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行政执法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地震行政执法证据的适用

(一)质证

质证是由地震行政执法机关在实施行政执法行为中,或召开行政听证会的过程中,对当场出示的证据进行相互对质辨认、质疑和核实的行为。证据应当在执法过程中出示,并经各方当事人公开质证,未经当场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当场公开质证。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针对证据有无证明效力以及证明效力大小,进行质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证据问题相互发问,也可以向证人、鉴定人或者勘验人发问。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相互发问,或者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时,发问的内容应当与案件事实有关联,不得采用引诱、威胁、侮辱等语言或者方式。

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按照法律规定推定的事实;已经依法证明的事实;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的事实,不需要质证,可直接予以认定,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二)认证

地震行政执法机关处理行政案件,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地震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对经过质证的证据和无须质证的证据进行逐一审查和对全部证据综合审查,遵循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生活经验,进行全面、客观和公正的分析判断,确定证据材料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排除不具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准确认定案件事实。

1.证据的真实性。地震行政执法机关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以下方面审查证据的真实性:

(1)证据形成的原因;

(2)发现证据时的客观环境;

(3)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4)提供证据的人或者证人与当事人是否具有利害关系;

(5)影响证据真实性的其他因素。

2.证据的合法性。地震行政执法机关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以下方面审查证据的合法性:

(1)证据是否符合法定形式;

(2)证据的取得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的要求;

(3)是否有影响证据效力的其他违法情形。

3.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材料:

(1)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

(2)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

(3)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

(4)当事人无正当事由超出举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

(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以外或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形成的未办理法定证明手续的证据材料;

(6)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他证据印证,且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7)被当事人或者他人进行技术处理而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

(8)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9)不具备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4.多个证据的证明力认定:

(1)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

(2)鉴定意见、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3)原件、原物优于复制件、复制品;

(4)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意见;

(5)行政机关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优于其他部门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

(6)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

(7)其他证人证言优于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提供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

(8)当场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非当场作证的证人证言;

(9)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5.不能单独作为行政执法依据的证据:

(1)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适应的证言;

(2)与一方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或者与一方当事人有不利关系的证人所作的对该当事人不利的证言;

(3)应当当场作证而无正当理由不当场作证的证人证言;

(4)难以识别是否经过修改的视听资料;

(5)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

(6)经一方当事人或者他人改动,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材料;

(7)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单独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