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在伤口处画花
你所看到的不会是一个人的全部,哪怕是花朵,也可能是他/她在伤口处的缝补。
她的网络空间,几乎都是她女儿的照片。
我印象深的就有三组。
一组,在书店。
女儿穿白裙子、同色打底裤,脚蹬一双洞洞鞋。
她穿得和女儿一样,她们坐在地板上,背靠着书架,各捧一本书。
她先是拍女儿的侧影,照片上写着:这长长的睫毛像谁啊?
然后与女儿合影,合影时,她离镜头太近,脸大得突兀,却不以为意,还露出夸张的表情,她写道:巴掌大的小脸,妈妈这辈子是不能了,只能靠你实现。
一组,在溜冰场。
女儿戴头盔,着护膝、护腕、冰刀鞋,全副武装,很神气。
照片是连拍,屈膝的、战战兢兢立着的、迟疑地滑出去的、不小心摔倒的、再爬起来的……当然,后面越滑越好。有一张,小姑娘回眸一笑,竖着两根手指,口型分明是:“yeah!”
自然有合影。
合影中,她精神抖擞,拎着头盔,揽住女儿,溜冰场来来往往的人都是她俩的背景板。
她在与照片相关的日志里称赞女儿勇敢,还说,遛完冰,以大餐鼓励。结语是:完美的一天。
还有一组,发生在最近。
照片记录她们去香港旅行的全过程。
有酒店、维多利亚港,迪士尼乐园是主战场。
女儿抱着米老鼠、女儿对着各种食物、女儿坐火车、女儿看电影……
最后一张,她们在机场,一大一小两个粉色箱子立在一旁。
娘俩头叠头,她在上,长发将女儿包裹。
她们笑得真甜,嘴角的弧度、眼的形状,近乎克隆。
她拿给我看的就是这张。
AA买单时,她掏出皮夹,边数钞票,边抽出一张小小的正方形照片。
我接过来欣赏,又递回去。
她爱惜地把照片插在原处,谈起明年“一定要去趟丹麦”,因为女儿“喜欢安徒生”。
我由衷地赞,又随口问:“孩子爸,平时联系得多吗?”
平日里,她不介意提及自己的单身身份,但今天我的随口一问让她沉默。
过了一会儿,她才出声,我这才知道,她的女儿和前夫生活,抚养权在前夫那儿。
我有些吃惊:“总看你贴你女儿的照片,尤其是你们的合影。”我历数书店、溜冰场,居家的、景点的……
她凝视我,像说一个秘密:“你看到的,就是我们全部的相处时间。”
她说起她的上一段婚姻。
恋爱过程如灰姑娘遇到王子,她是灰姑娘。
等到她怀孕、辞职、全职在家,几年后被通知前夫变心。因为无业、无经济来源,房产均为前夫婚前所有,她失去抚养权,离婚,又被迫骨肉分离。
她给我看那时的照片。
她用指尖迅速地划手机屏,时间也倒退到两年前。
噢,我之前没注意,那时,她晒的女儿都是隔着校门的、在操场的、入队仪式上的……都是单人像。
“有些是班主任发我的,有些是我去女儿学校偷拍的。”她解释。
原来,前夫再婚后想让女儿忘记她,便刻意阻拦、减少她的探视时间,女儿后来说“爸爸非让我喊阿姨‘妈妈’”——阿姨是前夫的后妻。
她和女儿最长有过三个月没见面,直至她起诉。
那三个月,暗无天日。
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打电话给女儿的班主任。
第二天,班主任发来一段视频。视频里,班主任问女儿:“你想妈妈吗?”女儿点点头:“想。”班主任又问:“要听妈妈的声音吗?”女儿哭着说:“不,听妈妈的声音又见不到妈妈。”
“看到这儿,我哭得像狗一样。”她在我面前,又哭得像一只狗了。
等她平静后,她说起所做和打算。
“在家待了半年,重新出去工作。
考了会计证。
存了点钱,又借了点钱,付了一处房的首付。
现在,我珍惜每一次相处,变着花样陪女儿玩,尽可能满足女儿的每个愿望。
每次见面,我都会提前计划好久,还会想我穿什么,怎么给女儿打扮。
我还会继续争抚养权。”
“那段时间,你能在学校外偷拍,为什么不冲进去见她?”我打断她,问出我的疑惑。
“我不想偷偷摸摸、大吵大闹地见面,不想让女儿见我狼狈。我以前总鼓励女儿‘要好样儿的’,分别时也答应过她‘会好好的,好样儿的’。”
她又从皮夹里掏出她们的合影,无限爱怜地用指肚摩挲她和女儿的、叠在一起的、指甲盖大小的笑脸。
“我想过了,”她的神色中有绝望,也有坚毅,“实在不行,就这样陪女儿长大吧——她每次看到我,都高高兴兴、欢声笑语;看不到我,看照片,我还是那个好样儿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