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识破证言漏洞,揭穿罪犯精心编织的谎言
技巧简介:从语言陈述中嗅出谎言的“气息”
在破案的过程中,破案人员几乎每天都要面对谎话百出的嫌疑人,有的嫌疑人思维缜密,也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他们编织的谎言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想要揭穿这些谎言,发现嫌疑人想要掩盖的真相,就需要破案人员抓住证词中的漏洞,使其无法继续狡辩。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纽约市的一条大街上发生了抢劫案。一群歹徒砸坏了路灯和监控摄像头,又砸开了一家珠宝店的大门,将柜台里陈列的珠宝首饰洗劫一空。
案发后,警方迅速赶到现场,但狡猾的歹徒早已将痕迹清理得干干净净,警方搜集到的线索非常有限,只能向附近的居民寻求帮助。
在调查期间,警方遇到了一个态度积极的市民,他主动向警方报告:“我有夜跑的习惯,昨晚刚刚走出家门,就听到了几声枪响。我赶紧躲在角落里,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一辆银灰色的厢式货车停在珠宝店门口,还有几个戴着头套的人进进出出……”
“请问你当时距离珠宝店有多远?”一位警察问道。
市民想了想说:“呃……好像……有100多米吧,当时天很黑,又没有路灯,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看清楚车牌上有字母E、T和数字8,希望这能给你们提供一些帮助。”
市民汇报完毕,正想离开,却被警察以“提供虚假线索”的罪名扣押了。你认为警方的处理有道理吗?为什么?
显然,这个市民的证词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他一方面指出“天很黑,又没有路灯”,另一方面却又说自己能够从百米开外看到车牌上的字母和数字,这是典型的“前言不搭后语”的虚假口供,经验丰富的警察一听就会发现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也会编织谎言,但谎言毕竟不是事实,在细节上难免会存在纰漏。说谎者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常常会不自觉地重复这条谎言,而且每次陈述的细节都会有差异,这就是因为他们在潜意识里希望能够“完善”谎言,好达到自圆其说的目的。
想要揭穿这样的谎言,我们可以像案例中的警察一样,适时提出一个问题,让对方重复或强调谎言中的细节,对方就会阵脚大乱,思维也会变得非常混乱,无法继续用言语蒙骗。
当然,除了“前后不一”的谎言以外,说谎者常用的手段还有很多。有学者为我们总结出了以下这些“谎言的线索”,可供我们参考:
1.说话拐弯抹角
说谎者故意不提及关键问题,而是绕来绕去说一大堆题外话,试图扰乱我们的视线。
2.细节过于模糊
说谎者在叙述时会使用较短的句子,以便缩短谈话时间,而且他们对于细节的描述常常显得粗略、模糊,会使用“好像”“大概”“可能”之类的说法。
3.放“烟幕弹”
说谎者会故意说一些明显不合常理的话来迷惑我们。
4.较少自指
说谎者不太喜欢使用第一人称“我”,这是因为他们在潜意识中希望自己能够和虚假的谈话内容相分离。
5.加入消极措辞
说谎者的内心充满了自我怀疑,所以在言辞中常会不自觉地加入“我也觉得这听上去有些奇怪……”“你不会相信的,可是……”等说法。
6.说话时有拘束感
说谎者常会带有一种不自在、放不开的感觉,哪怕他们正在描述一些开心的事情,也会给人以拘束感。
7.语速不正常
说谎者需要花费时间来思考和编织谎言,语速有时会变慢,偶尔还会出现口吃现象。
8.过多的语气词
因为思维不够连贯,说谎者在陈述时停顿次数会明显增多,而且会加入“嗯”“哦”“啊”“呃”之类的语气词。
9.声调突然拔高
为了掩饰自己的紧张情绪,说谎者有时可能会突然拔高声调,听上去会显得有些奇怪。
掌握了上述这些“谎言的线索”后,我们可以在辩论、谈判、问讯等情境中悄悄检验对方是否在向我们撒谎。
为了提升结论的可靠性,我们还可以综合对方的微表情、微动作等多种信息来进行整体判断。
此外,我们还可以变换场合、时间,再向对方求证同一件事情,看对方的表现是否自然,应答是否能够保持前后一致。经过多番验证之后,我们就能够确定对方所说的到底是真话还是谎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