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倾家荡产挽救危机
广盛公开业后,乔秦二人因为吸取了之前的教训,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经营节奏。经商过程中掌握的经验会让他们小心谨慎,而掌握的财富却有可能让他们大胆冒进。不过,当资金再度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之前积攒的经验也不容易发挥作用了。
或许是宿命,或许是性格使然,乔秦二人的几次大起大落都与“买树梢”有关。正当他们春风得意之时,二人又一次因为“买树梢”跌入谷底。
随着生意日渐兴隆,乔秦二人的年纪越来越大,他们再也拿不出年轻时的充沛精力,所以很多事情不再亲力亲为,而是交给了自己信得过的人去打理。为此,他们雇用了一位大掌柜和许多小掌柜,把生意交给他们,两个人则结伴回了老家。殊不知,正是这次离开才引发了后来的危机。
广盛公的盈利,一半给乔秦两家,剩下的一半根据大掌柜和小掌柜的职位、年限和贡献分红,以鼓励每个员工做得更好、更努力。在所有员工的努力下,广盛公比以往更加兴旺,很多客户信赖他们,将闲钱存在了广盛公。本来就有一定积累的广盛公,有了客户的存钱更是如虎添翼,得以继续扩大经营,而广盛公的掌柜们首先注意到的就是“买树梢”。虽然广盛公一直在做这种高风险的投资生意,但买的数量有限。这次账面充实了,掌柜们的胆子也大了,就想买笔大的,多分点红。结果,大掌柜把账面上的钱都用来“买树梢”。这已经是十分大胆的举动,没想到的是他又对行情做出了错误的预判,结果秋收时栽了大跟头。
“买树梢”不是个能“藏”得了的买卖,更何况广盛公树大招风,于是广盛公“买树梢”失败的事很快就传开了。村里存钱的人怕出事,都来取钱,有欠款的商家也来催债。大掌柜没办法,只能停业三天,让账房先生清点账面。最后发现,需要兑现的银两达到了十万多两,而店里的银两和货物加起来只有三万多两,并且其中的货物一时难以脱手,想要现钱比登天还难。可以说,这是广盛公开业以来遇到的最大难题。
顾客们苦等了三天,因为害怕存的钱打水漂,早就不耐烦了,期限一到就上门催债。催债的顾客看大掌柜说不出什么,都比较激动,开始拿店里的东西抵债。
乔秦二人雇用的这位大掌柜,是个久经商场、见过世面的人,做事情很有一套。他先找了几个小掌柜,稳定了内部核心成员的心态,再开门面对催债人。然后,大掌柜站在门外的台阶上,面对催债人,不卑不亢地表明这次广盛公“买树梢”栽了跟头,但是以广盛公的信誉,希望大家再给他们几天时间调集银两,他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在给顾客吃了定心丸以后,大掌柜马上切入正题:“这三天,我和账房清点了财务状况,现在账上只有三万多两。但是大家知道广盛公这么多年不会只有这么点积蓄,给我们几天时间,银两到了一定会如数给各位兑换银两。”广盛公在包头一直是信誉的代表,凭借多年的诚信经营,加上大掌柜的话在理,顾客愿意再给他们半个月时间。
此时,乔贵发和秦兄弟都已经离开了人世,生意上的事情早已经交给了孩子们,而秦家和乔家此时还不知道广盛公出了这等大事。大掌柜安顿妥当之后,连夜去找乔家和秦家,首先是要解决这件事,其次是要为此次“买树梢”的事请罪。
大掌柜首先来到了秦家。当初秦兄弟回家本就有衣锦还乡的意思,他用拿回去的钱买了地盖了房子,把剩下的钱给家里人分了,自己也不再管生意上的事,将生意全部交给了孩子打理。现在秦家的当家人能够拿出的钱是少之又少,一听说亏了十多万两,心里更是打起了退堂鼓。大掌柜猜想秦家人可能不知道广盛公的危急情况,声泪俱下地说:“这回不拿银子,广盛公可就真保不住了。”可是秦家人一来没有钱,二来不相信广盛公到了此等境地,最后不仅拒绝了大掌柜,还说了一些难听的话。
大掌柜从秦家出来,心中五味杂陈,自知事情难以解决,人生已经走投无路,想一死了之。可是又一转念,那些在包头等他回来的小掌柜和催款的顾客,他们该怎么办?大掌柜又鼓起了面对危机的勇气,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乔家。
大掌柜刚到乔家就跪了下来,乔家开门的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问过大掌柜才明白此事重大,赶紧将此事告诉给了乔家当家人。此时,乔家的事情全部由乔全义处理。乔全义出来一看大掌柜这架势,就知道广盛公出了大事。乔全义先将大掌柜安顿好,让他洗漱完吃了饭,自己去查了查家里的账。
大掌柜休息好后,将这次“买树梢”的事一五一十告诉了乔全义,而且讲明了事情的严重性:如果这次不能拿出十多万两银子,广盛公就支撑不下去了。他还说了自己去秦家的事,转达了秦家的态度。乔全义找来了大哥和三弟,向他们说明了目前广盛公的情况,还提到了乔贵发生前留下的银子。
原来,乔贵发早有打算,他在世时就对孩子们说过生意本就有赚有赔,让孩子们收了分红多攒下来,以备生意上的不时之需。他还嘱咐孩子们一定要照顾好广盛公,由此可见乔贵发非凡的商业眼光。他既预料到广盛公的生意前景明朗,也预感到将来会出现问题,所以提前备下了银两并让孩子们尽量保全广盛公。
大哥和三弟都明白其中的利害,自然支持乔全义的做法。不过,乔全义一时间也拿不出十多万两银子,当时只能凑出三万多两,就只得先把这些给了大掌柜并且嘱咐了几句。大掌柜拿到银两感慨万分,马上雇了保镖和骡马队,星夜兼程地赶回包头。大掌柜之所以急着回去,是因为这些银两虽然不足以补上广盛公的窟窿,但是能解燃眉之急。与其滞留在祁县干着急,不如先回去还一部分钱,稳住催款的顾客。
从包头到祁县的往返路程,以往至少要用一个月的时间,不过这次大掌柜一来一回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心急如焚”。回到包头以后,不仅大掌柜自己衣衫尽湿,就连驮银两的骡子都满身是汗。紧接着,大掌柜将装银两的箱子卸在院子里,打开盖子亮出来白花花的银子。
大掌柜这么做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想让催款的顾客看一看,广盛公是有能力还钱的。果不其然,大掌柜拿回来钱的消息迅速在包头传开了,人们都在院子外面张望。有几个来催账的,大掌柜就指着院子里的银子说:“这不是还没到时候嘛,你看这院子里的银子有假的吗?”人们见此情景也放下了心。
虽然乔家的三万多两银子解了广盛公的燃眉之急,但是钱款仍然有七万多两的缺口,危机还没有真正解除。
店里的伙计看到大掌柜拿回了银子,以为问题解决了,都松了一口气。只有大掌柜和乔家知道,目前最关键的是稳住顾客、筹集银两。可一时间谁都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银两,其他票号怕广盛公这次是笔烂账,也不敢借给他们。大掌柜只能自己在包头想办法,他临走时乔全义也说会继续想办法凑银子。
大掌柜到秦家和乔家,两家人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与当时的广盛公人员结构有关。当时的广盛公已经不是乔贵发和秦兄弟当家做主时候的广盛公了,自从聘请了掌柜,广盛公的经营就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前的广盛公像是兄弟二人一起创办的公司,而现在秦家和乔家更像是以股东的方式存在,主要的经营权都交给了掌柜的。分红方面,秦家和乔家共拿一半,其余的一半由大掌柜、小掌柜和伙计根据分工不同进行分配。正是这种新的经营模式,才让风险更多地落在了大掌柜的身上。而乔家能够拿出银子救急,足见他们对广盛公的重视。
暂时稳定人心的办法只是权宜之计。这一晚许多人安心地睡去了,但是对于大掌柜来说,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这可能是广盛公的末日,也可能是广盛公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