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银行:投资银行股从入门到精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5 央行借款

向央行借款的途径

向央行借款是商业银行近几年变化最大的项目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几年创设了很多流动性调节政策工具,这些工具丰富了向央行借款的类型。因此,在向央行借款的负债科目下,包括三大类:再贷款、再贴现和其他流动性政策工具。在早期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只能用于调剂头寸、补充储蓄的不足和资产的应急调整,而不能用于贷款和证券投资。但是,随着这几年各种流动性政策调节工具的丰富,向央行借款也可以投向特定的信贷领域。

再贷款是早期我国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主要形式,一方面是早期国内商业票据信用市场尚不完善;另一方面是在商业银行改制前,商业银行对于央行资金的依赖度较高。我国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有年度性贷款、季节性贷款和日拆性贷款三种,分别应对商业银行不同周期的头寸调节需求。

再贴现是近些年随着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而且在未来会逐步取代再贷款。所谓再贴现就是商业银行把未到期的已贴现票据作为抵押物向央行进行再贴现,本质上就是商业银行通过票据债权转让,从央行进行再贷款。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从2013年开始,央行开始推出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用以调节银行间的流动性。这些工具多数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信用票据为质押品,期限从7天到1年不等。这些工具主要包括:SLF、MLF、TMLF、SLO、PSL、TLF等。央行利用这些工具在公开市场上拿钱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下面笔者具体解释一下其中主要的工具。

SLF: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常备借贷便利,俗称“酸辣粉”。当政策性银行或者全国性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可以向央行一对一地申请抵押贷款,抵押物为高信用评级的债券或者优质资产。除了应对流动性紧张外,SLF还有控制短期利率上限的作用。当短期银行间市场利率发生异常升高时,央行可以指导商业银行减少同业拆借转向央行借款,从而达到控制短期市场利率的目的。这个工具不常用,但是常备着,所以叫“常备”。和SLF类似的还有美联储的贴现窗口(Discount Window),也是一种调节短期利率和流动性的工具。

MLF: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中期借贷便利,俗称“麻辣粉”。MLF是央行以有价证券为质押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以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工具。MLF的期限从3个月到1年不等,而且到期后符合条件的银行可以选择展期或者续作。SLF和MLF虽然看起来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有明显的功能差别。MLF的功能主要是投放中期基础货币,而且通过限定质押品的范围来达到定向投放流动性的目的,最终实现对特定领域的定向“滴灌”,例如对三农、小微等领域的定向投放流动性。MLF无论是从使用的频率还是投放的规模来看,都远高于SLF。

TMLF:Targeted 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定向中期借贷便利,俗称“特麻辣粉”。TMLF和MLF的主要操作方式类似。主要区别在于TMLF根据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的增长情况,向其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大、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可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申请。TMLF资金经过续作可使用3年,操作利率比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

SLO: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央行主要用来调节比7天更短时限的货币供应和利率。

PSL: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抵押补充贷款。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支持政策性银行完成国家重点项目(例如国家开发银行的“棚改”项目),直接提供一部分低成本质押贷款,期限是3~5年。

关于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的比较可以参考表1.7,从表中可以看出央行最近几年在不断完善调控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和利率的机制。向央行借款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是一种负债,商业银行关注的只是负债的利率水平,获取难度和流动性覆盖率、匹配率的计算权重等。

表1.7 货币政策工具概览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但是从央行的全局角度看,央行借款是央行调控银行间流动性和利率的重要工具。实际上,央行近年来已经通过这些工具开始形成我国的利率走廊。这一利率走廊以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为下轨,以MLF为上轨,以银行间7日拆借利率DR007为中值,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其未来是中国银行业利率由双轨制走向单轨制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