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始氏族到帝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手套蓑草

朝霞灿灿。

村寨广场这里有几排木架子。

架子上面晾着羊皮、鹿皮、狐狸皮、貂皮、兔毛皮、狼皮、黄鼠狼皮、松鼠皮,大大小小的皮毛一共三十多张。

这些皮毛都是从狩猎队带回来的猎物身上剥下来的,部落人会用它们缝制御寒衣物,度过寒冬,因为王明发明的脚套陷阱,所以现在攒了不少皮毛。

王明望着部落女人们说道:“就用兔皮毛、黄鼠狼皮、松鼠皮造手套,你们觉得如何?”

皮草是部落里最善于缝制衣物的女人,她负责晾晒与管理皮毛。

她说道:“鹿皮和羊皮用来做衣物最好,鹿皮和羊皮可以与其它部落换取任何物品。而貂皮、狐皮、狼皮没羊鹿皮好,兔皮和鼠皮最差,我觉得可以用这些小兽皮做你说的手套。”

“那就这样办了。”

王明取下一块兔皮仔细地看着,这兔皮呈灰色,上面还有一些黑色的草木灰,应该是部落人之前鞣制时留下的,皮毛有点干硬。

他一手按在兔皮,一手用石刀片划割兔皮,慢慢地切割出大概的形状。

一张成年兔皮能勉强切出四块手掌大小的皮料,也就是说能造一双手套。

部落人用于缝制兽皮的工具有鱼骨针和葛麻线,以及骨锥。

鱼骨针穿透不了皮毛,只能先用骨锥一点点地钻出一个孔,再用针线缝制。

据石正说,制造一根好的鱼骨针从选材到钻孔磨制成形至少花费两天的时间,小小的一根骨针价值可不低。

皮毛手套的制造并不复杂,只需把材料缝制而成就可以了,由于石器时代的工具比较的落后,所以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很考验人的耐心。

女人似乎天生就有这样的优势,在王明的指点之下,一个女人一天能缝制一双手套。

经过三天的时间,二十双由鼠皮和兔皮制造而成的手套就完成了。

“还差三十双手套,只要狩猎队的材料供应得上,不用五日,就可以为采集队都配备手套。”

“玄萼,今天我跟你们去采集荨麻,顺便去看看东山的陷阱和带一些柳条回来。”

这天一大早,王明与采集队前往东山。

采集队主要由七十五个成年女人组成,由于部落女人还要哺乳和带孩子,所以还有一百四十名孩子跟随,而六岁到十二岁之间的半大孩子也是需要的采集的,一共有八十个。

部落的女人都是一边带孩子一边采集,所以比较辛苦,这也是原始时代常有的事情。

两百多号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东山这边的荨麻地。

这里生长着大片的荨麻,荨麻的叶茎上有让人发痛的刺毛,直接接触荨麻会令皮肤红肿发痛。

王明戴上皮手套,用绳子捆绑固定,便拿着骨镰割取荨麻。

他把荨麻连茎割下来,然后摘取鲜嫩的荨麻叶,放进柳条做的藤箩里,荨麻茎放在一边,荨麻茎上的纤维属于麻类,可以用来纺织麻布,或者制作麻绳。

玄萼等女人们也戴上皮毛手套,学着王明处理荨麻的方式,采集这里的荨麻叶和荨麻茎。

采集荨麻并不难,只需把能吃的嫩叶茎取下来,注意不要被荨麻的刺碰到皮肤就行了,女人们很快就学会了采集荨麻。

这个时候,王明说道:“玄萼,这里就交给你们了,我去那边看看采集柳条的情况。”

“好的。”玄萼点头道,“对了,族长,我们需要一些长条草造草衣和修补草屋。”

“我知道了。”

说罢,王明朝不远处的柳树林走去。

“族长。”

鱼弓把一捆柳条捆扎好,就看到王明走来。

王明过来看了一下柳条的质量,满意地说道:“嗯,不错,再过五日,捕鱼队需要的鱼笼就配备好,到时候我们就造木筏组建捕鱼队伍,到更远处投放鱼笼。”

鱼弓颔首道:“好呀,这样的话,我们捕鱼队就可以在凤河上到处捕鱼。”

王明问道:“对了,玄萼说需要长条草造草衣和修草屋,长条草在哪?”

秋祭将至,气温会下降,部落要做好准备,比如草屋的维修、草衣的制造等等。

鱼弓叫上五名男子,跟着王明一起沿着凤河往东走。

他们走出柳树林之后,就来到一处草地,这里除了有大量的芦苇草外,还有不少一丛一丛的长条野草。

这些野草的叶子都有一米多长,像是一条条绿色的线。

“就是这种长条草,晾晒干后,就可以用来修草屋和造草衣。”

鱼弓指着旁边一丛野草。

王明扯下一些野草研究起来,这种野草的叶子很长很坚韧,表面有点光滑。

“这应该是蓑草,一种坚韧、防水性极好的草。”

王明想起了小时候爷爷家里的的农具之一蓑衣,蓑衣就是古代的雨衣,在九十年代之前,蓑衣仍然是农村人的在雨中作业的雨具。

蓑衣和斗笠是雨具,可以让人们能在雨中活动。

部落人似乎并没有使用雨具的概念,如果将雨具发明出来,无论是渔猎采集的外出人员,还是日后要发展农业,都有莫大的好处。

回过神来,王明连忙与族人一起拿着骨镰石刀,收割蓑草。

旁晚时分,王明与族人们回到村寨。

今天的捕鱼队和狩猎队的收获了两百多斤的肉食,其中木羽的狩猎队就带回来两头野鹿和五只野兔,采集队也带回来三百多斤荨麻嫩叶。

荨麻嫩叶烫一下就能吃,配上肉食炖煮别有一番风味。

今天的食物很丰富,王明终于吃上一顿饱肚的晚餐。

第二天,王明并没有跟着渔猎采集队外出。

部落里除了三十多个老弱妇孺外,还多了二十一个成年男人,因为渔笼与脚套陷阱的投入使用,所以渔猎队有不少人失业,王明便抽出二十一个成年男人在部落帮忙制造鱼笼、柳条制品、磨制石器等工作。

昨天带回来的蓑草、柳条、荨麻杆都需要处理。

他带着五个男人将柳条、蓑草清洗干净之后,便放在村寨门口的草地上进行晾晒,这两样材料都要彻底晒干才能使用。

一名年轻的男子,是上年从木鸟氏族嫁过来的,由于他继承了木鸟氏族的手艺,在制造木器、鱼笼、箩筐有很高的天赋。

王明在了解到他没有名字之后,便帮他取了一个叫“工”的名字,并且让他带领二十个男人制造各种工具,人们称呼他为“工正”。

工正与族人将柳条和蓑草晾好后,又来到了王明的面前。

他指着村寨门口那堆荨麻杆,向王明问道:“族长,柳条和蓑草已经晾好了,那些荨麻杆怎么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