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现实的杜撰
《阿尔弗雷德与艾米丽》是多丽丝·莱辛2008年出版的作品,那时她已八十九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作品也算是一位老人的回忆录。与麦克斯韦尔的创作相似,这部小说也用不同方式讲述了同一个故事。关于作者怎样打破常规超越自己,这部作品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莱辛在前言中写到,这部小说讲述的是父母的生活及“一战”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因此,她在前半部中设想了假若没有“一战”,父母该过着怎样的生活。后半部是回忆录,描写“一战”如何改变了父母的生活。很多作家在创作小说、诗歌和散文时,都试图将父母从现实生活的错误和困境中解救出来,莱辛也是,但她的写法独辟蹊径。
莱辛将前半部定义为中篇小说,全景展现阿尔弗雷德·泰勒和艾米丽·麦克维的生活,即想象中没有“一战”的生活。而没读后半部的回忆录,就无法深切感受前半部所蕴含的凄美力量。莱辛在后半部中完全凭借记忆再现了父母的真实生活:“一战”爆发后,妈妈成为护士,护理伤员给她的精神世界带来重创。爸爸本想留在英格兰经营农场,却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婚后,两人离开英格兰并在罗德西亚[1]定居。爸爸在那儿购入了一座土地贫瘠、位置偏僻的农场。怀着殖民主义信念,他们憧憬着在大英帝国海外殖民地过上生机勃勃的新生活,与其他欧洲移民打交道、共同努力,用欧洲的文化、艺术和文学开化当地人。妈妈为此特意买了晚礼服,但被蛀虫咬坏。
后来农场经营不利,爸爸去世。妈妈坚持给女儿讲故事,并订阅英语书籍,这似乎是多丽丝·莱辛印象里少有的关于妈妈的快乐回忆。大致说来,母女之间相处得并不融洽,常常怒目相对。“孩子能体会到父母的喜怒哀乐吗?”莱辛自问自答,“是的,可以。但我宁愿自己感觉不到。”
前半部虽然以虚构为主,但并非完全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适度修改后而形成的“类现实”——这有点像科幻小说的写法,莱辛确实也写过科幻小说。阿尔弗雷德和艾米丽在前半部中是好朋友,而非夫妻。经历苦难深重的童年之后,阿尔弗雷德被朋友家收留,并在那家人的农场工作。那位朋友酗酒成性,但阿尔弗雷德和妻子对他细心看管,最终使他成功戒酒并顺利结婚。他们各自生儿育女,继续在农场生活,阿尔弗雷德渐渐有了行事严谨的长兄之风。几十年后“一战”爆发,年轻人将战争浪漫化,纷纷投身参战国的军队。除此之外,阿尔弗雷德的生活相安无事,最终颐养天年。
艾米丽则违抗父命成为战地护士,与莱辛妈妈的现实经历如出一辙。后来她放弃护士工作,嫁给了一位帅气富有的医生。但这桩婚姻并不圆满,夫妻的性生活不和谐,也没有生养子女,艾米丽操持家务并维持豪宅的正常运转。丈夫年纪轻轻就去世了,艾米丽对后半生感到茫然无措。
玛丽·莱恩是阿尔弗雷德和艾米丽年少时的好友,后来艾米丽搬去乡下与她同住。有一次,艾米丽不得不与一个小孩单独相处数小时,她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能不间断地讲很多故事。她找到了自己的专长,并受此鼓舞开始专职讲故事,来听故事的人也越来越多。
玛丽问:“你那么多灵感从哪儿来的?”艾米丽答:“我不知道。”
讲故事的天分改变了艾米丽的后半生:在朋友的帮助下,她拿出丈夫的遗产,又募集了一些,以此为基础订购了大量图书,开办了蒙特梭利学校,并在英格兰各地开办分校。由于能力卓越、精力旺盛,她还在人事复杂的慈善组织当上了负责人。虽然磨难重重,但她都一一克服。艾米丽去世时七十三岁,与莱辛妈妈去世时的年龄吻合。
前半部没什么情节可言。由于两位主人公并未结成夫妻,更没有共同养育孩子,也就没有与多丽丝·莱辛对应的人物。没有“一战”,也就没有了冲突和困境的导火索。如果说战争摧毁了父母的生活,反过来看,战争也塑造了他们的生活。没有“一战”的前半部读起来与田园小说无异。不同于传统小说,田园小说没有快速推进的情节,牧羊人的生活也没有大风大浪,而田园小说要的也正是与现实世界的“脱轨”。过去几百年里的田园小说缺少的元素实际上就是“城市”。理想中的乡村干净、安全、纯朴,而莱辛处理得更彻底,她让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真实残酷的现实消失了。摆脱了“一战”,阿尔弗雷德和艾米丽的田园生活宁静宜人但略显乏味;在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第二部分,人们虽经历了苦难,但整个故事却拥有了饱满的张力和明确的主题。
尽管莱辛在前半部对父母的生活做出了相对幸福的设想,但基调其实还是悲伤的。针对某些人物或事件的现实原型,莱辛用照片和一些偶然的言语做出了暗示,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推断——如果“一战”没有爆发,当时的父母会做出怎样的生活抉择。不过,或许悲伤和愤怒的情绪才是推动莱辛改变现实进行虚构的主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