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发神威
公元530年,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不甘被尔朱荣操控,做其傀儡,以皇后生孩子为由,其皇后就是尔朱荣的女儿,诱骗尔朱荣到洛阳,在尔朱荣还沉浸在当外公的喜悦中,趁其不备,将其诛杀。
但此时尔朱荣家族势力已经达到北朝的半壁江山,其弟尔朱兆随即立新帝,再发兵洛阳,并成功攻破洛阳,擒住元子攸。为避免走尔朱荣的老路,尔朱兆干脆把元子攸带回晋阳,不久,就把他勒死在晋阳的三级佛寺。
北魏的动荡内乱,让梁武帝看到了机会,决定先借机占领北魏一些富裕的地盘。于是,梁武帝以陈庆之为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诸军事、南、北司二州刺史,其余如故,着力拿下边境一些富裕的北魏城池。
陈庆之领命开拔,很快来到目的地。首先,他就率军把汝南城给包围了,准备先来个开胃小菜,看看对面朝廷的反应。
汝南小城,也算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城池,临近两条河,水运也是便捷,陆路更是通颍州、豫州、扬州等城,是交通要地,因来往商贾众多,小城也是挺富裕的。
汝南县令叫杨林,是个勤勤勉勉、也算老实的好官。见到南朝发兵围城,就派出探子假扮老百姓出城搬救兵,顺便打探消息。
陈庆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打算围住此城,先不进攻,就是希望吸引周边城池派兵过来,找机会一举歼灭,好削弱他们的力量,到时,就可以把周边城池一起拿下。
然而,既出乎杨林的意外,也出乎陈庆之的意外,周边的城池都收到了汝南的求救信,却都毫无反应。
其实,周边这些人也不是不想救,他们早就听说了陈庆之的用兵厉害,都在思考如何自保,又怎会轻易发兵救别人。再说了,现在朝廷中皇帝都不知道是哪个?也没有朝廷的指令,更不会擅自发兵,做吃力不讨好的事。
戏唱不下去,那就攻城呗!陈庆之随即摆出一副大举攻城的样子,这个阵势,瞬间把杨林及汝南城内的士兵、百姓吓傻了。
汝南城内就几千守军,外面确有几万大军攻城,而且,攻城的是陈庆之。陈庆之用七千人攻破三十万大军守的城,故事早就传遍大江南北。
在众人眼里,陈庆之是用兵如神的战神级人物!这个仗,怎么打?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了,投降呗!还想怎样,随着用兵如神的故事,流传出去的还有陈庆之的仁爱之心。
汝南县令没办法,只好带着城内一众士兵、富商豪强及老百姓,出城向陈庆之投降。陈庆之也没有为难他们,他必须先占领这个交通要地,再把周边的城池,防止他们互相连接,后面来各个击破。
汝南一投降,周边的城池立马就慌了,本来还指望汝南能多消耗陈庆之一些时间,或者,一些实力的,结果,人家未费一兵一卒,就拿下汝南,那就意味着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自己这边了。
为了自保,汝南东边的颍州、扬州两城,两位刺史一商量,干脆合兵一处,在密县防守。而西边的豫州和梁州也是如此,合兵在楚城,并把周边能叫的军队都叫来了,摆出一副决一死战的样子。
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天天企盼着,陈庆之别打过来,并私下派人送重礼给陈庆之,表示很尊重他,不希望战场相见,只要不打过去,什么条件都可以谈,同时强调家人在洛阳,投降也是不可能的事。
既然这边没有什么斗志,属于软柿子,好捏,那就先从这边开始吧!陈庆之没有理会娄起和是云宝的请求,直接杀了过来。
不管怎样,劝降还是要劝降的。陈庆之来到密县,先安营扎寨后,直接派人过去劝降。两位刺史害怕家人的安全,还是拒绝了。
陈庆之见劝降不动,只有想办法先拿下城池再说。他观察到,此处河流众多,而密县的地势很低,之前,密县为了避免水灾,在城的周边挖了很多河道疏通。
陈庆之决定用水攻,在上游,他让人用石块节流蓄水,在城前,他命人把周边河道都照样堵了,只留下一条通往城门的河道。
一切准备就绪后,打开上游的蓄水,巨大的洪流汹涌而下,按照规划好的河道,直冲密县城门。轰的一声,城门被冲的七零八落,洪水直接冲进城去,一时间,水漫城池。
就这样,陈庆之的军队跟着洪流杀进城池,两位刺史见城已破,无力回天,就带着亲兵弃城而逃,其他的守军将士见主帅都跑了,就纷纷投降。
陈庆之拿下密县后,立即让人疏通几条河道,洪水也就很快褪去。接下来,也就顺势把两边的城池颍州和扬州占领了。
安顿好这边的官员后,陈庆之随即调转兵锋,杀向西边。
来到楚城,此刻的楚城,已是将多兵广。为了抗御陈庆之,周边的将领都到一起,行台孙腾、大都督侯进、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都赶到楚城,兵力已达十几万之多。
陈庆之来到城下,先派出一位将领率军城下,要求对阵。魏军置之不理,陈庆之命令攻城,魏军准备充分,巨大的石块和滚木让攻城将士无法前进一步,只有无奈收兵。
陈庆之测试完守军后,开始认真察看楚城地势后,发现楚城周边没有什么山,且地质松软,于是,决定挖地道攻进城。
于是,他们每天派人佯装攻城,私下派人不停的挖地道。就这样,三天后,地道挖通城内。
陈庆之在深夜发起攻击,一部分守军通过地道悄悄潜入城中,双方里应外合,很快瓦解了楚城守军。
魏军将领们知道陈庆之用兵厉害,没想到也是如此诡计多端,无奈,也只有放弃楚城及周边城池,一起逃往近州。
陈庆之大发神威,用最小代价为南朝拿下大片城池,为了巩固战绩,防止魏军反扑,梁武帝让其在此地坚持一段时间,毕竟很多人不愿意跟陈庆之交战。
正所谓:攻城略地似小菜,望风而降乃上策,水攻土遁无不用,大发神威皆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