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混沌: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之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有自己的体系,文化才能做踏实

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中,会遇到两种反对声音:一种是“文化空虚论”,认为文化不务实,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好词,或者是一些干瘪的口号,对于企业治理没有实际价值,真正起作用的还是权和利;另一种是“文化洗脑论”,认为企业文化是老板搞的一套东西,用来“洗脑”。

文化真的是空虚的吗?文化只是用来“洗脑”吗?去看看那些伟大的组织、伟大的企业就会发现,这两种声音是对于文化非常错误的认知。中国能够传承五千年而仍然保持活力,成为四大古国中唯一延续下来的文明,肯定与它源自《易经》,传于儒、道、法三家的强大文化相关,文化是中国的生命线,也是今天中国依然勇于面对挑战、自强不息的根源。阿里巴巴在2000年互联网寒冬后处在生死边缘,但它依旧提炼了文化体系,将核心价值观作为培训中最有分量的内容,由阿里巴巴的高管亲自传授。在阿里文化的熏陶下,被称为“阿里铁军”的中国供应商直销团队诞生,成功帮阿里巴巴崛起。

为什么对企业文化的误解如此普遍而严重?问题的根源在于两点:企业文化不属于自己,企业文化没有形成体系。

企业文化不属于自己,企业没有构建真正的自我,也就是没有从根本上掌握企业文化的主导权,是现在大多中小企业的常见误区。这存在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企业没有统一的“大文化”,只有不同部门的“小文化”,每种文化都不能代表整个公司的文化。结果一到公司开会就吵成一片,一到部门间协作就摩擦不断。我曾经听过一位高管大倒苦水:“公司以前是两种声音互相争执,现在来了新高管,变成三种声音了,这事情怎么做下去呢?”

第二种情况是企业文化是生搬硬套别人的“舶来品”,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落实的时候没法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对上号。我和出身华为、现在做咨询公司的张总聊,他提到一些客户照搬华为文化的“狂热”:把华为所有相关的文件都抄过去,还要求员工背出来,一个字都不能错。我听到后和张总一同苦笑:我们这些华为人要去该公司,恐怕成绩会垫底。华为最强调的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员工把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拿来背死书,那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为客户服务呢?这样邯郸学步,也难怪很多员工会抱怨企业文化空虚、“洗脑”了。

企业和人一样都有自我,对自我的认知就是文化源头。如果一个人有几套对自我的认知,不能统一,那叫精神分裂;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完全是对偶像的全套模仿,那只能说是狂热“粉丝”,没法成大器。企业同样如此。

要构建企业文化,必须找到自我,要找到自我,必须靠企业家。这个世界上,除了西班牙蒙德拉贡这种合作社模式的公司,绝大多数公司都是由极少数企业家创立并运作的。企业家经历了企业创立、发展的全过程,参与了企业的所有重大决策,企业的现状一定打上了企业家的烙印。

企业文化的构建既是企业家的权利,也是企业家的责任。企业家要根据企业的过往经验、当下的具体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炼文化,并在企业内部形成文化统一。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具有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自我。

另一个误区是企业文化不成体系,这基本是中小企业构建企业文化的通病。具体存在多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企业文化缺胳膊少腿。比如很多企业构建企业文化,只做“紧箍咒”式的价值观,缺少激发员工力量的精神、使命和愿景。没有西天取经、普度众生的使命和愿景,没有大无畏的精神,即使是孙悟空,也不可能光靠紧箍咒撑过九九八十一难。

第二种情况是企业文化干瘪空洞。很多企业文化变成了墙上、横幅上的口号,口号背后没有解释、没有内涵,导致员工就算背了口号,也没法搞清楚口号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

第三种情况是企业文化结构混乱。究竟文化中哪些是主、哪些是次,哪些是前提、哪些是后续,并没有梳理出个所以然,在实践中这些无头绪的概念容易变成一团乱麻,在引导上起副作用。

第四种情况是企业文化落地没有节奏。一些企业是文化长期没法和实践结合起来,让本来兴奋的员工失去了信心;另一些企业则刚好相反,求全求快,缺乏重点,没有次序,最后文化搞成一阵风的运动,一下子把全套文化塞给所有人,往往让员工反感。

究其根源,陷入这类误区的企业往往是犯了急于求成的毛病,没有静下心来深思熟虑,一步一步把文化体系搭建起来。殊不知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企业文化只有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一步步搭建起体系,一步步踏实落地,才能把文化大厦搭建得稳固。

综上,企业文化的建设,一是需要找到自我,找到自我的源头——企业家,让其全身心参与进来;二是需要搭建起一个有基础、有阶段性、架构清晰的文化体系。二者结合,才能真正把企业文化做踏实。潘氏模型就是围绕这两方面需求给出的一个通用体系,期望它能带给企业家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