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印度
——石窟寺的诞生地
印度最古老的石窟位于比哈尔邦的加雅城,都是“邪命外道”的修行窟。
所谓“邪命外道”,是指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有代表性的六位思想家(六师)之一末伽黎·拘舍罗(Makkhali Gosala)所创立的生活派。生活派被佛教视为邪说,因而被贬称为“邪命外道”。拘舍罗宣传的是一种宿命论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受命运支配的。在命运的锁链下,任何人的意志都是无能为力的,伦理道德也是没有意义的。以后,生活派有了自己的寺院和教团组织,过着严格的戒律支配下的苦行生活。在孔雀王朝,生活派受到阿育王的保护,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他们提供苦行场所的石窟寺就开凿在这个时代。
位于加雅城北25公里处的巴拉巴尔山(Barabar Hills)石窟群中,就有几所重要的外道窟。代表性的如苏达玛(Sudama)窟,内部刻有阿育王12年的题记,上面讲这所石窟是奉献给裸形外道的行乞者的。可以想象,生活派教徒在苦行时常常连衣服都不穿。苏达玛窟分内外两室,外室呈长方形,长10米、宽6米、高4米左右,纵券顶;内室平面近圆形,长6米、宽5.8米左右,穹隆(半球形)顶,中部有一座敦实的塔(图6)。在内外室交接的部位,像茅屋顶那样伸出成檐。这就是典型的外道窟,也是石窟中最古老的样式,它标志着石窟寺在印度的诞生。
佛教虽然在教义的基本理论上排斥其他宗教团体,但对于其他宗教思想甚至神灵,则往往采取借鉴与吸收的态度。
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佛教徒就接受了生活派在山中开石窟寺供礼拜修行的做法。最初的佛教石窟几乎是机械性地模仿草庵茅舍,如位于安德拉邦的贡塔帕里石窟中的一所洞窟,其主室呈圆形,中间有一座塔,主室外部有长方形的门厅。但是很快,佛教徒就对这种原始形制做了改进。其改进形式大量地出现于高止山脉的西部和孟买地区。这种新型的供佛教徒礼拜用的石窟,在平面布局上有一定的共性:长长的马蹄形平面,最里面做成半圆形,中间是一座覆钵形(半球形顶)塔,环绕着塔的内侧以及侧壁的旁边都布置廊柱,以供信徒们从廊柱的外侧绕塔礼拜。这就是石窟寺发展史上一种最重要的类型——塔堂窟,音译也叫支提窟(Chaitya)。其中卡尔拉(Karle)的塔堂窟是最大最完美的一所。它纵深38米,宽14米,既庄严又宏伟,并具有完美的采光方式(图7)。这批早期的塔堂窟约建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娑多婆诃那王朝。
图6 印度巴拉巴尔山苏达玛窟内景(前3世纪)
为什么要在石窟中建佛塔供环绕礼拜呢?原来,在古代印度,塔就是坟冢的意思。相传释迦牟尼死后,他的遗体被弟子们火化,结晶成舍利子。按照印度古老的习惯,弟子们建塔埋葬保存了这些舍利子。在佛教中,舍利子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物品,是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对象。为了表示对佛的虔诚和信仰,信徒们都争着迎请舍利,建塔供奉。这种塔在印度称作“窣堵坡”,在中国还有一种称呼叫“浮屠”。同时,塔也就成了佛的象征物。石窟中凿的佛塔不是埋葬舍利的,只是象征着佛的存在,这种没有舍利的塔一般称作“支提”。根据佛教经典《菩萨本行经》所说,如果人们能够经常环绕着佛或象征佛的塔做礼拜,就可以获得无上的福报与功德。这就是塔堂窟所能体现出的价值。不过,在公元2世纪以前的塔堂窟中还没有使用过佛像。在石窟中直接对佛像做礼拜,是5世纪以后的事。
图7 印度卡尔拉石窟的塔堂窟(约前2世纪)
印度佛教石窟的另一种重要类型是僧房窟,它的音译是毗诃罗窟(Vihara)。它的一般形制是:开出一间平面近似方形的大厅,环绕着大厅再开出一系列方形小室。大厅是供僧人生活起居的,小室是供僧人坐禅修行的。位于孟买东部巴雅(Bhaja)石窟群中的僧房窟,可以作为其中的代表(图8)。印度的这种僧房窟数量要远远多于塔堂窟,一般是很多僧房窟围绕着一所塔堂窟,由此组成印度的石窟寺院。僧侣们平时在自己的僧房中生活修行,到了集体诵经礼拜的时间,再集中到塔堂窟里。其实今天中国佛寺中僧侣们的修习与生活方式,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只是用地面上的寺院来取代山中的石窟而已。
在古代中国,这种在山中开窟修行的思想一旦被佛教徒所接受,就显示出了强大的宗教与艺术感染力。
图8 印度巴雅石窟群连续平面图(约前2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