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赤壁之役后的战略防御部署
建安十三年(208年)末的赤壁之战,开创了三国南北对抗数十年的政治形势。曹操失利后率众北归,此后虽有“四越巢湖”东征孙权和西赴汉中攻击刘备的重大军事行动,却都是遇到僵持局面便下令撤兵,与早年官渡之战拒守连月、莫肯先退的情景大相迥异,可以看出他放弃了毕其功于一役的作战策略,准备和孙、刘两家作长期的抗衡。学界认为这与曹操实施的战略防御方针有密切联系,如王仲荦曾说:“赤壁战败之后,曹操清楚地看到一时不能歼灭孙权、刘备的事实,只有努力把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加速恢复,使自己的力量远胜孙、刘,具备战胜孙、刘的经济条件,然后军事上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曹操这一政策也就决定了他此后对吴、蜀军事方面所采取的防御方针。”(1)这种巩固后方、着力于防守而避免决战的韬略,虽未见曹操亲口讲述,但从魏国大臣的言论中可以得知。如孙资对魏明帝曰:“又武皇帝圣于用兵,察蜀贼栖于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挠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2)
纵观三国的历史发展脉络,赤壁战后南方孙、刘集团进入了势力扩张的阶段,周瑜和刘备联手夺取了以江陵为中心的荆州大部分地区,孙权在扬州进攻合肥,占领了江北的历阳、濡须、皖城等重要据点,最终以刘备入蜀后攻取汉中、上庸等地而达到高潮。这一扩张趋势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戛然而止,当时曹操调集兵将击退了围攻襄樊的关羽,孙权与刘备反目袭取了荆州。随后曹操病逝(3),曹、刘、孙三家相继称帝,疆域基本稳定下来。魏国在长达数千里的边界上构筑了坚固防线,“东自广陵、寿春、合肥、沔口、西阳、襄阳,重兵以备吴;西自陇西、南安、祁山、汉阳、陈仓,重兵以备蜀。”(4)使敌人的多次入侵无功而返。需要强调的是,上述防御体系是曹操在赤壁战后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才建立起来的,并为后人所继承,但对于其中的详细内容与具体过程,有关学术领域尚未见到深入的专门研究,故此笔者勾稽史料予以探讨,望能获得方家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