遗产的工程。

此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是蔚县文联的田永翔先生和县委宣传部的徐俊峰先生,他俩在《蔚县民间故事卷》中编写了“采风所得”,记述如下:

“传说在早年,蔚县城有个银匠,叫刘老布,他一生用一把刀子给人们雕刻了数不清的首饰。有一次,他看到人们把从苏、杭贩来的绫罗绸缎上印得很精美的商标揭下来,贴在窗户上,白天挺好看,晚上就变成了黑影。他想,要是把上面的图案用刻刀镂空,白天好看,晚上也好看了。于是,他就动手干起来,镂空后果然人们都说好。又有一次,他看见有人用剪子剪窗花,剪出来的花、鸟挺好看,也拿起剪子跟着剪。他平时使惯了刻刀,要咋样就咋样,现在拿起剪子来却笨得很,怎么剪也不像样。他一气之下扔掉剪子,用刀刻起来。刻出来一看,比剪的灵透多了。于是,他就将自己刻的窗花染上色,拿到集上去卖,人人都争着买。从此,他剪纸再不用剪子了,而是用刻刀刻。这件事传开,人们也都学着用刻刀刻窗花了。”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

蔚县窗花起源研究被正式列入蔚县文联议程,并且具体采集到了以银匠刘老布为创始人的蔚县窗花起源传说。

这个故事所言及的蔚县窗花创始人刘老布,他的创始周期并不长,在他健在的时候就完成了,没有几十年几代人那么漫长。窗花的工具、技艺流程、沿革、商品性等也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刘老布一个人身上。

这个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蔚县窗花起源挖掘接续了佟坡、古塞等人之前的成果。

据说后来田永翔先生继续这项研究工作,现在看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知情老艺人相继离世,相关内容渐渐缺失,便再难以跟进整理了。实际上佟坡、古塞的挖掘也有同样的历史局限性。

在《蔚县民间故事卷》里还记述了这样的故事:

“蔚县南张庄是蔚县窗花的发源地。这个村于明初(公元1368年)建立,原名张家堡。

蔚县窗花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李堡子村翟家、吕家继承吸收了河北武强木板(版)水印窗花、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和当地刀刻刺绣花样等民间传统工艺,创造出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并点染以色彩的独特艺术风格。南张庄第一代剪纸艺人周瑶从翟家学会了刻窗花技术,又把这颗‘种子’进行认真的培育,使它在本村‘开花、结果’。他收了王老赏做徒弟,在发展中提高。

王老赏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用在窗花艺术的改革和创新上,他广泛收集民间剪纸底样数百种,逐一研究推敲,把人物造型不太准确、图案简陋、色彩比较单调的草创期作品推向成熟。这个时期出现了四大家:周瑶、王老赏、周赐(周兆明的父亲)、李泉。

后来由四大家发展到王守业(王老赏的儿子)、周永明、周凯、王茂、周银、周琪、周户、王心、周寿等12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到了周兆明、周占川、焦西、焦亮、王廷、周占文、周勤、王文忠等31家。”

《蔚县民间故事卷》封面(1988年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程)。

王老赏(1890—1951年),著名蔚县窗花艺人,佟坡先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