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以反曹为己任
整个汉朝已经崩溃了,各路英雄豪杰都在趁机争抢利益。只有刘备,还在痴想着回归到汉朝旧有的传统中去。
贫困中有贵人相助
刘备,字玄德,涿(zhuō)郡涿县人氏。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的先祖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九子中山靖王刘胜。他的祖父刘雄,曾经被举为孝廉,做过东郡范县的县令。他的父亲刘弘去世得早,留下年幼的他跟着母亲以编织、贩卖草鞋和草席为生。传说,他们家东南角有一棵五丈多高的大桑树,远远看上去就像皇帝的龙辇上用羽毛编织的车盖,有人因此预言他们家将会出一个大人物。
到了十五岁那年,刘备有志于学,就跟着同族的刘德然一起拜在卢植门下读书。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爱惜刘备,经常资助他,把他和刘德然同样看待。刘元起的妻子说:“各人有各人的家,你不能总是这样啊!”刘元起回答说:“这孩子可不是寻常人,他将是我们整个家族的骄傲。”刘备还有一位同学,是来自辽西郡的公孙瓒(zàn),两个人相处得非常好,因为公孙瓒年长一些,刘备便把他当作兄长对待。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的爱好其实不在于读书,而在于犬马、音乐和漂亮的服装。又说他的两只手臂很长,手臂下垂双手可以到达膝盖的部位;耳朵很大,大到他自己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又说他不怎么爱说话,但待人很谦和,以至当地的英雄豪侠纷纷赶来投奔他。中山郡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来涿郡贩卖马匹,竟然心甘情愿拿出很多钱资助他,使他能够招募到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
刘备招募军队,应该是中平元年(184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以后的事。关羽和张飞赶来应募,因为忠勇被刘备选拔为亲从。《三国演义》的作者就是根据这个情节,创作出了“桃园结义”的故事。同年,刘备因为跟随校尉邹靖征剿黄巾军有功,被授任为安喜县尉。
从县尉到左将军
中平二年(185年),中山郡重新考核那些因为军功而出任官吏的人,凡是不合格的都要淘汰。负责考核的督邮到了安喜县,声称县尉刘备即在淘汰之列。刘备听到传闻,立即前往驿站求见督邮,询问详情。不料,督邮甚是傲慢,不肯接见。刘备心中顿时起了怒气,冲进去把督邮捆绑起来,一口气打了他两百鞭子,然后带着关羽、张飞弃官而去。在《三国演义》中,怒鞭督邮的并不是刘备,而是张飞。
初入官场的刘备惹下了大祸,带着关羽、张飞离开安喜县,几经辗转,投奔到中郎将公孙瓒麾下做别部司马。公孙瓒派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抵御冀州牧袁绍的进攻。刘备屡立战功,因而先后被任用为平原县令和平原国相。曾经怒鞭督邮的刘备,在平原县颇有善政,即使是普通的老百姓,都可以跟他同席而坐、同簋(guǐ)而食。当地有一个名叫刘平的豪民,瞧不起刘备,不愿意接受他,于是派人前去行刺。刺客暗中观察了刘备好几天,觉得他是一个好人,不忍心动手,最终对刘备说明实情,然后毅然离去。《三国志》里,作者陈寿感叹说:“刘备受人爱戴,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起兵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被迫放弃彭城,退守郯(tán)城。兴平元年(194年)二月,陶谦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闻讯,急忙带着刘备赶来救援。陶谦见到刘备,分外欢喜,赠送给他四千名丹阳兵。刘备就此离开田楷,归顺于陶谦。陶谦请他驻守在小沛,以防备曹操大军卷土重来。
这一年十二月,陶谦忧病而死,临终时对别驾麋竺说:“只有刘备才能保全徐州。”麋竺便遵照陶谦的遗命,率领众人前来小沛迎接刘备。刘备起初有很多顾虑,经陈登、孔融再三劝说,他才勉强答应。在此之前,刘备并没有多大名气,却因为入主徐州一夜之间声名远播,让天下英雄为之瞩目。
对于刘备来说,接任徐州牧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先是袁术点起大军征讨他,接着吕布又乘虚袭击他的后方,俘虏了他的妻儿。刘备两面受敌,陷入困顿,只得向吕布求和。吕布归还了他的妻儿,让他住在小沛。到了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再次攻打小沛,再次俘虏了刘备的妻儿。刘备大败而逃,投奔了曹操。曹操和刘备一起反攻下邳(pī),最终在白门楼活捉吕布并缢死了他。曹操从此占领徐州,把刘备带回许都,让他做了一个空头的左将军。
以反曹为己任
建安四年(199年),车骑将军董承声称接受了汉献帝衣带诏[1],与刘备、种辑、吴硕等人密谋诛杀曹操。不久,曹操在许都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说:“而今称得上英雄的,只有你和我两个人。”刘备心里藏有秘密,吃了一惊,筷子都掉落到了地上。
没过多久,袁术打算途经徐州北上投奔袁绍。曹操派遣刘备前去拦截,刘备因此得到领军作战的实权。刘备很快逼退袁术,而后又设计击杀徐州刺史车胄,在小沛树起了反抗曹操的大旗。曹操大怒,亲领大军出征,先后在小沛和下邳打败刘备和关羽。刘备单人匹马逃奔袁绍,刘备的妻儿和关羽则沦为俘虏。
建安五年(200年)七月,袁绍派遣刘备前往汝南,联结反叛曹操归顺袁绍的黄巾军将领刘辟。刘备就在那里重整旗鼓,聚合了离开曹操重归自己阵营的关羽等众多兄弟,再次竖起反曹的大旗。曹操大怒,派遣曹仁带兵攻打刘备。刘备再次被打败,只得逃回袁绍大营。此时刘备已有离开袁绍之心,因而劝说袁绍向南与荆州牧刘表结为同盟。但未及计成,曹操已经在官渡大败袁绍。刘备于是率领自己的部属投奔刘表,受到礼遇,从此在新野屯兵。
从建安九年(204年)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一直在北方作战。刘备以反曹为己任,多次劝说刘表乘虚直取许都,但刘表始终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刘备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于是有“髀(bì)肉之叹”[2]。
从绝境中奋起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慕名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他第三次前往,才终于见到传说中的卧龙——诸葛亮,而后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3]。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逝,传位给次子刘琮(cóng)。七月,曹操南征荆州。章陵太守蒯越、东曹掾傅巽等人劝刘琮投降曹操,刘琮顺应了他们的请求。刘备很晚才得到消息,眼见大势已去,只得率领部属和愿意追随他的百姓,渡过汉水,向江陵方向逃亡。
曹操在当阳追上刘备,再次把他打败。刘备几乎全军覆没,身边只剩下张飞、赵云和诸葛亮等几十名亲随。诸葛亮对刘备说:“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请允许我前去向孙权将军求救!”诸葛亮来到江东后,成功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历史的剧情因此反转,孙刘联军在赤壁以弱胜强,大败曹操。之后,刘备先后得到荆州南部的四个郡,成为雄霸一方的军事强人。
跨有荆益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接受益州牧刘璋的邀请,率领大军入川,为刘璋镇守葭萌关。益州别驾张松和军议校尉法正多次劝说刘备谋取益州,但刘备犹豫不决。次年,张松被兄长张肃告发,遭到捕杀。刘备因此与刘璋反目成仇,一举攻占白水关,然后起兵向南,一路攻克涪(fú)县、绵竹、雒(luò)城,最终于建安十九年(214年)入主成都。至此,刘备仅仅花了七年时间,就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说的“跨有荆益”。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起兵攻打汉中,在阳平关与夏侯渊、张郃对战。次年春,刘备的大军自阳平关南渡沔(miǎn)水,沿山前行,扎下大营。夏侯渊带兵前来,被老将黄忠斩杀。曹操闻讯大怒,再次提兵亲征。刘备微笑着对众将说:“曹操这次来,是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的。我一定会打败他而占有汉中。”此后一连数月,刘备据险以守,曹操始终被动挨打,进退失据,只得撤军,让刘备如愿占有了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刘备在沔阳登坛称汉中王,立长子刘禅为世子,又升任魏延为镇远将军和汉中太守,把镇守汉中的重任托付给他。而后,刘备回到成都,任用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不久,关羽从荆州起兵北伐,攻打驻守在樊城的曹仁。曹仁急忙调遣于禁和庞德等人屯驻到樊城以北,相互支援。八月,汉水出现洪汛,关羽趁势水淹七军,擒拿了于禁,斩杀了庞德。一时之间,刘备和关羽的威势都到达了极盛。消息传到许都、邺城和长安,闻者无不吃惊。
从仇恨中跌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一月,历史的剧情再次反转:因东吴大将吕蒙袭破荆州,关羽被迫败走麦城。十二月,关羽从麦城突围,在前往临沮途中被东吴潘璋的司马马忠斩杀。刘备在成都听到关羽被杀的噩耗,顿时悲愤满膺,发誓要起兵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雪恨。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4],刘备还在筹备兵员、船只、粮草,而他心心念念想要复兴的汉室却已经灭亡了。其时,曹丕在许都城郊筑造了一座受禅台,接受汉朝末代皇帝刘协的禅让,即位为新皇帝。有传言说刘协已经被曹丕杀害。消息传来传去,传到了成都,刘备越发悲伤,命令益州全境为刘协戴孝,并追谥他为“孝愍(mǐn)皇帝”。但事实上,刘协当时并没有死,而是被曹丕贬为山阳公,直到十四年后才安然去世,被魏明帝曹叡追谥为“孝献皇帝”,即历史学家所说的“汉献帝”。
太傅许靖、安汉将军麋竺、军师将军诸葛亮等人向刘备上书,说普天下的老百姓需要一位真正的君主,而不是曹丕那个假冒的皇帝。如果刘备能够担当这样的使命,从益州崛起,必然能够改写所有人的命运,实现大汉朝的中兴。否则的话,人们就会对刘备失望,并因此纷纷离开。刘备再三推脱不得,就在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四月登基,以大汉朝继承人的身份称帝,任用诸葛亮为丞相,起用“章武”为新年号。
刘备当上皇帝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起兵为关羽报仇。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亲自率军出征。将军吴班、冯习等人带领先锋部队进入巫峡,并迅速把战线推进到秭(zǐ)归、夷陵。章武二年(222年)二月,刘备亲临一线,在猇(xiāo)亭设置大营,向东吴大都督陆逊发起挑战。陆逊并不应战,与刘备相持将近半年。同年六月,陆逊发起突袭,以火攻击破了刘备大营。同年八月,刘备收兵退回巫峡,在白帝城一病不起。
在白帝城托孤
章武三年(223年)二月,诸葛亮来到永安。三月,刘备自觉病危,紧急召见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把太子刘禅托付给他们。又留下诏书告诫刘禅说:“不要因为好事很小而不做,也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就必须有与皇位相匹配的德行。从此以后,你要把诸葛丞相当作父亲,好好与他共事。”诸葛亮感动得满脸都是眼泪,向刘备发誓说:“我身为臣子,感念陛下的知遇之恩,一定会竭尽我的忠诚,直到死去。”在《三国志》中,作者陈寿因此评论刘备为人弘毅宽厚,能够知人善任,他的器量和风度恰似当年的汉高祖。当刘备把继承人和整个国家托付给诸葛亮的时候,他是那样诚心诚意,他和诸葛亮真可谓是君明臣良的典范。
同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宫驾崩,享年六十三岁。五月,诸葛亮护送他的灵柩回到成都。太子刘禅登基继承皇位,定刘备的谥号为“昭烈皇帝”。八月,刘禅把刘备安葬在惠陵。
【作者评说】
刘备说过,他与曹操是水火相敌的两类人。曹操做事总是急功近利,而刘备却要反复思量其中的对错;曹操为人自私又暴戾,而刘备却能够做到宽厚待人;曹操喜欢用诡计取胜,而刘备却要求自己以忠信为本。毫无疑问,刘备的这些信念,使他成了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
整个汉朝已经崩溃了,各路英雄豪杰都在趁机争抢利益。只有刘备,还在痴想着回归到汉朝旧有的传统中去。可是,无论他的愿望多么美好,无论他和他的战友们怎样苦苦地逆向打拼,也不可能让泥沙俱下的历史洪流回归从前。
【文史杂记】
〇白帝城和白帝庙
刘备临终托孤的地点,在白帝城的永安宫。永安宫的遗址,因为三峡大坝竣工以后,长江水位高涨,已经被淹没。与此同时,距离永安宫十公里的白帝山,也变成了四面环水的岛屿。也就是说,当年的白帝城,只有白帝山和山上的白帝庙得到保存。
白帝庙里面供奉的,原本是以白帝自命的公孙述。到了明嘉靖年间,白帝庙改名为义正祠,里面供奉刘备和诸葛亮的神像;后改名为明良殿,并且添加关羽和张飞的神像。从那以后,当地便形成了在白帝庙内祭祀刘备君臣的传统。清同治年间,庙名改回为白帝庙。
白帝城和白帝庙不仅仅属于三国,在唐诗中同样大放异彩。唐代国宝级的大诗人李白、杜甫、刘禹锡都曾到过白帝城。李白的名作《早发白帝城》,更是让白帝城成为一座震古烁今的诗城。
【原典精选】
昔在虞书,敦❶序九族,周监❷二代,封建同姓,诗著其义,历载长久。汉兴之初,割裂疆土,尊王子弟,是以卒折诸吕之难,而成太宗之基。臣等以备肺腑枝叶,宗子藩翰❸,心存国家,念在弭(mǐ)❹乱。自操破于汉中,海内英雄望风蚁附,而爵号不显,九锡未加,非所以镇卫社稷,光昭万世也。奉辞在外,礼命断绝。昔河西太守梁统等值汉中兴,限于山河,位同权均,不能相率,咸推窦融以为元帅,卒立效绩,摧破隗嚣。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过去《虞书》中记载,要以宽厚的态度对待同姓同族,周朝借鉴夏、商两代的做法,分封同姓宗族。《诗经》记载了他们这么做的意义,就在于它能使周王朝历时长久。汉朝建立初年,划分疆土,封其子弟为诸侯王,因此最终挫败了吕氏的叛乱,奠定了汉文帝登基的基础。臣等认为刘备是帝王的后裔、刘氏同宗的子弟,是藩卫国家的屏障,心中始终想着国家,想要平定祸乱。自从他在汉中打败曹操,天下的英雄都望风依附于他,但他至今没有显贵的爵位名号,也没有得到九锡的礼遇,这不是能够使国家得到保卫、使功业光照万世的做法。臣等受命在外,不能得到朝廷的礼命。过去河西地区的酒泉太守梁统等人赶上光武帝中兴汉室,但那里与中原地区被山河阻隔,各派力量的地位和权力相当,不能进行统率,便共同推举窦融为元帅,最后建立功业,消灭了隗嚣。
注释
❶敦:敦促,勉励。❷监:借鉴。❸藩翰:藩,屏障。翰,通“干”,栋梁。后用以比喻藩国或卫国重臣。❹弭:停止,消除。
注释:
[1]所谓“衣带诏”,是指汉献帝刘协将一封诏书藏在衣带中交给董承,让他与天下义士一起诛杀曹操。详见《少年读三国·汉宫落日》。
[2]髀肉,大腿上的肉。刘备在荆州闲居多年,不曾骑马打仗,看到大腿上的肥肉,感叹自己虚度了时光。
[3]刘备见到诸葛亮后,两人之间有一番问答,历史上称之为“隆中对”。详见本书《诸葛亮:以管仲和乐毅自比》。
[4]汉献帝刘协已于建安二十五年三月更改年号为延康元年。但蜀国并不知情,还在继续使用“建安”这个年号,直到建安二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