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要韧性,不要任性
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教授
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
当得知安妮撰写的《心理韧性》一书即将成书面世,我感到特别欣慰。我们这个时代十分需要来自专业心理学科研工作者的贡献,心理韧性对于社会大众无比重要,尤其对于儿童、青少年、青年群体,更是需要重点培养的一种品质和能力。我们的教育与社会是时候把目标从表面的年轻人的成绩或成就转移到为他们创造更加良好的心理韧性环境建设上来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从“任性”走向“韧性”。
·1·
在生活中,我们都经历过一种情况:当我们遇到尴尬或者不开心的事情时,都不太会给自己或别人“下台阶”。比如和孩子生气、和恋人吵架、和陌生人发生纠纷等。往往一些特别小的事,因为当事双方都不会“下台阶”,使本来简单的情绪越演越烈,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结果,害人害己,伤人伤己,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把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甚至变成更加复杂的问题,得不偿失。
由于不会“下台阶”,本来的一点点小情绪变成坏情绪,之后又从坏情绪变成情绪爆炸,最后被点燃的情绪一路狂飙进入“情绪黑洞”,这是很多人的人生遭遇重大挑战与挫折的元凶。
心理学里有一个“任性机制”,是指一个人和他人起冲突后,会极大地激发起他本能的避害机制。避害机制体现为以“焦虑、恐惧、不安、愤怒、忧伤”等为代表的负面情绪与心理状态。“恐惧管理”理论认为,创伤能够激发人们把各种防御机制用到极致。在漫长的进化史中,人类演化出了两种防御机制:本能防御与理性防御。
大脑神经机制研究证实:情绪防御机制的启动与反应有两个通路,一个是由边缘系统直接引发的快速反应系统,一个是经过大脑皮层理性思考的慢速反应系统。前者属于近端防御(或者叫本能防御),后者属于远端防御(或者叫理性防御)。
近端防御机制只能短暂地处理信息,保证生命体在应激状态下最大程度地不受伤害,斗或逃是通常的行为选择。这种机制下,人在遭受挫折时,会以比较幼稚的态度,选择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应激行为方式来应对当前情况。这样的防御机制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阻挡伤害。至于是不是伤害到对方,则完全不在本能考虑的范畴之内。只有远端防御机制(“外界刺激→丘脑→扣带回→大脑各区域相应皮质”)的长通路,才能够帮助人类用理性、同理心、爱意、宽容、幽默等情绪智力来解决问题。
所以,我会说:“下不了台阶时,我们是动物。下得了台阶时,我们才是人。”因此要彻底解决问题,我们要刻意锻炼,并去建立远端防御机制,而心理韧性的培养与锻炼恰恰是我们“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能力。
·2·
2018年,我受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委托,采访了改革开放40年中30多位有代表性的企业家。这个课题的一个核心目的是这些企业家们想通过科学的研究了解卓越企业家能够将事业做到极致的原因是什么,并总结出系统的经验来,以传承给新一代的创业者。
采访的结果令我感触良深:大部分成功的企业家,人前看起来似乎风光无限,但他们背后所经历的磨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可以说,成功都是磨炼出来的。他们最重要的一项品格就是具备强大的“心理韧性”。而我认为,“心理韧性”在当今更是我们的社会最急需的一种“远端防御机制”。
我们都知道,自2020年起,新冠病毒肆虐,疫情往复,不仅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和风险,也挑战了人们内心的秩序,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人们多多少少都体会到不安、沮丧、无力感等负面情绪,尤其是孩子们。2021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在新华社的帮助下,对全国30多万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新冠病毒造成的社会影响下,在一些孩子中出现了“四无”现象:学习无动力、生活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意义感。我们不禁要发问:当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秩序被疫情无情地打乱,我们的心灵该如何安放?面对人生的挑战和逆境,人们需要怎样做才能不被困难和压力击垮,收获成就和意义?面对灾难和不确定性,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自己和孩子应对“世事无常”,保持积极心态?
这些都离不开一种重要的能力:心理韧性,也称抗逆力。这也是我郑重向读者推荐的这本《心理韧性》一书的中心思想。
·3·
安妮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的学生,也是我们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团队的中坚力量。从2012年起,安妮便在中国从事大规模的积极心理学培训,为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引进和推广做出了贡献。多年来,安妮一直对心理韧性这个主题感兴趣,阅读了大量的学术文献,还做了很多研究与培训。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向读者推荐。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韧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具体包括哪些要素,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论模型。安妮创造性地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提出了自己的“TOUGHEN UP” (“强悍化”)模型,这个模型中所包含的提升韧性的九种能力,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强悍化模型”是一个“美丽”的模型,通俗易懂,易于理解与内化,可以算是心理韧性建设方法中的一个对中国家庭颇具指导意义的思想成果。
除介绍培养韧性的方法之外,本书还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这些方法背后的原理,比如构建韧性的神经生物基础、应对压力的生理机制等,让读者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在本书中,安妮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积极心理学、心理韧性和坚毅力等方面的培训经验,提供了很多具体的方法和练习,让这本书具有了较高的实用性。
第二,融合了学者、妈妈与朋友的多重视角。
作为学者,安妮对心理学有独特的思考,能够超越书本知识,产生自己的见解。比如对感恩这样一种常见的心理干预,她指出,为了让孩子具备感恩之心而强调家人对孩子的付出,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感恩,也可能是负疚,甚至可能在潜意识中强化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感。她还认为,对于给孩子的“有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爱”,很多家长都“给反了”,等等。相信她对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的思考,能够给家长、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不少启发。
安妮在书中以很多她培养自己儿子的经历作为案例。从中可以看出,安妮对孩子的教育兼具爱与规矩。我觉得对读者特别有参考价值的是她能够抓住教育契机,在孩子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随时随地、自然而然地教孩子各种人生技能。相信读者们会喜欢这些真实的案例。
本书也分享了安妮本人的成长历程与人生思考。阅读这些文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她是一个非常有韧性的人,也能体会到她真诚的品性,就仿佛在跟一位好朋友聊天。
第三,体现了辩证思维等东方智慧。
作者在中国和西方都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与教育背景,本书不仅介绍了西方先进的科研成果,也体现了古老的东方智慧。
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中含有丰富的二元辩证思想,比如,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本书对心理韧性的阐述一再强调,期待生活一帆风顺、对孩子过度保护不利于构建心理韧性,人们要能够从负面事物中接收积极的信息,要让孩子从挫折中获得心理免疫力。
东方智慧也重视平衡感与整体感。本书强调,要在“经历坎坷”与“压力过大”之间达成平衡、在“松一松”和“紧一紧”之间达成平衡,在“追求内心成长”与“体验世俗快乐”之间达成平衡。此外,安妮还提出,在养育孩子及培养韧性的过程中,并非一个模式适合所有人,要整体考量、因材施教。比如,对于被忽视和虐待的孩子,要加强保护、减少压力和创伤,同时教孩子多种应对技能,确保孩子所承受的压力不会超出其应对能力;而对于娇生惯养、过度保护的孩子,则要有意地让他们经受挫折、体会失败,主动给他们“接种压力”,让他们逐步构建心理免疫力,以此帮助不同状况下的孩子增强心理韧性。
总之,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无论在当下的疫情中,还是长远的人生发展中,韧性都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中,华语世界都需要这么一本韧性培养的专著。我们也特别期待安妮的这本著作能够给更多的中华家庭带来福音。
特此为序,静待花开。
2022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