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诊疗室中的改变
我的妻子是郑惠信,我们一年363天(没错,只去掉两天)朝夕相处,不仅是恋人,也曾是一起工作的同事,更是彼此的导师、特别的战友。在犹如战场般的心理治疗领域,她是治疗师,我是心理学家,我们作为战友,互相保护彼此。心理治疗过程的惨烈是肉眼看不见的,无论哪种创伤——源自家庭暴力或是灾难事故——对受创伤者造成的痛苦都超乎想象。
过去几十年来,我参观过数百次她主持的团体心理治疗(一般五六人,有时多达数十人)。通过这种治疗,有些人获得了新生,有些人恢复了正常生活,也有些人找回了难得的笑容。和我们一起在诊所工作的志愿者们,看到当事人痛苦地来找治疗师郑惠信,离去时的模样却截然不同,他们好奇地问我:“那(诊疗室)里面发生了什么事啊?那些人的脸色、表情都变得不一样了。”
面貌确实会因心念改变。我经常听说,有人整晚胡思乱想或与人大吵一架后,第二天起床照镜子,整张脸犹如槁木死灰。
我也见过有些人一开始神情绝望地走进诊疗室,也有些人像发狂的犀牛气冲冲地跑进诊疗室,然而经过治疗后,他们都心情舒畅地走出来,眼神变得像小鹿一样温柔。
或许有人会嗤之以鼻,心想:“难道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吗?”或者感到莫名其妙:“又不是施魔法,太夸张了吧!”没错,的确没有灵丹妙药,也不是魔法,我要介绍的是一剂没有副作用的药,一段非宗教性质的拯救人心之旅。亲身体验过团体治疗的人、目睹来访者面貌改变的人,甚至是一起参与其中的我,都无法理解眼前奇迹般现象背后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她和那些遭受痛苦的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为了解释这些问题,郑惠信将她的诊疗经验和心得集结成这本书。这本书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实践的。就像心肺复苏术一样,熟悉急救动作远比掌握急救的理论更重要,这样才能在危急情况下拯救生命。这本书所介绍的,正是关于心理复苏术的内容。与其说它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关于共情的行动指南。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适用心理学”这个新的概念,郑惠信将自己的共情理论融入其中,花费三年左右的时间建构与验证理论。在我看来,她早已经脱离精神科医师的职业范畴。她认为不是拥有职业资格证的人就是治疗师,能够拯救他人的才是治疗师。
我多次亲眼见证,通过她的努力,改变了原本深陷痛苦的患者的状态。如果你有志于通过心理治疗拯救自己或帮助他人,你会需要这本书;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也会需要这本书。
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所有心理治疗的基础,并且,本书中的理论也经过了许多经验丰富的专家验证。
需要在心理上帮助他人的从业人员,例如心理咨询师、学校教师、职场培训师等,以及想要与他人共情、帮助身边心理有创伤者的人,我推荐你们读读这本书。衷心盼望这本书能成为人人必备的心理治疗指南,就像每个新生儿家庭必备的《新生儿父母手册》一样。即便已经读过好几次,也要时时放在身旁,必要时翻开,再次阅读,加强记忆,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在心理治疗方面,郑惠信是我的导师。据她本人的说法,在写作方面,我是她的导师。七年来,我是她文章的第一号读者,也作为她眼中的写作导师给予修改意见。与过去相比,她的文章变得更质朴、直接,我能感觉到她更想真切地表达某些想法的心情。她不追求华美的辞藻,并且会刻意重复相似的内容,甚至有时会原音重现某些当事人的真实心声。
对于彼此的文章,我们总是从写作的角度给对方提建议,不过这一次我只补充了最基本的看法。因为这不是当作文学作品去写的文章,而是她的真实的工作记录,只为向读者传递共情理论。读着这本书,我心情很激动,因部分章节内容而唏噓不已。书中有太多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案例,读者一开始读到概念说明的内容时,也许会感到难以理解,那是因为大家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这时只要搭配案例再读一遍就好,就能理解透彻。
读完本书,如果你懂得不轻易对他人“批评指教”,就算学会基本的共情了。“除了批评指教,我还能说什么呢?”如果能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这本书就更有价值了。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看到这样的段落我总是忍不住哽咽,那就是察觉到对方有过痛苦的经历,而自己之前却不知道。“原来你心里那么痛苦,我却什么都不知道。”比如一位小学生在学校和同学打架,遭到老师的责骂,回家后向母亲诉苦,母亲却要孩子下次别再那么做。孩子哭着说道:“妈妈你这样不行,你应该要问我为什么会打人啊。老师只会骂我,我已经觉得很难过了,妈妈要安慰我才对啊。是那个人先惹我的,我忍了好久才打他。怎么连妈妈你也怪我不对呢?”
孩子的这番话,表达出希望母亲站在自己这边并询问事情经过的心情。
还有一个在幼儿园里受到排挤的六岁的孩子,一直以来母亲都温柔又坚定地支持她。最后孩子哭着对母亲说:“妈妈,谢谢你,我心里一下子轻松了。”
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共情。
这本行动指南收集了治疗师郑惠信的所有治疗经验。我相信并期待她的这本书能够拯救他人,为人们的伤口涂上药膏,帮助人们重建良善的关系。
李明洙
2018年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