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的内面:细读与通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声环境中的牺牲者与腐蚀者

祥林嫂的声音,最终落实到祥林嫂这个活死鬼追问“不生”的世界的“灵魂”的声音,而这个声音又最终落实为家人重聚的念想。这样一种从反抗的叫喊和咒骂,到苦楚的絮说和自白,再到灵魂的挣扎与追索的层层推进的声事件的构造,使得以鲁镇为代表的自古皆然的传统中国的声环境发生动荡,充满不祥和不安的气息和噪声,从而污染了原有声景构造中的声品质,“谬种”流荡起来。所以在鲁迅笔下,祥林嫂除了是一个走投无路的“无聊生者”“吃人”环境的无辜牺牲者外,也是这个环境的腐蚀者,她的执拗而顽强的“灵魂”追问,甚至包含了相当程度的颠覆性。以《祝福》为代表,鲁迅笔下的“受苦人叙述”因而在似乎消极的“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意思”[19]之外,似乎还包含着另一重更积极的意义。这意义即在“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不生不见,不再一起做生活,转而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别样的生活,这不正是鲁迅文学的“基调音”和“标志声”么?由此,祥林嫂的“末路想象”实在别有意境,值得好好再思重品。在她最后的念想中,谁才是她的家人?第一个家强加给她一个被迫携带终身的名字,像一套紧身衣将她紧紧束缚,剥夺了她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是耻辱的烙印。第二个家才使她得到些许人伦之乐,得享人世的温暖。因此,祥林嫂在最后的提问中所说的“家人”,不会是她作为童养媳时那位早死的“丈夫”,而确定就是和她有过温暖的共同生活、散发着真实热力的第二任丈夫和他们共同孕育的阿毛。可以说,祥林嫂最终并不是死于恐惧和绝望中,相反,她大概是怀着对于“死后的幸福”的微茫希望而活在人世末路上的。而这样的“末路想象”和对“末路中的希望”的书写,也正是鲁迅文学中令人着迷的部分,蕴含着相当程度的复杂性,体现出“鲁迅语法”的独特性。众所周知,这一“鲁迅语法”最终凝练为“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20]的哲学形态,而这种哲思也成了“鲁迅思想”的核心命题之一。

在鲁迅笔下,《药》《明天》《祝福》等都是末路想象的典型文本,乃至《狂人日记》《阿Q正传》《孤独者》等,也都是末路传奇。由此接通鲁迅文学中另一类“死后”想象,即丸尾常喜先生曾做出出色研究的地狱与鬼的世界[21],是另一个令人着迷的议题,只能寄望于日后有机会加以处理了。

注释

[1]米哈伊尔·巴赫金(1895—1975)在其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专著中提出了“复调小说”的概念。见[苏]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复调小说理论》,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2]热拉尔·热奈特(1930—2018)从时间、语式、语态等方面对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逝水年华》做出了详细的叙事分析,提出了一整套叙事研究的概念术语,为结构主义叙述学这门“叙事的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见[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3]声景概念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920年代芬兰地理学家格拉诺( Granö, J.G.),他试图在地理研究中调用全面的感官,因而尝试创造了新的术语。1960年代,美国城市规划师索思沃思(Southworth,M.)在波士顿考察一个特殊区域内的盲人们如何使用声音来建立一种声音身份时,用“声景”来描述城市里使人与某个空间建立起联系的声音的属性。见何谋、庞弘:《声景的研究与进展》,《风景园林》,2016年第5 期。

[4]图源:ISO 12913—1: 2014 (E),Acoustics Soundscape Part 1: Definition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page 2, First edition 2014-09-01. 此文件原文由复旦大学图书馆历史学学科馆员沈扬老师协助提供,谨此致谢。图片中的中文参考译文来自百度百科词条《声景》附图1: https:∥bkso.baidu.com/pic/%E5%A3%B0%E6%99%AF/7296743/0/00e93901213fb80ecb29903b3cd12f2eb8389466? fr=lemma&ct=single#aid=0&pic=00e93901213fb80ecb29903b3cd12f2eb8389466。

[5]除前引文献外,另见张道永、陈剑、徐小军:《声景理念的解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杨民康:《“音声”: 认知与释义:对音乐民族志研究中认知人类学及阐释学方法的读解》,《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康健:《声景:现状及前景》,《新建筑》,2014年第5期;[美]米歇尔·希尔姆斯:《声音文化研究:真有这样一个领域?真有那么重要?》,张聪译,《文化研究》第36 辑,陶东风、周宪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6]鲁迅:《彷徨·祝福》,《鲁迅全集》第2卷,第21页。本章下引本篇原文同此 版本,不另注。

[7]鲁迅:《坟·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第228页。

[8]出自《论语·阳货》。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9]〔后汉〕何休:《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转引自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 册,第5页。

[10]文艺理论史上的表现论与再现论之争和中西文艺论的异同是过于复杂的议题,在此一笔带过,相关概念和论域可参:王元骧:《西方三种文学观念批判》,《文学评论》,1990年第4 期;戴林:《六朝缘情说与西方表现论》,《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 期等。

[11]“隔膜”是鲁迅文学的关键词之一,见于《故乡》《伤逝》《为了忘却的记念》等名篇。

[12]鲁迅对此深有感触,曾多次提及这种“沙漠”“荒原”“荒漠”感,如《破恶声论》《呐喊·自序》《鸭的喜剧》《一觉》《〈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等。

[13]张炜:《九月寓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尤其是第四章《忆苦》,第129—156页。

[14]周作人:《鬼的生长》,《夜读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4页。

[15]周作人:《鬼的生长》,《夜读抄》,第165页。

[16]林觉民:《林觉民家书·二》,《血花集》,张天化编,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第59—60页。

[17]鲁迅:《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鲁迅全集》第7卷,第84页。

[18]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鲁迅全集》第6卷,第195页。

[19]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26页。

[20]鲁迅:《野草·希望》,《鲁迅全集》第2卷,第182页。

[21]日]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秦弓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