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鼓起勇气打开黑箱,才能让光照进来

自我认知的黑箱,打开需要勇气。

看见自己过去从未看见的那些真实,重新构建自我认知的世界——我们甚至可以说,这就是重生。

当你打开书并看下去时,你就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了。


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别人的方式理解,一种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

理解决定了你的体验与感受。如何理解世界,如何理解自我,如何看待世界与自己的关系,这些基本就决定了你作为人全部的生命体验。

在自我没有形成稳定的内核之前,在没能用觉察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他人和自己之前,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和大多数人一样,是父母赋予的,是社会文化背景赋予的,也是家族代际传承的价值观赋予的。

在这样一种认知里,我们无法活出自己,我们被他人的信念和评判标准绑架,无法活得自由。


举一个认知的例子。

也许你是听着父母说这样的话长大的:“我们一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在父母的认知系统里,他们是完美的“牺牲者”,你是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获得者”。如果你完全认同父母这样的认知,而没有自己的思考,那么你会进入这样一个死循环:因为被给予而感到内疚——因为内疚而想要偿还——因为偿还而被父母控制——因为被控制而永远无法和父母分离。

这样的你虽然活着,甚至看起来什么都有、活得很好,却并没有真正拥有你自己。

因为你认同了父母赋予你的那个“亏欠者”的身份,所以你无法摆脱内疚,无法允许自己很快乐,无法对他们说“不”。


假如换一种认知,会怎样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我们就可以讲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在咨询过程中,这个故事通常是来访者自己体会到并讲出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父母,因为在他们的原生家庭没有得到足够好的养育,所以他们的自我很匮乏、怯懦,加上文化背景的影响,他们不能坦荡地去满足自己,无法在关系中独立,需要得到别人的赞美、肯定和认同才能活下去。他们觉得自己不重要,却又极度地需要被重视,他们内心充满自卑,因此极度需要被尊重。所以他们要活在一个“道德完美者”、“牺牲者”或“受害者”的人设中,才能感觉到“地位在你之上”。

因为他们无法和你平等地相处,无法在你旁边与你并肩。

他们的潜意识一直在促使他们去制造令你感到内疚的各种场景和行为,因为只有一直让你欠着感情的债,他们才能安全地“控制”你,并和你永不分离。

所以,你感到内疚并不真的意味着你做错或亏欠了什么,是你父母的自我太过弱小和不稳定,于是他们的潜意识创造了一个世界,而你被困在其中。


这就是认知。

你会发现故事并不只有一个版本,你会看到别人给你塑造的世界背后有另一个真实存在的世界。

“原生家庭”是一个心理学中的核心词汇,也是一个人建立自我认知的开始。一开始,我们的认知系统,被父母极大地决定和影响着,可以说,父母怎么看待你,决定了你怎么看待自己,而我们无条件认同父母,并用父母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而父母的眼光也来自他们的父母,环环相扣,代代影响,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家族代际”。

什么时候是转折呢?

当你去重新认知你的原生家庭时,当你以一个观察者的姿态去探究这个剧本究竟是如何开始,如何展开,又如何在你的强迫性重复中被延续时。

重新去认知,你的父母一直是怎样的“活法”,他们这样的“活法”,又是如何塑造了你现在的“活法”。

当你重新去认知(思考、分辨、探索、定义)你过去曾相信的一切时,你会因为认知系统的更新而获得新生。

因为认知不同,你感受到的世界和你自己就不同了。


有可能,在你过去的认知里,藏着一个这样的故事:因为你不够好,所以你是个不被爱的人。

你还一直想象,如果我足够好,我就会被爱了。

但是假如你有机会走出认知的局限,看见更多真实的世界,你会豁然发现,你的“不被爱”,也许是因为你的父母没有给出爱和肯定的能力,因为他们也没有被好好地爱过、肯定过,而并不是因为你天生就很糟糕。

于是你固有的认知被打破了。你明白了,儿时的不被爱不是因为你不够好;你也明白了,即使你足够好了,没有“爱”这种能力的人仍然不可能给予你真爱。

于是,你不再预设全世界都不会爱你,你也不再期待自己要靠变得完美去获取爱。

于是你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关系,于是你开始感受到,原来关系中有被你忽视和屏蔽的肯定与爱意了。

常常有人问,怎么才能活得更好?怎样才能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怎样才能活得不像现在这样痛苦和困扰?

我想,我们永远无法凭空去构建一个新世界,活成一个理想中的自己。

远离此时此地,总想着换一个自我会更好,这其实是对自我最大的背弃。

原生家庭无法改变,过去的创伤无法改变,既有的失败无法改变,自我那些不够好的部分也许也难以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这些的眼光,去容纳、理解和消化,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接受和放下。

这就是心灵的转化


写这本书,希望能够让大家在其中感受到那个“转化”。

黑白分明是最容易被看见的。对与错也是最容易被定义的。

但是这本书所呈现的,是那些不容易被看见的,被压抑和掩盖的真实。

这里面会有很多矛盾的灰色地带:比如爱恨交织,比如控制与反控制,比如想要在一起又害怕被吞噬。

走出认知的黑箱,不只是改变你曾经被别人赋予的认知体系,也是扩展你看待这个世界的宽度——因为婴儿从来没有完美的父母,世间从来没有完美的爱情,我们每个人都是对且错着,有长处也有短处,有能和不能,有理性也有非理性,这些虽然复杂甚至无奈,但它们都极为真实。

敢于看见这些真实,是因为你学会了觉察;接得住这种真实,则代表你成长了。


在读这本书之前,你可以和自己做个约定,给自己一个空间,不去评判,只是去观察。

因为,只有在我们不谈论对错的时候,我们才会有一条路、一个空间,可以走出被人赋予的认知,去重新体验和感受,并依据自我这个独立个体的感知,构建属于自己的新认知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去定义你的规则,并意识到这是你的,不是别人的。

所以,你不再简单地用你的评判标准去绑架他人,也不再被他人的对错标准绑架,你理解并接纳自己的复杂和他人的复杂,这才是活出真实而自由的自己


旧的认知黑箱给了你一个牢笼,将你牢牢困在原地。

就算是金子做的牢笼,你所能看到的,也只是牢笼里面的世界。

有时候被关得太久,我们会不敢去打开那扇门。因为不确定。

可是,在那个不确定中,才有未来。


鼓起勇气去打开,才能让光照进来。

是的,就是现在。


周小宽

2019年圣诞节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