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自我意象,可能会引发“反弹效应”
对待生活,有两种常用的方式,一是积极面对,二是极力逃避。对待自我,很多人也会用这两种方式。有的人清楚自我,接受自我,不管好坏都会积极面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但有些人总是极力否认自我,不愿面对生活里的困难和挫折。
逃避可以让人得到暂时的心安,可以避免直面痛苦。然而,人生就是这么奇怪,当你越想逃避自我、否认自我,就越可能逃不开。
陈正的母亲性格要强,非常强势,她总觉得老公没出息,儿子也很懦弱。陈正从小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就和你爸一样没用。”陈正无力反抗强势的母亲,转而瞧不起父亲的软弱模样。后来他把心中的不满转向了他处:比他更弱小的人。
读初中时,陈正就欺负比他弱小的人,和人打架,搞得家里不得安宁。初中毕业后,他读了3年技校,毕业后进了一家国企。刚开始企业效益好,陈正的日子过得也很顺遂。结婚,生孩子,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后来企业改革,陈正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一来他年纪偏大,二来他没有真正的一技之长,企业要引进高科技设备,没有适合他的岗位,他被列入下岗人员名单。
陈正为此感到郁闷,时常喝酒,醉醺醺地回家。他妻子受不了便唠叨:“真是和你爸一个样,整天喝酒。”听到这话,陈正大受刺激,在家里大骂起来:“我怎么了?这家里什么东西不是我挣回来的?我怎么就没用了?”接着他又骂起企业的领导:“我都进单位20多年了,没功劳也有苦劳,凭什么让我下岗?”
等到正式下岗,陈正拿到一笔安置费。他把安置费甩在妻子面前,说:“你看,他们不也得给我钱?我就多喝两口酒怎么了?”此后,他更是经常喝醉,在家和妻子吵闹或者打孩子。清醒的时候,他骂企业领导,说他们贪污腐败,搞垮了企业,让他丢了饭碗,又说是妻子、孩子拖累了他,让他没出路。“我为什么喝酒?是他们这些人逼我喝的!”陈正振振有词。
有好心的邻居劝他:“你才40多岁,做点什么不好?这样整天喝酒闲逛,真要成没用的人了。”
陈正生气地说:“我怎么没用了?谁给我机会了?谁给我事做了?我要是有机会,我也是大款!”
他的妻子在一旁气得发抖,说:“你这是有用的样子吗?你要是真有用,就把酒瓶放下,立马出门去找事做啊!”
陈正一把抓过酒瓶抱进怀里,说:“你才没用!凭什么我去找事做?这房子都是我挣回来的!”
由于家庭的原因,陈正从小就没有足够的自信,也没有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象。他潜意识里排斥父亲,排斥懦弱的行为,是因为他意识到在强大的母亲面前,他是无力的,是没用的。但他不愿面对这一事实,于是转而欺负弱小,逃避自我。采用逃避方式的陈正没有变得强大,反而强化了他“无用”的自我意象,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没用。
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曾做过一个“白熊实验”。他先是要求实验者不要想象一只白熊,然后用语言描述自己想到的事物;然后,他让实验者可以想象一只白熊,并用语言描述自己想到的事物。在两组实验进行过程中,一旦想到白熊形象,实验者就击铃示意。实验结果发现,那些被要求不要想象白熊的实验者,击铃次数更多。可见,一个人越是压抑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越是会猛烈地反弹。这就是反弹效应,又被称为后抑制反弹效应。当我们刻意逃避自我意象,压抑对自我意象的认知,我们也会出现强烈的反弹效应,被压抑的自我意象会更猛烈地占据我们的意识,影响我们的行为。
要避免“自我意象”的反弹效应,我们能做的就是认识它,正视它,并接纳它。只有当我们能真正客观地认识自我,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象时,我们才能与自我合一,客观公正地面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