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成败归因理论
在工作、学习中,遭遇失败或取得成功是很正常的事情,此时人们往往会去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归因,归因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人们以后的行为方式和动机强弱。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海德。他指出,人们通常会把行为的结果归结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指环境因素,如他人的影响、获得的奖惩情况、工作的难易程度等,个人无力改变这些因素,也无须对此负责;而内部原因是指个人本身的因素,包括个人的能力大小、人格特质、动机强弱、努力程度、情绪稳定程度等,是个人应当负责的。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发展了海德的理论,并加入“稳定性”这一新的维度。他发现,人们在进行归因时更偏向于六种因素,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和外界环境(如是否获得过别人的帮助,是否曾遭到不公平的评价等)。
韦纳还将这六个因素进一步归为三个维度:按照成败因素的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按照成败因素会不会随着情境改变而改变,可以分为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按照成败因素能否由个人意志决定,可以分为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这三个维度和六种因素综合起来,可以组成表5-1所示的归因模式。
表5-1 成败归因模式
在归因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用“+”表示),努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任务难度为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其他因素依此类推。
不难发现,六种因素中只有努力程度是可控因素,其他因素都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这提醒我们要多做内部可控归因,即“努力归因”,比如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付出了足够的努力,之所以遭到失败是因为努力的程度不够,等等,这样才能为自己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励自己不断付出更多努力。
与此同时,我们要尽量少做外部不可控的归因,因为这会让我们有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挫折感。比如,我们把考试失利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而能力又是一种稳定因素,短时间无法快速提升,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无助感,还有可能引发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生活中,也有人习惯将成败归因于运气,可运气之说虚无缥缈,属于不稳定的外部因素,过于依赖运气会让人变得盲目、消极、被动,所以想要提升自我效能,提升主观能动性,我们不应进行这样的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