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公交车上喊着要接工程的人都在想什么?——心理补偿
小良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的聪明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3岁去商店买玩具的时候他就展示出与众不同的智慧,他不声不响地把货架上的玩具看了一遍之后,指了指最高处的那个说:“要。”
货架最上面的往往是最大的玩具,而一般的孩子看不到那里就会被其他玩具吸引了。“这孩子长大了一定会与众不同的。”爸爸妈妈心里都是这样想的。
事实证明爸爸妈妈的眼光是没错的,小良从上学第一天开始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学什么都特别快。除了平时学习成绩好,小良还经常去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基本每次都能拿到很好的名次。小良成了学校的典型,每次开全校大会表彰的学生里面总有小良。开家长会成了小良父母最得意的时刻,两个人每次都专门请假一起去,享受着老师赞许的目光、其他家长羡慕的眼神。他们经常对小良说:“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将来你一定会考上清华北大,光宗耀祖!”
小良内心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觉得自己注定是要上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再在名校的背景下找一份轻松、高薪又被人羡慕的工作,所以在高三其他同学都在了解各种学校信息的时候,小良从来没有主动了解过任何学校。
小良高考完要填报志愿了,班主任梁老师根据小良的情况建议他报考本省的一所985院校,但小良认真地说:“老师,我是注定要考北大清华的人,如果不能去那里读书,我宁愿不读。”梁老师从各种角度旁敲侧击地给小良讲着填志愿的重要性和人要有务实的心态,但小良完全不为所动,坚持填写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个志愿,且不接受调剂。老师试图说服小良的父母,但也吃了闭门羹。
很快,分数出来了,小良的成绩不如预期。由于小良不接受调剂,最后只能选择一所普通大学。入学之后的卧谈会,大家自然会讨论一下自己的高考成绩。小良的同学得知他的成绩之后全都惊呆了……
一晃四年过去了,小良临近毕业,校招的时候来的也都是一些小公司小企业,小良没有签约,他一心只想去北京找个一流名牌企业工作。去北京,成了小良心中未圆的清华北大梦的延伸。
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首都,小良踌躇满志,预备在一流名企大展拳脚。然而,这些行业内的顶尖企业的招聘要求小良都达不到,小良连出拳的机会都没有。其中有一个企业老板愿意不拘一格降人才,打算给小良提供一个实习岗位,虽然晋升机会非常多,但是由于起初的工资太低,小良嗤之以鼻:“进不了一流名企,我至少也得找个高薪岗位,要不然我来北京干吗?”
兜兜转转,小良毕业三个多月了依然没有找到工作。他看上的企业看不上他,看上他的企业他还嫌寒碜。眼高手低中,小良迎来了招聘的寒冬,眼看着招聘信息数量极度缩水,小良第一次开始感觉到心里发慌了。
迫于房租的压力,小良去了一家建筑公司当助理,每天在工地上班,应该说这是小良所能找到的工作中比较差的一个,他安慰自己说这只是个过渡,干几个月就离职,但是很快就又改变了想法。他在工地上接触到了许多老板,有房地产老板、建材老板,他们每天谈的都是动辄上亿元的项目、几千万元的工程。小良眼界大开,他突然觉得自己曾经的目标都太狭隘、太渺小、太不值一提了,感觉自己已经找到了新的价值和人生目标。
他恢复了之前的热情,开始跟大学同学频繁地联系,寒暄几句之后就热切地讲述自己在做着几亿元的大工程,大家初入社会都忙得不得了,没人能天天陪着他“吹牛”。但是小良实在是太享受于在公共场合说出上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工程时别人惊诧又艳羡的目光,这一切让他回想起小时候站在主席台上被表扬的时刻,让他回想起父母对他殷切的期望,一种久违的自信感重新回到了他的心中,他沉醉于此,根本停不下来。
于是,他每天上下班途中,无论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地铁上,都会找人高谈阔论自己正在做的工程项目。很快,愿意听他聊的人越来越少了,可是他的虚荣心没有减少,反而越发膨胀。最后,小良只能拿着电话假装聊天,甚至有的时候竟然拨通了10086,就是为了效果更真实,语音提示一句,小良就说一句,一唱一和,配合得还不错。
时代在变化,我们在公交车上已经很少见到那些张嘴就是工程项目的人了,然而小良没有变,他的心气依旧很高,只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在工地忙碌着。
故事中的小良一直以来太渴望拥有外界带给自己的光环,所以一直活在梦幻的世界里。小良从小所表现出来的天赋,受到别人的赞赏,这本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是一种真正令人艳羡的荣誉感,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却慢慢演变成了膨胀的虚荣感,以及自我认同感的丧失,他后来的行为是寻求心理补偿的一种表现。
心理补偿是指人们由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引起不安、焦虑,导致心理失衡,便企图寻求新的方式来表现自己,从而减轻或消除不安,最终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
心理补偿的方式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小良则选择了不断填补虚荣心这一消极方式,从而陷入了自卑—自负的死循环,这里有小良自身的因素,也有父母盲目教育方式的影响。
积极的心理补偿应该建立在对真实自我的接纳基础上,有意识地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努力超越自卑,应该是一种完整的看见,不管是落寞的自己,还是曾经那个引以为傲的自己。
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自我接纳,合理地用好心理补偿呢?
1.正视自己的虚荣心和内心的真实需要。每个人都曾有过虚荣心,这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波兰的调研机构曾经做过一项关于购买A货(外贸行业仿冒产品的统称)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人都购买过A货,在采访时有人就坦白地说,自己买A货纯粹是想以更低廉的价格买到名牌。这些人很好地正视并接纳了自己的虚荣,与其等别人来拆穿自己,不如先清醒地分析自己的行为,那么当他人想要揭穿真相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落差,也不会觉得有多么不堪,因为这是他们内在的真实诉求。
所以当一个人从外在回归到内在,更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真实需求的时候,承认自己确实在得到别人关注和赞扬的时候会更快乐,就能足够勇敢地剥掉那层伪装,而不是像巴尔扎克说过的那样,“人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自己一无所有,反而要处处装出有的样子”。这样的行为属于自欺欺人。
2.接纳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以及现有的能力边界。接纳自己能力有限的事实,才能更好地弥补不足,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而正确地看待和接纳自我的能力很大一部分来自父母思想和价值观的引导和传递。
从表层上来看,小良是一个很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但是小良应该被同情,小良故事的背后其实也折射出了现今一部分父母教育方式的盲目性。很显然,小良的父母也有着非常强烈的虚荣心,把孩子考上清华北大当成全家的骄傲和希望,却忽视了对孩子客观的引导,让小良误以为自己就应该是优秀的,高人一等的,为了赢得别人的肯定,压抑自己的内心,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如果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父母能和小良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让小良意识到不是只有考上清华北大才能证明自己是优秀的,那么小良最后可能不会被动选择落差较大的学校,后来也不会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连续碰一鼻子的灰。
3.不能过高地评估自己在他人心里的分量,这样容易给自己增添无形的压力,也容易失去自我。你要知道,没有人会时刻关注并在意你的一举一动。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季洛维奇以及美国心理学家萨维斯基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被试穿上印有过气歌手头像的T恤走进坐满人的房间,让被试预测会有多少人注意到他们的衣服,大部分被试预测的比例很高。而后询问在场的人,发现仅有23%的人注意到了T恤上的图案。实验表明,人们会高估自己被瞩目的程度,但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关注或在意你是否失态、犯错、出现心理状况等。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聚光灯效应,也叫被洞悉错觉。
你在马路上摔了一跤,以为所有经过的人都会嘲笑你,但是你只要拍拍土重新站起来,就会发现一切照旧。我们更需要的是取悦自己,而不是把审判权交给旁人。
突破自己的虚荣心,打破自己幻想的“舒适圈”,才能真正做到自我接纳,而自我接纳才是成功的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