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情绪痛苦:以EFT为基础的整合心理疗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一

莱斯利·S.格林伯格(Leslie S. Greenberg)博士

加拿大约克大学心理学系杰出荣誉特聘教授

这是第一部基于中国的教学实践而诞生的情绪聚焦疗法(EFT)的作品,能为它作序我感到十分欣喜。

EFT是一种过程导向的、体验式的心理治疗[1]。该疗法认为,情绪是一种根本上具有适应性的资源,能够帮助人类适应性地生存。在运用该疗法时,治疗师对来访者情绪的感知如同中医把脉,治疗师情绪感知的“手指”始终感应着来访者的情绪脉搏,来访者当下每时每刻变动的感受被视为理解其经验的信息来源;这本书就是对情绪聚焦疗法的理论和方法的概览和介绍。

陈玉英博士对EFT的理论和实践都有深入、独到的理解,这些都融会贯通于本书的写作中。自2015年起,在陈博士的率领下,情绪聚焦疗法国际机构在上海授权成立了正式的培训中心。自此,我与其他几位EFT导师每年都安排时间,轮流赴沪进行教学培训。上海的EFT培训中心成了一个重要平台,为中国的治疗师提供训练课程。迄今为止,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七轮培训,结出了美好的果实:许多学员完成了两年的课程项目,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持续接受深入的督导,不断精进以获得对EFT疗法的深度理解,成为技艺精湛的临床工作者。

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初步了解我们在培训项目和督导中所教授的内容。此外,陈博士也是对情绪聚焦疗法国际学会(ISEFT)贡献良多的一名活跃的成员。她对EFT疗法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使她成为目前在中国引领情绪聚焦疗法培训的不二人选。她将自己的心得体会都写入了本书中,这将极大地有助于该领域治疗师的成长。

经过多年的发展,情绪聚焦疗法已经逐渐超越了其渊源,成为新人本主义治疗流派中的一个分支。一方面,EFT继续深深植根于对共情性的咨访关系的重视;另一方面,EFT也强调兼顾跟随来访者的当下体验并做引导干预。治疗师不仅要做出共情性的理解(包括向来访者传递信息,帮助他们确实感到被治疗师了解),还要积极地进行共情性的“调弦”——治疗师的“手指”要始终搭在来访者的情绪脉搏上,主动与来访者的情绪脉搏保持同步;此外,治疗师还要用共情性猜测(为来访者提供一些探测性、尝试性的情绪、情感词汇,帮助来访者识别自己可能感受到的情绪)引导来访者不断靠近自己的情绪。以上这些都是情绪聚焦疗法格外注重的。

EFT使用特定的标记引导治疗任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发展出了一套以过程为基础的临床手法,同时配合相应的个案概念化流程——其中包括跟随来访者的痛苦体验(因为痛苦在EFT治疗中发挥着罗盘的作用)——给治疗师指明方向,让治疗可以聚焦于来访者核心的、痛苦的深层感受。

在EFT框架内,我们探究并阐明了改变的关键原则:用情绪改变情绪。在治疗过程中,来访者必须先“到达”某种体验,才能够离开它,这意味着一种情绪必须先被允许进入感受,这种感受要被接纳,然后才能得以转化。当来访者“到达”了痛苦的情绪体验,此时伴随着这些情绪会有行动倾向(通常是放弃),痛苦也就释放出信号,指向未被满足的核心真实需求。治疗师如果能在此时帮助来访者感受自己是值得被满足的,就能使来访者产生更具有适应性的情绪。这时,过去的障碍性(或称适应不良的)情绪仍然是被激活状态,而治疗师帮助来访者将新的情绪体验植入旧的、适应不良的情绪体验中——这个过程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例如,健康的、出于自我肯定的愤怒,抑或出于哀悼和失去的悲伤能够转变障碍性的核心恐惧或羞耻感,带来真实的、平静或自信的感觉。所以,要疗愈来访者的某种情绪,就必须使其感受到另一种情绪——当然,仅仅感受到也是不够的,来访者需要在治疗会谈中获得全新的体验,才能使旧的体验被彻底替代。

作为总结,我想说,想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到达”和“离开”情绪,最好的(可能也是唯一的)方式就是体验和接受个人治疗。治疗师的训练需要与其个人的治疗体验相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临床工作者自身一定要先体验到情绪转化的巨大力量。

我怀着万分欣喜的心情看到陈博士这本书为读者打开了进入情绪聚焦疗法世界的崭新大门。我相信本书会对受训中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大有裨益。看到它,我仿佛看到EFT在中国撒下的种子已经长成一棵大树,仿佛自己正背靠它坐于树荫下纳凉。也许我将不必再每年飞往中国,因为我看到我开辟的工作如今在中国上海已经有了如此美好的接力和传承。

译者:黄晓楠

2021年02月24日

【注释】

[1] 根据CPS临床心理注册系统《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所附的专业咨询定义,心理治疗指基于良好的治疗关系,经训练的临床与咨询专业人员运用临床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矫治、消除或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和问题,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心理治疗侧重心理疾患的治疗和心理评估。心理咨询指基于良好的咨询关系,经训练的临床与咨询专业人员运用咨询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消除或缓解求助者的心理困扰,促进其心理健康与自我发展。心理咨询侧重一般人群的发展性咨询。本书内容既适合在心理治疗中由心理治疗师运用,也适合在心理咨询中由心理咨询师运用。所以,本书可能视情况交替使用咨询师和治疗师,本书所说咨访关系,既可以指代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也可以指代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关系。——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