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一网统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一网统管支撑的业务范畴

图1.3展示了一网统管支撑的城市治理业务范畴全貌,进一步可以通过“涉及的政府管理部门”和“业务是否涉及政民互通”两个维度来将业务范畴划分成四个区间。只有先厘清一网统管的业务范畴,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进一步分析其应具备的功能、发挥的作用和创造的价值。

图1.3 一网统管支撑的城市治理业务范畴

1. 第一个维度

根据涉及的政府管理部门,将业务范畴划分为纵向两列。

  • 市域社会治理:一列是由政法委和公安局主导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通常涉及综合治理和网格化管理,如图1.3右列红色框覆盖内容所示。中央政法委先后批复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两期试点,2020~2022年为第一期、2023~2025年为第二期,一百多座城市申报入围。

网格化管理依托统一的城市数字管理平台,将城市中的街道、社区等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让网格员等基层治理队伍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进行巡查,实现监督和处置分离、治理资源共享、市区上下级联动的行政管理改革,将过去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它使用数字化管理手段,实现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采用科学闭环的管理机制,将发现、立案、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成闭环,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 广义市域治理现代化:另一列是包含城管局、应急局、卫健委、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发改委等多个部门的广义市域治理现代化,如图1.3左列蓝色框覆盖内容所示。

按照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广义的市域治理应该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治理工作,需要利用数字化管理手段联动更多的政府部门,建立敏捷、高效的跨部门事件闭环处置机制,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级的资源共享和力量协同的管理模式。

广义的市域治理涉及的业务通常是跨多个部门的应用。例如,危化品的全流程管理涉及应急局、公安局、运输局、环保局等多个部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涉及发改委、财政局、经信局、税务局、商务局等多个部门,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单独描绘这个专题,更无法单独承担这个业务。

2. 第二个维度

根据业务是否涉及政府和居民的互通,将其划分成横向两行。

  • 政府侧闭环综合管理业务:如图1.3上面一行区域所示,该类城市治理业务可通过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闭环完成,无须居民介入,更加偏重于政府侧对城市的综合管理。例如,城管发现占道经营现象可在该部门内部闭环处置,对于危化品车辆非法运输的处置可通过应急办、公安局和运输局联合执法来完成。此类事件都不需要市民参与。
  • 基层治理:如图1.3下面一行浅绿色区域所示,此类应用涉及政府跟居民的互动,需要政民互通的信息通道来完成双向信息的传递,通常发生在街道、社区和乡镇等场景,被统称为基层治理。

例如,居民通过12345主动向政府反馈社区内存在共享单车乱放现象,在收到居民上报后,12345中心将事件分拨至相关部门完成处置,之后居民可以查看事件处置的状态。此处,12345就是一个居民上报信息和查看反馈的通道。

又如,在疫情防控时,基层工作人员需要收集社区居民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的信息。此时,基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数字化工具设置需要居民填报的电子表单,并利用这个通道下发给居民;居民完成填报后,信息沉淀到数据平台,可供基层工作人员及其他部门多方调用。

通过上述两个事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个通道是政府和居民之间的双向信息通道,但并不是实时通信的通道。这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政府工作人员的数量远远小于居民,无法满足实时通信和即时消息回复的需求;第二,从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政府工作人员跟居民应该使用不同的应用终端和后台数字化系统。

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治理也被称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和毛细血管,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治理协作化等特征。

社区治理的内容包括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社区安全与综合治理、社区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社区社会保障与社区福利等。

社区治理虽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决定性作用,但也有企业甚至个人等主体参与,通过与政府的协商、互动和共建,来共同治理社区的公共事务。最后,如图1.3紫色框所示,基层治理和市域社会治理的交集就是平安社区,重点关注社区安全与综合治理。


[1]该机构名在各地有所不同,“城市运行中心”或“市域治理指挥中心”较为常见,在本书的描述中含义相同,不做区分,提及任何一个都是对该机构名的替代,无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