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少年说(第六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魏钰明:5年70稿背后,一场“本不舒适”的学术马拉松

文 何澍之 吴楚舒

· 魏钰明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直博生

一个人的博士生涯能有怎样的成长?

家庭变故、出国资助意外落空、论文修改5年长跑、4次开题报告、6次往返中美……

魏钰明

魏钰明的科研之路并不顺利,甚至于坎坷崎岖,生活的悲痛和惊喜炼就了一颗坚韧的内心;在导师的鼓励与支持下他走出阴霾,立志在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上“双驱发力”。他撰写的学术论文最终在公共管理领域顶级期刊发表,他完成的政策报告产生了广泛的政治、学术和社会影响。

这就是2020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研究生)得主魏钰明的故事。

魏钰明,师从苏竣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他在Public Administration等公共管理领域国际国内顶尖期刊、会议发表论文多篇,推动了全国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工作的广泛开展。

“读博士以来,我最大的感受是身边优秀的人实在太多,有发了几十篇核心期刊的学术大神,也有学生工作做得风生水起的社工达人,还有早早毕业拿到千万年薪的业界白领。我时常会因为自己不够优秀和幸运而倍感焦虑,以至于总是质问自己:要不要继续下去?”

“一场打破重塑的漫长修炼”

魏钰明的研究方向是公共科技政策,政策科学的特点是与国家和时代主题紧密相关。

“我最开始的研究主要关注光伏和核电等新能源领域,但从2017年开始,国际局势的变化使得调研更加困难。”在导师苏竣教授的建议下,魏钰明也曾探索过许多新领域,包括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等,“确定具体研究方向的过程挺艰苦的,我先后准备过4稿开题报告,研究领域换了一个又一个”。

2020年,魏钰明关于地方政府回应公众诉求的一篇论文被公共管理领域顶级期刊Public Administration接收并在线发表。这篇文章,早在2016年就形成了初稿,“一开始,我也曾自信满满地向导师汇报,但导师听完后告诉我,文科写文章不能着急,要反复琢磨,慢一点,再想想、再改改”。就这样,他前前后后总共修改了70多遍。

为了能得到更多权威学者的意见,魏钰明不放弃每一次与学者交流的机会,“厚着脸皮带着这篇文章参加了6次学术会议”,反复打磨锤炼,好不容易形成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稿子,“没想到投出后,审稿人反馈我的理论框架太薄弱,列出了30多条修改意见,让我大修。”

因为投稿之前已经修改了很多遍,按照审稿人意见再去修改的过程“简直像剥去一层皮。曾经有好几个星期,我都因为对审稿人意见束手无策而彻夜难眠”。

那段时期,身体的疲惫裹挟着心中的压力一并袭来,“我特别焦虑,不断否定自己,一直怀疑自己的能力水平”。

时至今日,魏钰明在向我们谈起这段经历时终于如释重负,“在修回的稿子获得审稿人一致认可的那一刻,我感觉到自己的心态蜕变了”。

“这段经历告诉我,做学术千万不要着急,急功近利只会徒增痛苦。只要不忘初心,即使慢一点,也能逐渐培养出潜心学术的专注,感受到超凡脱俗的舒适和心安。”虽然过程如同石子入水,无声无息,但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看到坚持的意义。

魏钰明在国际会议上宣讲他的论文

“但求负责,但求心安。”

痛苦和糟糕的事有时可能会同时降临。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7年3月27日,生活的打击来得猝不及防。为出国访学准备了大半年的魏钰明收到了对方学校的拒信,当天晚上又收到父亲给他打来的电话——他的母亲确诊癌症晚期,“还有3个月时间”。

“那时我还在等待博士生资格考试结果,这一连串的突发事件把我打懵了。”

从那以后的一年零两个月,魏钰明的生活发生了质变,他不断往返于医院和北京,每一边待半个月,既不能落下学习工作,又要忙碌奔走为母亲寻找治疗方案。

“在医院里,我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知名大学的教授,还有年轻的芭蕾舞演员,无论进来之前取得多大成就,进来之后徒有‘病人’的身份。许多上个星期还在一起聊天的病人,隔一周后我再去医院,就已经去世了。这种情况遇到了六七次。

“我感觉自己看开了,更成熟了,在长时间的身体疲惫与内心悲痛中,心态也慢慢变得平和,很难再被大悲大喜所影响。

“2018年6月1日,我再次申请留学生基金委员会出国访学的资助也意外落选。紧接着,第二天早上母亲就走了。”

所幸魏钰明一直没有丢失自己的方向。据他说,这也许是因为他从来都不太走运,在人生很早的时候就经历了悲欢离合,对于未来,也算有了心理准备。“要说真正走出悲痛也很难,因为到了现在,每到各种年节假日,包括母亲生日,都可以很真切地感受到心里的伤痛,但是这些只能埋在心里,然后一切照旧。”

母亲病重期间,家庭为了治疗花费了许多,那段时期魏钰明在生活上有些困难,“心里就特别崇拜成功的人,发现别人成功得很快,自己也会受到诱惑。”那时,一些创业的朋友希望拉魏钰明入伙,甚至开出高薪,为他画出足具诱惑力的“大饼”。面对金钱和快速成功的机会,魏钰明也难免不动心。

但在怀疑、摇摆、挣扎后,魏钰明最终拒绝了这些“诱惑”。

“好在我比较负责,做一件事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当我想放弃学术之路的时候,看到手上还没做好的文章和项目,都会把我的责任心唤醒。导师、同门和学院的师长们也一直鼓励和帮助我,苏老师不断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钱来资助我。师母知道以后,还给我买衣服,让苏老师悄悄拿给我,我觉得特别温暖。”

这份温暖让魏钰明蓦然间回首发现——自己“表面淡然”的背后,其实是柔软的内心。由于从小性格比较独立,魏钰明很少主动和父母倾诉。本科时,他跟家里联系不多,父母担心打扰孩子生活,也很少主动联系他。直到母亲突然离开,他才一下子明白,“父母怎么会不想念我呢,但他们一直克制对我的思念。我真的亏欠母亲太多了。”

一个人的时候,魏钰明喜欢听毛不易的那首《一荤一素》:

太年轻的人

他总是不满足

固执地不愿停下

远行的脚步

望着高高的天走了长长的路

忘了回头看

她有没有哭

“为公众去争取,让科技有温度。”

在魏钰明的研究领域中有一个基本的预设,那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定要服务于增进人类福祉。

“过去由于我们过分迷信科学,而忽略了人文关怀,导致在发展和推广使用一些新技术的过程中仅强调效率至上,忽视了老百姓的体验和感受。”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比重逐渐提高,有关使用这一技术利弊的讨论也逐渐升温。“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学期间,我比较关注国外知名学者对中国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看法和见解。”对此,魏钰明及时与导师苏竣教授沟通交流,二人一致认为十分有必要针对这一情况及时撰写研究报告提交给有关部门。

在这个过程中,魏钰明先后6次往返于中美两国,与导师深入交流他在国外的所闻所学,还加入了由哈佛国际学生组织的人工智能读书小组,广泛地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在此基础上,他与导师共同完成的政策报告产生了良好的政治、学术和社会影响,推动了全国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工作的广泛开展,实现了公共政策研究“理论研究—政策建议—政治决策—行政执行—组织实施”的全循环。

魏钰明(前排左五)作为公管博15党支部书记组织博士生党员听党委书记彭宗超老师讲授的集体党课

“姚期智先生曾说,对智能社会治理的研究可以改变整个领域的格局,使得我们在一个重大领域能够领先引导,对社会、对人民、对人类福祉都能产生巨大影响。我当时听着,就觉得挺欣慰,从内心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来说,真的感觉到自己的研究未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历史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在魏钰明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本科北大政管“天下为公,报国为怀”的理念,还是博士生涯在清华公管“明德为公”的训导,都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者都强调公共管理学者不仅要在学术上关注民生福祉,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尽己所能地为公众利益奔走疾呼。

“我始终坚定地认为,作为一个公管人,我有责任挺身而出,扛起公共利益的基线。”

“学术马拉松,也是人生马拉松”

“要不要继续下去?”这也许是每位博士生都会问自己的问题。

面对现实的变故,利益的诱惑,理想的若隐若现,魏钰明的答案是坚持。

“我也渴望成功,但是我也知道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一定要把一件事情做好。”

为了兼顾学术和家庭,魏钰明在母亲病重之际仍然选择不辞辛劳,两地奔波;为了对论文和研究负责,魏钰明坚持5年深耕一篇文章,不改到极致不罢休;为了对公共权益负责,魏钰明频繁往返于地球两端,为推动国家治理创新传递最新的观点与思考。

“很多时候我也会犹豫,但最后犹豫的结果就是仍然决定,既然做了一件事情,还是先把它做好,不要轻易放弃。”

正是由于不想让自己的努力白费,魏钰明力求在每一件选定的事情上坚持下去。例如,他每天晚上都要去健身房锻炼一小时,“2015年入学时我才120斤,现在练到了160斤”。

对魏钰明而言,人生长跑的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关键在于这一路是如何奔跑的。努力做一个对社会、对人类有益的人,这是魏钰明人生马拉松的执念。“可能因为生活的经历,我对权力、金钱和荣誉都没有特别强烈的欲望,只有一点,就是希望能够真正为人民、为社会、为人类做一点事情,回报一下曾经帮助过我的人。至于具体是什么,要让时间和历史来决定。”

魏钰明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像他的导师苏竣教授那样的人。“苏老师一心为国家做贡献的精神对我的影响特别大。在我的印象里,苏老师几乎没有怎么休息过。我在陪他出差时听他讲,他本想回老家好好陪伴一下年事已高的父母,但因为疫情,大年初二他和师母就匆匆从家里赶回来,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苏老师总是教导我们说,做人不要有太强的得失心,只要你坚持着把事情做好,时间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魏钰明(右四)与导师苏竣教授、学院党委书记彭宗超教授及师兄们合影

特奖对于魏钰明来说不代表将来,而只是对过去工作和经历的一个见证。他没有发过很多文章,也没拿过太多荣誉,他经历了许多变故,也忍受了许久寂寞,他不是遥不可及的天才少年,而更像一位亲近的学长。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特奖是一条漫长的路,没有捷径,甚至也看不到前方,唯有一步一步地摸索,小心翼翼地前行。可能正如《基督山伯爵》里最后写的:

“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两个词里面:等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