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前言:离去的人所教给我们的
“玺别啊……我们家哲洙死了。你和哲洙从小就像亲兄弟一样要好,所以觉得应该跟你讲一下。”
我已经记不起来,听到最要好的朋友已离开人世的那一天,我是怎样挂上电话,然后走到告别仪式现场的。等意识稍微清醒过来时,我已经身在告别仪式现场,正抱着哲洙的母亲痛哭。
年仅二十三岁的哲洙,他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台摩托车。但当他刚刚用第一份薪水买到梦寐以求的摩托车,却在路上与违反交规的车辆相撞身亡。实现梦想的喜悦日子,连七天都不到。
我和哲洙一起度过了童年时期和求学阶段,在我人生的每个转弯处,他都占有一席之地,几乎不曾缺席。如此重要的朋友,我却不能为他做什么。如果他还活着,尽管我所能做的也只是握着他的手说声“加油”,但至少我还可以做得到,可是如今他却成为冰冷的尸体躺在那里。我的眼泪,还有他母亲恳切地抚摸着儿子的一双手,都无法救回他。我现在能为他做的,只有好好送他最后一程。
从出生至今,那天是我第一次观看入殓过程。殡葬礼仪师严肃地默念完悼词之后,开始诚心地慰问我们这些失去朋友、失去儿子、失去哥哥的人,接着就竭尽心力地擦拭我朋友的遗体。从头到脚,只要礼仪师双手擦过的地方,朋友的身体似乎就透出清澈的光泽。真是一双充满灵魂的手。
现在,他要为朋友拭净了的身体穿上寿衣。仿佛在对待还活着的人一样,他小心而细腻,同时谨守着对亡者的礼仪。当整个入殓过程结束时,他的鼻梁上已渗出一颗颗大粒的汗珠。
从他对待我朋友的态度当中,我得到莫大的安慰和感动。他不仅妥善处理了失去生命的肉身,而且守护了朋友在人间最后的尊严。虽然与我的朋友素昧平生,但比起什么都没做的我,他却为朋友人生的最后旅程做了所需的一切。
那天之后,有一段时间我的脑海里经常浮现出他的身影。工作做到一半,吃饭吃到一半,走路走到一半,我只要想起当时的景象,心中的一角便不禁觉得肃然。
这之后的某一天,在告别仪式会场工作的友人拜托我帮忙介绍愿意从事葬仪工作的人。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我竟不自觉地脱口说自己想试试。现在这一行都有教育培训机构,新人可以进行系统地学习,但在当时既没有地方可以学,也没有殡葬礼仪师这种职业。
我就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投入了殡葬礼仪师的工作。一开始非常吃力,我连伸手碰触躺在太平间的冰冷遗体都不敢。
殡葬礼仪师的工作让我惊讶地发现,很多人无法接受死亡这件事;而且我更发现,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能够带着身边家人满满的爱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平静地迎接最后一刻的到来,这样的极幸运者千里挑一。其实,有相当多的人是在孤寂冷清中死去的。
就这样过了一年,接着又过了五年,我被冠上了“韩国最年轻事务长[1]”的头衔。我偶尔会写下一些对工作的感想,也会将它们记录在博客里。某一天,有位女士看了博客后跟我联络,说她的父母已经过世,她想要整理他们的遗物,但是只要一打开父母家的玄关门,内心就悲痛无比,完全无法再往房里走一步。
当时她的母亲生病了,却坚持对子女保密,只让丈夫来照顾她。然而力不从心的父亲竟然先离开人间,不久后母亲也随之过世。女儿知道这一切时已经太迟了,她的内心从此承受着无限的悲痛与自责。
我无法拒绝她叫我帮忙整理遗物的请托,同时也第一次明白一件事——很多人不是因为不重视离世的亲人或者不爱他们才委托其他人整理亡者的遗物,情况正好相反,他们通常是因为对独居而亡或自杀身亡,还有因犯罪而被夺走生命的家人心怀罪恶感及悲伤,才无法亲手整理他们的遗物。
从那天起,我开始认真思考遗物整理这项工作。随着来自亡者家属的请求一件件增加,最后我开了现在这家公司[2]。我决定将工作从已经从事了十二年的殡葬礼仪师改成遗物整理师,是认为这样做可以减轻活着的人的痛苦,也是人世间真正需要的一件事。
于是我开始当起遗物整理师,至今[3]不知不觉也过了将近十年。我在遗物整理现场所能做的事,只不过是将亡者留下的痕迹清理干净,将遗物整理好交给家属,最后再打扫周边而已。然而每当整理亡者遗物时,我总感觉到有太多令人遗憾的死亡,值得我们去记忆。此外,身为亡者“最后的送行人”,我也有责任说出他们想讲的话,连带还抱持一个小小的愿望,期盼能因此改变人们对遗物整理师的负面看法。
这本书不是描写“一个人出生,经历各种事之后死亡”的传记类作品,从社会角度来看,也不是想要传达可以闲聊的刺激性话题。我只期待读者能从这些离开的人的背影当中记得一件事——在我们不经意间接触过的各种死亡案例里,其实包含了将来某一天我们自己所要面临的状况——对我们而言,离世后真正留下来的不是房子、金钱、名声,而是曾经深爱过谁,以及被深爱过的记忆,仅此而已。
转行从事遗物整理工作后,我碰到过太多有着哀痛记忆的人。有一次到现场时,我看到亡者的父亲几乎已经将遗物整理完毕,我们问他为什么要亲手整理,女儿过世已经令他很伤心,这些事情交给我们来做就好了。结果他回答说:“女儿是因为我而来到这个世界,后事不也应该由我来处理吗?”
这位父亲虽然整理好了女儿的遗物,却不知道打包起来的东西该如何处理,于是对女儿的房东歉疚地说房间可能需要消毒,才联络我们来帮忙。
还有一次我接到的委托是去消除电梯里的恶臭味,这是个让人难忘的现场。我后来才知道,恶臭味的来源在电梯下方,一名三十岁的男性上班族在聚餐时喝了酒,回家的时候靠着电梯门站了一会儿,结果不小心摔落到电梯下方,直到死后一个月才被发现。听到消息赶来的母亲抱着儿子已经腐烂的尸体恸哭,看到这位母亲伤心地哭泣,我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父母的爱总是令人不可思议。还有一个现场是间半地下的房子,这里住着一名独自迎接死亡的五十岁男性,他的尸体在他死后十五日才被发现。整理遗物时,我们找到一个手掌大小的笔记本,打开一看,里面写有“死前想做的十件事”:“想去电视节目里介绍的美食餐厅”“想联络朋友,听他们的声音”……最后是“想记住女儿出嫁时的身影”。但是他的独生女当时在德国留学,连父亲已经得肝癌过世的消息都不知道。为了让在遥远异乡的女儿能专心求学,爸爸对她隐瞒了自己生病的消息。
能为失去珍贵亲友的人减轻悲伤与痛苦(哪怕只是一点点),或是为离开人世的亡者做最后的整理,不需任何人说明,我们都知道这些事意义深远。但是另一方面,我也不希望继续做这样的工作。孤独死亡、自杀、犯罪死亡……这些悲剧最好都能消失,这样我的职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一天真的有可能来临吗?不过至少我们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只要我们对家人、邻居多一点儿关心。我们或许不知道,一通问候的电话和一句温暖的话语,都可能成为足以支持某个人活下去的力量。拥抱曾经一度想放弃生命的人,让他们可以重新开始,并不需要花费太多力气。只要认识到对方是自己珍视的人就够了,这件事所需要的只是体贴和亲切。
恳切希望透过我的遗物整理经验,读者能够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也希望读者能心存感谢地和自己所爱的人一同生活,并领悟到“只是生活”与“心存感谢地生活”两者之间的差异。
读者与我,我们的存在都是珍贵而重要的。世界上一定有人会因为我们好好活着而心存感激,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而已。
注释
[1]韩国公司中的“事务长”一职是介于社长和部长之间的职位,类似于中国公司中的经理一职。——本书脚注如无特别说明,均为编者注。
[2]本书作者之一金玺别于二〇〇七年在韩国成立遗物整理公司Biohazrd,至二〇一六年一共整理了一千多位亡者的遗物。
[3]作者写作本书的时间为二〇一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