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三国·汉宫落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汉桓帝:从厕所里发起政变

汉桓帝之所以“亲小人,远贤臣”,是因为小人们更善于讨好他,满足他的各种欲望。可是,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吗?

又当皇帝,又娶美女

本初元年(146年),刚刚年满十五岁的刘志,不仅莫名其妙地当上了皇帝,还娶到了美女。这样的人生际遇,怎么说都是旷古的奇闻。

刘志是蠡(lǐ)吾侯刘翼的儿子。刘翼去世后,十二岁的刘志继承父亲的爵位,成了新一代的蠡吾侯。又过了三年,刘志到了束发成童的年纪,被梁太后看中,要把妹妹梁女莹许配给他。刘志早就听说过梁女莹的美貌,便兴高采烈地启程,到洛阳城外的夏门亭等候。

恰好就在这时,年仅八岁的汉质帝忽然驾崩。太尉李固与群臣商议,要迎立清河王刘蒜为新皇帝。中常侍[1]曹腾对梁太后的哥哥、大将军梁冀说:“我以为蠡吾侯才是最佳人选。听说他已经到了洛阳城外,而且即将成为你的妹夫。你若迎立他为新皇帝,那么你的妹妹梁女莹就会顺理成章地成为新皇后。如此一来,岂不是可以长久地保全你们梁家的富贵吗?”梁冀认为他说得对。

刘志于是很意外地被拥立为新皇帝,又按照汉惠帝拜纳皇后的旧例,用两万斤黄金作为聘礼,于建和元年(147年)八月立梁女莹为皇后。那时候,刘志特别宠爱梁女莹,又畏惧梁家的势力,并不敢心有旁骛。

从厕所里发起政变

和平元年(150年)二月,梁太后去世。十八岁的刘志临朝亲政,然而家国大事,全都要仰仗大将军梁冀。朝中文武百官,无论升迁或者任免,都需要事先得到梁冀的批准,才能到尚书台办理手续。全国各郡各县送到京城的贡品,也总是先把上等的献给梁冀,然后才把次等的献给刘志。官员们讨好梁冀,把他比作前朝的贤相萧何、霍光和邓禹。刘志就按照高祖皇帝恩待萧何的先例,准许梁冀享受“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yè)赞不名”的特权;又类比霍光享受的恩赐,赏给他很多金钱、彩帛、衣服、奴婢和极其奢华的车马、府宅;还把他的封地增加到四个县,让他享受与邓禹同一档次的待遇。

梁女莹贵为皇后,又有做大将军的哥哥为她撑腰,生活得极其恣意而又奢靡。美中不足的是,她一连几年都没有生育。刘志开始把目光转向别的女人,却不料梁女莹心怀怨恨和忌妒,强行命令怀孕的宫女服药堕胎。刘志因此非常痛苦,他虽然不敢谴责梁女莹,但对她的恩宠却在日益衰减。延熹二年(159年),梁女莹最终忧愤而死。

梁女莹还没去世时,刘志就宠幸了梁猛女,封她为贵人。梁猛女之所以姓梁,是因为她的母亲薄宣在她生父去世之后,改嫁给了大将军梁冀的妻舅梁纪。梁冀得知梁猛女受刘志宠爱,便想认她做自己的女儿,以此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梁猛女的姐夫邴(bǐng)尊,当时正在朝中担任议郎。梁冀担心他阻止薄宣同意自己的提议,便派出刺客杀死了邴尊。他又担心横生枝节,便又让刺客把薄宣也除掉。但不料刺客行动失败,薄宣急忙入宫向刘志求救。

刘志听到薄宣的控告,非常惊骇。他把宦官唐衡带到厕所,在那里悄声问道:“你可知道在我们周围,还有谁跟大将军不和吗?”唐衡立即回答说:“中常侍单超、左悺(guàn),与大将军弟弟梁不疑有过节;徐璜、具瑷(ài)私下里对大将军不满。”于是刘志召见单超、左悺、徐璜、具瑷等人,在密室里讨论计谋。说到激动之处,刘志用牙咬破了单超的手臂,与他们歃(shà)血为盟,决意要诛灭梁冀。

延熹二年(159年)八月,刘志命令具瑗率领左右厩驺、虎贲、羽林、都侯剑戟士合一千余人,与司隶校尉张彪一起围攻大将军府。梁冀见势不妙,与他的妻子孙寿双双自杀。随后,梁、孙两大家族全部被收监、处斩,高级别官员之中受到牵连而死的有数十人,曾经行走于梁冀门下的故吏宾客被罢免的有三百多人。在朝的官位,几乎为之一空。

宦官们的狂欢

梁冀自杀以后,他的财产被全部没收、变卖,折合共计三十多亿。刘志一高兴,下令减免天下百姓百分之五十的税租;又下令打开梁冀的私家林苑,让无家可归的贫民在里面居住、垦殖;还论功行赏,封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五人为县侯;并不再设置大将军一职,起用单超为车骑将军,职权略等于大将军。

刘志改立梁猛女为皇后,但因为嫌恶梁氏,让她改跟母亲姓薄,并封她的母亲薄宣为长安君。延熹四年(161年),有大臣上奏皇后的生父为郎中邓香,不宜改易其他姓氏,于是刘志便诏令皇后恢复邓姓。刘志爱恋邓皇后,一如当年爱恋梁女莹,于是追封邓皇后的生父邓香为安阳侯,改封邓皇后的母亲薄宣为昆阳君。此外,邓皇后的兄弟、侄子辈中,也有多人被封为列侯。延熹八年(165年),刘志又移情别恋,下诏废黜邓皇后,致使邓皇后一如当年的梁女莹,忧愤而死。在此之前,刘志命人广选宫女,合计有五六千人之多。邓皇后被废黜之后,刘志选拔贵人窦妙做他的新皇后。

外戚梁冀一党被诛灭的消息,如奔雷似的传遍全国。儒生们奔走相告,都以为刘志是一位圣明的皇帝,即将以他的大智慧,给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带来拨乱反正的机遇,却不料刘志的心思并不在治国理政,而在酒肉和玩乐。经历了一场欢喜之后,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唯一的变化就是:国家的权势,从外戚梁氏那里,转移到了宦官们的手中。

历史进入了宦官们狂欢的时代。他们凭借皇帝的宠信,任用他们的亲朋故旧,结成内外呼应、沆瀣一气的“阉党”。攀附他们的人,不仅送来了天南海北的奇珍异宝,甚至还卖身投靠,做他们的奴仆和子孙。宦官们自己不能生育,可就是喜欢听人们趴在地上喊他们爹爹。每次他们过生日,前来祝寿的“儿子们”都能充满门庭。

党人与宦官集团之间的抗争

宦官们结党营私,肆无忌惮,做下了许多伤天害理的坏事。

案例一:中常侍侯览的干儿子张氾(fàn),在南阳郡购置地产、蓄养宾客、劫杀富商,竟然成了为害一方的恶霸。南阳太守成瑨(jìn)查明案情后,不顾赦令,开刀问斩了张氾及其宗族宾客两百多人。

案例二:小黄门[2]赵津在他的老家晋阳横行霸道,作威作福。太原太守刘(zhì)怒不可遏,带领郡吏王允拘捕了他,也不顾赦令,将他处死。

案例三:东海国[3]下邳(pī)县令徐宣,是中常侍徐璜的侄子,只因求婚不成,竟然把女孩抢回家来,绑在柱子上,当作箭靶射击,直到最后一箭射死。东海相黄浮义愤填膺,毅然拘捕了涉案的徐宣和他的家人,把他斩首示众。

这三个案子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成瑨、刘、黄浮先后被押解到京城,收监在专门囚禁高级官员的北寺狱。太尉陈蕃和司空刘茂一同上书营救,朝野上下一片哗然。延熹九年(166年),成瑨、刘最终蹊跷地死于狱中;黄浮被判处髡(kūn)刑[4],贬为右校。同年,刘志又以“党人”论罪,把大名鼎鼎的司隶校尉李膺收捕到狱中。

李膺,字元礼,是颍川郡襄城县人,生活简朴,性格清高,曾经任职青州刺史。青州各郡各县的官员听到他的名字,都非常害怕,其中有许多人竟因此弃官而逃。李膺又先后担任渔阳太守、蜀郡太守、度辽将军、河南尹和司隶校尉,皆有斐然的政绩传播于世。

中常侍张让的弟弟张朔,是野王县令,却残忍无道,杀害孕妇。他听说李膺出任司隶校尉后,吓得逃回京城张让家中。李膺查明他的罪行后,立即带人到张让家里搜捕,捉住了惊慌失措的张朔,把他收监入狱。张让想设计营救,却没想到李膺作风果敢,录完张朔的供词以后,立即就把他杀了。消息传到宫中,宦官们无不胆战心惊,连节假日也不敢轻易出门了。刘志感到奇怪,问他们缘由。宦官们一齐叩头哭诉说:“怕李校尉!”

宦官们到底不肯放过李膺,竟诬陷他以圣贤之名广收门徒,与太学生和各郡各县的士人结为部党、非议朝政。刘志被激怒,遂以“党人罪”缉拿李膺、陈寔(shí)、范滂和诸多太学生,合计二百多人。太尉陈蕃急忙上书,言辞恳切地劝谏刘志。刘志却罢免了陈蕃,改任光禄勋周景为太尉。

缉拿党人的诏书到了各郡各县,每个郡县都在上报党人名单,其中竟然牵连到许多宦官的亲族。更有全天下的儒生,不以党人为耻,反以党人为荣。党人一案,因此变得复杂而又棘手。永康元年(167年)六月,刘志最终下诏大赦天下,释放了在押的全部党人。同年十二月,刘志在德阳前殿驾崩,年仅三十六岁,谥号“孝桓皇帝”,史称汉桓帝。

好皇帝的评价标准

齐景公曾经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学问。孔子回答了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做皇帝的就应该做圣明的好皇帝,做臣子的就应该做贤良的好臣子,做父亲的就应该做仁慈的好父亲,做儿女的就应该做孝顺的好儿女。当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这个国家就会变得和谐而又有序。

那么,汉桓帝是一个圣明的好皇帝吗?很显然,他不是。

怎样才是一个圣明的好皇帝呢?诸葛亮有一个标准,叫作:“亲贤臣,远小人。”他在《出师表》里面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谁是贤臣?那些饱读诗书的儒生和士大夫就是贤臣。先汉之所以兴隆,是因为它建立了很好的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它任用的官员,几乎全都来自地方上长老们举荐的孝子。这种选官制度,被称为“举孝廉”。先汉认为,在家能够做孝子的人,出仕以后才能够做廉吏。在“举孝廉”的同时,先汉还有“举贤良”的任官制度,就是皇帝亲自选拔饱读诗书的贤良之士为官。这样的孝子、这样的贤良之士,就是诸葛亮所说的贤臣。

可是,汉桓帝是怎么做的呢?他是倒过来做的。他不是“亲贤臣,远小人”,而是“亲小人,远贤臣”。他自己就是一个没有见识的小人,满脑子都是酒肉和玩乐。除此之外,他什么也不懂,根本就不是做皇帝的料。但凡是贤臣,一定会规劝他、批评他,他怎么会喜欢贤臣呢?

汉桓帝喜欢的是宦官,那些善于讨好他的宦官。他们跟贤臣不一样。他们就是诸葛亮所说的小人。他们从不批评皇帝,只会想方设法地讨好皇帝,以便从中捕捉机会,谋取自己的私利。他们像老鼠和蛀虫一样活着,祸害着这个国家,直到这个国家像腐朽的房屋一样轰然倒塌。

《三国演义》开篇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因为这个“分”字,就有了中国历史上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那么,这个“分”字是从哪里开始的呢?按照诸葛亮的说法,就是从汉桓帝“亲小人,远贤臣”开始的。

如果追溯得更早一些,这个“分”字是从那个愚蠢的大将军梁冀开始的—是他选择了汉桓帝,从而决定了他自己和整个汉朝的命运。

【作者评说】

汉桓帝之所以“亲小人,远贤臣”,是因为小人们更善于讨好他,满足他的各种欲望。可是,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吗?

我们想要理解自己的人生,就需要我们的思想有高度、有深度,然后活出自己的见识和智慧。我们只有离欲望远一点儿,远远地看着它,才有可能把它看透。否则,哪怕我们做了皇帝,也依然是欲望的奴隶。

【文史杂记】

东观修史

东观是东汉一朝收藏图籍档案和修撰史书的处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藏书馆和史学馆。班昭、刘珍、李尤、刘毅、边韶、崔寔、伏无忌、蔡邕(yōng)等名儒硕学,都曾经奉诏在这里撰修国史,陆续撰成《汉记》143篇,世称《东观汉记》。

汉桓帝时期虽然国政混乱,但东观修史的工作还在继续,完成《诸王子功臣恩泽侯表》《百官表》《南单于传》《西羌传》《地理志》等资料修撰,以及刘开(汉桓帝的祖父,被追谥为孝穆皇帝)、刘翼(汉桓帝的父亲,被追谥为孝崇皇帝)、梁妠(汉顺帝驾崩以后,以皇太后身份临朝听政,直到汉桓帝亲政,谥号“顺烈皇后”)、阎姬(汉安帝驾崩以后,以皇太后身份临朝摄政,而后被汉顺帝幽禁在离宫,谥号“安思皇后”)等人的传记。

安敦遣使通汉

延熹九年(166年),大秦国(古罗马)国王安敦派遣使者到洛阳觐见汉桓帝,赠送象牙、犀角、玳(dài)瑁(mào)等礼物。这是欧洲国家与中国的第一次外交,标志着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开始。

【原典精选】

冀乃大起第舍,而寿亦封街为宅,殚极土木,互相夸竞。堂寝皆有阴阳奥室,连房洞户。柱壁雕镂,加以铜漆;窗牖(yǒu)皆有绮疏青琐,图以云气仙灵。台阁周通,更相临望;飞梁石蹬,陵跨水道。金玉珠玑,异方珍怪,充积臧室。

《后汉书·梁统列传》


梁冀于是大建自己的府邸,孙寿也封闭街道修建宅院。他们大兴土木到了极致,互相炫耀攀比。客堂和寝室明暗相间十分深邃,房间相连,门户相通。房间的柱子和墙壁上雕刻着花纹,并涂有铜漆;大小窗户上全是镂空的连环纹路,漆成青色,并会有仙人云游的彩图。亭台楼阁间互有通道,可以登上去互相眺望;在水道上临空架起飞桥,并在两岸砌好石阶。金玉珠宝、外国的珍奇异物,堆满了仓库。

注释

❶奥:泛指室内深处。❷牖:小窗。❸绮疏青琐:绮疏,镂空的漂亮纹饰;青琐,雕刻的连环纹饰,用青色装饰。

注释:

[1]中常侍:在皇帝身边提供应答顾问的近臣。东汉汉安帝后,中常侍都任用宦官,并授以重任。

[2]小黄门:黄门侍郎属下的宦官,也泛指宦官。

[3]东海国:东汉时期分封的一个诸侯国。

[4]髡刑:古代一种把头发剃光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