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式教育百科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2  自我价值:父母的赞许之力

亚当的母亲每天都对亚当说,他是世界上最好看、最聪明的孩子。但是在学前班,亚当发现其他孩子比他更优秀。

—— 选自泽鲁亚·沙勒夫(Zeruya Shalev)的《妈妈最棒的宝贝》一书

谁是妈妈的小天才?

在《妈妈最棒的宝贝》这本书中,作者谈及一个让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真的可以告诉孩子他们是最棒的吗?”最聪明、最漂亮、最美好、最有天分?他们迟早会走上社会,然后发现这些赞美并不真实。毕竟,总会出现其他更聪明、更漂亮、更有天分的孩子。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亚当妈妈的回答毫无迟疑。在书中,亚当告诉妈妈她需要一副眼镜,因为她显然眼神不太好。她尽情夸赞自己的儿子,似乎没有注意到还有其他更英俊、更聪明、更强壮的孩子。她回答道:“在每个母亲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世界上最漂亮、最有才华的孩子,所有方面都是最好的。”

我同意她的观点。因为育儿心理学中就有一项著名理论:自体心理学,由精神分析学家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创立。

健康的自恋

我们都曾以为自恋是一种心理障碍。当遇到一个天生就沉迷于自己的人,一个经常美化自己的成就和品质的人,我们会感到一种压迫感。

自恋型人格障碍最初源于希腊神话,年轻英俊的纳西索斯拒绝了众多少女的示爱,态度傲慢,丝毫不留情面。复仇女神涅墨西斯诅咒纳西索斯陷入无尽的自恋,以此作为惩罚。有一天,纳西索斯感觉口渴,弯腰去河边喝水时,看到了水面上自己的倒影,于是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模样。从那一刻起,他什么也不做,只盯着自己看,最终他因饥渴而亡。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高度自恋的人会让人既厌恶又怜悯。所以,科胡特这一健康自恋论在当时来说是比较新颖前卫的。要想正确理解健康的自恋,我们必须首先回到婴儿时期。

魔镜,魔镜,告诉我:我是谁?我的价值是什么?

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的长相,照照镜子就好了,多么简单。但有些镜子能将人衬托得很好看,有些镜子则会扭曲人的形象,这种情况是不是很熟悉?

婴儿出生后,父母就是他们的镜子。婴儿通过我们的眼睛了解他们自己:他们是否可爱美好?他们是否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宝贝?还是让我们失望?他们会让我们担心,使我们伤心吗?我们注视孩子的眼神最终会成为孩子看待自己的目光。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婴幼儿是缺乏自我意识的,只能依靠从外部世界获取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存在。而父母就是他们了解自我的主要信息渠道。我是谁?我的价值是什么?在科胡特的理论中,父母是婴幼儿的自体客体[1]。这些自体客体处于“他者”和“自我”之间。而正是这些内在“自我”和外在“他者”所赋予的特质能够让孩子感受并创造他们的自我价值。

因此,当我们用兴奋和热情的眼神注视孩子时,他们可以从我们的目光中感受到那种情绪。这时我们的眼神如同一面能够衬托人的镜子,他们以此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美好的。然而,当父母失望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当他们的表情充满担忧时,孩子就会明白,他们是父母担心、失望的原因,甚至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

比如,孩子出生时有生理缺陷,没有人预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参见第28节),孩子同样能从父母的眼神中感受到情绪。此外,父母失望的原因可能是想要女孩而未能如愿,抑或是相反;或者当孩子具有一些父母不喜欢的特征,比如特别活跃,或特别安静;也可能因为孩子的某些特质让父母想起自己的缺陷或痛苦。尽管如此,充满担忧和失望的眼神会极大伤害孩子的自我意识。你应该尽最大努力避免这种状况发生。请允许我解释一下。

你是美好的!你是独一无二的!

每个自信的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最先相信他的父母。

—— 马修·雅各布森(Matthew Jacobson)

我们看待孩子的方式早在他们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就开始影响他们的自我价值,而且这个过程一直在持续。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孩子都会通过父母的眼神来了解自我价值。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除了父母之外,当然还有其他人也可能会成为他们的自体客体(如老师、朋友和伴侣等),不过父母的角色仍然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对待孩子方式的重要性。当我们以关怀和爱对待孩子时,我们会让他们相信自己是美好的、有价值的。这就是健康的自恋,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品质。

与本节前面提到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相反,健康的自恋有助于让人们相信自己 —— 相信自己的天分和能力;有助于我们与自己建立和谐、良好的关系,减少内心冲突与挣扎。如今我们知道,在孩子的成长岁月里,如果经常感受到父母关爱和赞许的眼神,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形成健康的自恋;所以他们一般很少向外寻求肯定,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十分牢固且稳定。

当然,每个人对于外界的肯定都有一定程度的需要,这是生命中自然而正常的过程。然而,父母的爱有助于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从而为孩子带来生命中最重要的礼物之一: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健康的自爱。

我的孩子需要父母的意见:父母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父母的肯定眼神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而且已经得到了科学证明。在一系列引人入胜的研究中,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特罗尼克(Edward Tronick)证明了父母情感表达的重要作用。在一次实验中,特罗尼克用摄像机记录了一位母亲和宝宝之间的一对一互动。母亲向婴儿自然地表现各种情绪,宝宝也会非常高兴地做出回应。然后母亲被要求转过脸。过了一会儿,再转过来时,母亲脸上的表情突然变得十分僵硬,且不再有任何回应。摄像机捕捉到了宝宝对母亲这一变化的反应:

宝宝很明显被这突如其来的转变吓了一跳,然后开始手舞足蹈,拼命吸引母亲的注意,“挽回”失去的情感表达。但母亲始终面无表情,宝宝所有的努力宣告失败,这时他开始崩溃大哭。实验仅持续了几分钟,在实验最后阶段,母亲恢复了正常自然的情绪表达,于是宝宝很快平静下来,又开心地与母亲互动。

如果你想问这项研究与我们和孩子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那么请接着看以下实验。一位名为帕特里夏·库尔(Patricia K. Kuhl)的美国研究员对特罗尼克的这一经典实验进行了修改。她要求父母专注于看手机(这一做法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以此代替特罗尼克实验中的“面无表情”,从而故意忽视宝宝的反应。库尔检查了宝宝对这种“断断续续”的情感交流的神经反应。结果显示,宝宝对父母突如其来的“情感断联”明显感到不适。

不过,只要这些“情感断联”是暂时性的,就不会造成预期伤害。诸如此类的“情感断联”是正常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尽管如此,特罗尼克和库尔的研究仍然证明了父母的情感陪伴对于孩子是多么重要。大多数人都是感性动物,依照直觉生活。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一直缺乏父母的情感表达。比如父母一方患有抑郁症,可能是产后抑郁症,或者其他类型的抑郁症。这种情况对于父母和孩子都是十分有害的,即使孩子们并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如果你患有这类疾病,请马上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要让电子屏幕占用我们太多的注意力,尤其是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请把电子产品放在一边,手机设置为静音模式,完全沉浸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光中。

儿童、游戏代币和飞利浦螺丝刀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自己:如果我的孩子确实在某些方面存在困难呢?可能她的同学都开始阅读了,而她连字母都认不全;其他男生都已经在约会了,而他甚至都没有开始表现出兴趣;她的朋友都开始做兼职了,但她仍然害怕一个人在家。如果出现这些情况,我们是否还应该“赞许”他们?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赞许”?我们给孩子传递的是怎样扭曲的信息?

首先我要说,某些方面存在困难的孩子也需要父母的赞许,他们可能比那些轻而易举做到的孩子更加需要,他们尤其需要“充分”感受来自父母的自豪感、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

美国教育学家理查德·拉沃伊(Richard Lavoie)曾经拍摄过一部影片:《当你无路可走时》(When the Chips are Down)。这部电影专门讲述了某些儿童存在学习障碍的问题,不过其指导意义也适用于在其他方面存在障碍的孩子。拉沃伊假设所有儿童都能理解游戏代币的思路,即类似于成年人的银行账户,我们有存款、开支、收益与损失。有的孩子感觉一切都很“简单”,能够轻松回答老师提出的困难问题。因为对他们来说,最坏的结果无非是答错了,即便如此,他们仍有大量的游戏代币。“这不算什么事” —— 这样的孩子有充足的自信,允许自己犯错误。相反,存在严重困难(如学习障碍、社会排斥或其他问题)的孩子刚开始获得的游戏代币可能很少。这样的孩子不敢“冒险”回答老师的棘手问题,因为如果回答错了,他们会被嘲笑、戏弄,会失去他们所剩无几的宝贵代币,这个风险简直太高了。

我们作为父母的职责是:给予孩子充足的游戏代币。

我们对孩子的认可和正向强化,可以增加他们的游戏代币。为了向他们提供代币,你的赞许必须是真诚的。因此,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的障碍,我们必须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强项(如优秀的品质和才能),赞扬他们付出的努力。要在那些方面给予他们充足的正向支持。此外,作为父母,我们还能激发孩子的热情和创造力。我们应该充分给予孩子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如果你的孩子在使用飞利浦螺丝刀上有一手,”拉沃伊说,“那你就把家里所有的螺丝全部卸下来,让他有机会展示拧螺丝的技能。”也就是说,你需要为孩子创造机会展示他们的才能,还要表现出惊叹和赞赏,这是提高孩子自尊的最好方法。(详见第15节内容)

我爱你仅仅因为你就是你,而无关你是否完美

我们回到沙勒夫的故事,主角亚当无法理解他的母亲为何认为他是最高、最帅、最聪明的,因为显然还有其他孩子比他更高、更帅、更聪明。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惊叹与赞赏是一项敏感工作,既复杂又不好把握。

我们应该积极对待孩子,将他们视为美好的存在,而不是因为他们是完美的或者符合某些标准。换句话说,我们必须接受“他们本来的样子”,包括他们的所有特征,不论好坏。然而,积极对待孩子并不仅仅意味着赞美孩子的某些才能,或是赞美他们是“完美”的。(“你在画画方面实在是太有天分了”“你是班上最聪明的孩子”“我的孩子一直都很棒”等)当我们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哪怕是积极的标签,孩子也可能会因为我们对他们的期待而感到焦虑。(“如果我没有赢得学校的绘画比赛怎么办?”“如果我没有被学生会选中怎么办?”“如果我的期末考试成绩不够高怎么办?”)如果我们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用充满惊叹与赞赏的眼神注视他们,那么这个过程就在促进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的形成不会依赖外部成就或满足某些条件。(“很遗憾,我在班委选举中落选了,但我知道父母会为我的尝试和努力感到自豪。我明年再试。”)

为了让孩子相信我们并不期待他们成为“完美”的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展示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我不会做肉丸……” “今天工作很不顺,一切都在计划之外。不过没关系,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们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弱点,同时善待自己,让孩子知道我们是好父母 —— 但不是完美的父母。

如果孩子让我们失望,我们应该怎么办?

说实话,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热情是不可能的。孩子有时候让人抓狂。我们也只是普通人而已,当孩子越过我们的底线,我们不可能不对他们生气,甚至还会惩罚他们。确实如此。但是我们必须确保这样做是为了孩子,而不是出于漠视。我们不能站在绝望、失望或尖刻批评的立场(“这个孩子 —— 他太失败了……我们哪里做错了?”),而是应该从赞许和真诚教育的角度,向他们灌输重要的价值观。

假如你发现心爱的孩子从一家小商店偷了一包口香糖,或者在学校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我们不妨将这类事件看作向孩子传递价值观的机会,而不是将其视为我们与孩子关系的“撕裂”,甚至认为孩子的性格存在严重问题。(“我们抚养了一个罪犯或少年犯”)换句话说,即使你的孩子让你失望,你也要选择尊重而不是侮辱他们。你的尊重会让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道歉并继续前进,不会损害他们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你同样可以从这些不愉快的事件中获益,学会用积极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教训。(另见第7节“情绪管理”和第16节“界限与权威”的内容)

我们对他们的看法变成了他们对自己的看法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慢慢形成自己的行为特征。父母对孩子的一些性格特征看不惯,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她很懒”“他很胖,总是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她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不考虑别人”“他对世界毫无好奇心”“她既小气,占有欲又强,她的朋友怎么能原谅她?”)我们是对自己最严格的人,同时也是对孩子最严格的人;毕竟我们绝不会允许其他人这样批评他们。 (“懒”“胖”“自私自利”“小气”)

积极的赞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严厉的批评具有严重的破坏力。我们要意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孩子的看法最终会变成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你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懒惰”“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好奇心”或“肥胖且忽视自己健康”的人吗?

当发现孩子身上存在你不认同的特质或不良的行为模式时,你的任务就是软化这些特征,引导他们向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但前提是尊重孩子,不要伤害他们。你可以鼓励他们多运动,让他们对周围的人产生兴趣,包容他们的想法等,这些都是你可以为之努力的目标。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害孩子的感受,给他们贴负面标签。因此,与其批评孩子的这些特征,不如鼓励他们的良好行为,强调他们的优点并给予充分认可。

比如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对他人表现出兴趣时,固执的女儿愿意做出让步时,占有欲极强的儿子对自己的妹妹很大方时……当孩子表现出这些积极良好的行为,你要大声告诉他们。(“你刚刚做了一件多么慷慨的事情!”“你真大度,做得很棒!”)即使只是一些小事,你也要展现出自己对这些积极行为的欣赏。你的热情会带来更多积极的反馈,为你为之努力的目标指明方向。

结语

孩子通过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来了解自己。你对孩子的看法就是他们了解自我的主要信息渠道,孩子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价值。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拥有积极的自我价值更重要的了。他们会带着这种自我形象进入社会。每个孩子都是如此,存在障碍或困难的孩子尤甚。

你要明确告诉孩子,你爱他们是因为他们“本身”,而不是因为他们符合某些条件。即便有时候忍不住对孩子发火,管教他们,但请保持积极的态度。只有以这种方式,你才能成功传递自己希望表达的意思或价值观。

请记住,我们对孩子的想法是他们自我认知的基石。作为父母,我们拥有巨大的权力,因此我们应该以善意和有益的方式使用它。


[1]  将一个独立的个体(他者)当作“自我”的一部分,而并非把他人体验成与自我分离、不同的人。这里的“他者”就是“自我”的自体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