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祁连山下的净土
——北凉石窟
出了敦煌城向东行走,经酒泉、张掖到武威,一直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地带。其南侧是祁连山,北侧有龙首山,山峰高耸绵延,中间是低而平坦的戈壁或绿洲,这一走廊总长700多公里。由于它在黄河西部,人们习惯称它为“河西走廊”。这是古代丝绸之路往还的必经之地。
大约从西晋时期开始,河西走廊一带的佛教就逐渐兴盛起来,有很多于阗和龟兹国的和尚来这里传教译经。凉州(今甘肃武威)地区的僧侣也有不少人前往龟兹或印度求学,从而使这条丝路的咽喉要道积累起了丰厚的佛教文化。412年,匈奴族酋长沮渠蒙逊(368—433)占领姑臧(即武威),建立起北凉国。420年,他消灭了汉族人李氏在酒泉、敦煌一带建立的西凉国。至此,河西走廊上的重要城市全部归北凉国所有。沮渠蒙逊很信奉佛教,在他的提倡与弘扬下,河西与西域各国之间的佛教有了更广泛的交流。他还组织了规模盛大的佛教经典翻译工作,使北凉的首都凉州成为长安以外的又一个译经中心。
南朝萧梁时代的和尚慧皎(497—554)著有《高僧传》一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沮渠蒙逊占领凉州以后,曾在州南百余里处的山崖间,为他的母亲求功德,期望其母来世升天。他造了一尊一丈六尺高的大石佛像,同时开凿了一些石窟,里面安放的石雕或泥塑佛像姿态千变万化。从此,这个石佛所在地就成了凉州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429年,蒙逊派他的儿子沮渠兴国(?—431)为先锋,带兵攻打东部的西秦国,结果沮渠兴国兵败被擒,后来死在乱兵的刀剑之下。这件事使蒙逊既伤心又震怒,心想:我这样信佛求佛,还不能保我的儿子,看来这佛也是个没有用的东西!于是他下令拆毁寺院,让和尚们都还俗。几位将士偷着到那尊大石佛像前去祈祷,突然看见这尊大石佛像的眼中流出了眼泪,急忙去报告蒙逊。蒙逊听后大惊失色,浑身战栗,立即叫随从扶着自己来到大石佛像面前。看见石佛眼中的泪水如泉水般涌出,蒙逊十分内疚,痛责自己冒犯神灵的过错,急忙把被赶走的僧侣请回寺院,佛教事业比以前更加兴盛。
根据这个故事,可以推测这处石窟的开凿时间应在412—429年间。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才明确地肯定此石窟为今武威东南90多里处的天梯山石窟(图25)。
由于历代开凿,天梯山已形成了一处石窟群。在众多石窟中,第1、4、18窟这3所中心塔柱窟是年代最早的。它们的基本形制是:平面呈方形,窟顶中部隆起,在石窟的中心位置立着一座方棱柱体,直接窟顶。方柱象征着佛塔,它的每面都划分成3层,每层每面都开着圆拱形的佛龛,龛里安置着佛与菩萨的塑像(图26)。在窟内的墙壁上,均涂抹泥层绘制壁画。毫无疑问,这3所中心柱窟都是可以绕塔礼拜的礼拜堂。从其功能分析,它们同鄯善、于阗国的方形塔院是相同的,而在山崖间开出绕塔礼拜的殿堂,虽然与龟兹的中心柱窟有共性,但塔的后面空间同其他三面是相等的,并不是一条低矮的甬道。可以看出,凉州这种石窟的做法,显然是受到西域的影响。但这里才是真正的中心柱窟,因为它们的中间都确实立着象征佛塔的方柱。这是对礼拜窟所作的最关键的改进,它的强大生命力为后代石窟所证实。
图25 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外景(筱溪听泉拍摄)
在天梯山的2所中心柱窟(第1、4窟)中发现的最下层的壁画,与敦煌北魏壁画风格相似,应该是北凉时代的作品。其中的提瓶立菩萨、供养菩萨(图27)、供养菩萨与天王,以及莲花化生童子忍冬边饰,是保存最好的作品。提瓶立菩萨代表观世音菩萨。菩萨的意思是“使众生觉悟”,在佛教中是高级的神祇,地位高于罗汉,仅次于佛,中国人还把他们称作“大士”。菩萨的职责是帮助佛解救苦海中的芸芸众生,将他们引到极乐世界中去。菩萨再向前进一步,就可以成佛了。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就是一位菩萨。观世音菩萨是帮助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解救世间众生的大菩萨。按佛教的说法,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只要叫一声观世音的名字,观世音菩萨就能立即“观其音声”,前来解救。到了唐代,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的名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据说观世音手持的净瓶中有甘露水,将此水拂洒人间,能消除众生的烦恼与垢浊。
图26 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第4窟中心柱(北凉。1958年拍摄)
图27 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第1窟中心柱左面下层龛外左侧下部第1层北凉供养菩萨摹本
供养菩萨在佛教中是地位较低的菩萨,在佛教美术中常常可以见到他们向佛奉献莲花等圣物。
化生童子是从莲花中出生的小孩,只有在西方极乐世界中才能见到。曹魏康僧铠译的《无量寿经》说,人们如能常做善事,一心念着阿弥陀佛,功德积累到了相当的程度,死后就可以去极乐世界,在莲花中再生。这些都是大乘佛教的思想。于阗国的佛教是以大乘为主的。
这几幅壁画的形象与技法融合了东西方色彩。几尊菩萨的画像,虽然也有一些晕染,但线描的功底很强。在头部装饰上,与克孜尔早期壁画菩萨有复杂的花冠不同,仅仅在头顶束成两朵发髻,在双肩后还出露着圆形发髻。面部并不是圆圆的,眼眉细长,嘴也比较大,五官的位置略微靠下。因此,它既有龟兹风壁画的影子,又有凉州自身的创作特点。但就大乘佛教的内容来讲,在龟兹国很难找到相似的例子,而在于阗的佛教里可以找到有关情况。
沮渠蒙逊为他母亲造的大石佛像,现在已找不到了,但推测当时的造立想法,很可能是接受了龟兹国大像窟的启发。这3所天梯山最早的石窟,虽然不能断定就是沮渠蒙逊自己造的,但它们一定是蒙逊弘扬佛教的产物,也是北凉国现存最早的石窟。众多的佛教历史资料表明,十六国时代,凉州地区与新疆的龟兹、于阗两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佛教交往关系,于阗的大乘佛法与塔院建筑思想,龟兹的小乘佛学与石窟寺的开凿,向东融会在凉州地区,再加上后秦长安的大乘思想的影响,终于造就了新的凉州石窟艺术。
在今张掖地区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有一处开凿于祁连山北麓、大都麻河西岸红石崖壁之上的金塔寺石窟。这一地点共有东、西两个规模较大的洞窟,距地面60余米。在酒泉城南约15公里的祁连山下、文殊山山谷中有一处石窟群,其中绝大部分石窟已残破不堪,只有千佛洞和万佛洞两窟至今还保存着比较完整的造像与壁画。这4所石窟的形制,与天梯山的3所中心柱窟基本相同(图2:2)。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这4所石窟属于北凉时代,或者是439年北魏消灭北凉以后,沿袭了凉州佛教艺术的传统而开凿出来的,是凉州佛教艺术系统中的成员。
金塔寺与文殊山中心柱窟除万佛洞(后代重新装饰过)外,其余3窟都在中心柱的每层每面开出一个圆拱形龛,龛内塑着坐佛像,龛外两侧各立一尊菩萨像。在个别龛中塑着呈交脚坐姿的佛像或一腿下垂的思维菩萨,像是正在思考问题。有的龛两侧塑着比丘(弟子)像。中心柱各层龛沿的上部,基本都贴塑着形体较小的飞天、坐菩萨、坐佛像等,烘托出了热烈的气氛(图28)。窟内的侧壁都画着千佛坐像,窟顶画飞天、手持乐器的伎乐天或供养菩萨(图29)。文殊山千佛洞在侧壁千佛壁画的下部,还画着十身立佛,西壁中部画着西方极乐世界中的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两菩萨,下部画一排供养人像。
图28 甘肃张掖金塔寺东窟中心柱西面测图(北凉。采自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西石窟》图4)
图29 甘肃酒泉文殊山千佛洞中心柱与侧壁(北凉)
只要稍做比较就可以看出,这种内容与排列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龟兹石窟,而更多地反映出大乘佛教思想。酒泉、敦煌、吐鲁番还出土了12座北凉的小型石刻佛塔,其中6座塔上刻着明确的年代(426—436),与金塔寺、文殊山的中心柱窟基本属同一时代。石塔上面出现了7尊坐佛与交脚坐的弥勒菩萨像(图30)。
在金塔寺与文殊山的中心柱窟中,佛的服装有两种,即袒裸右肩式与通肩式,与犍陀罗佛像的服装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袒裸右肩式的佛像右臂虽仍裸露着,但身后的大衣已把右肩部位遮盖住,这样处理也许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
总的来说,这些北凉系统中的佛教石窟寺艺术,虽然与新疆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却给人们带来了新鲜的视觉感受,呈现了不同的思想内涵。
图30 酒泉出土的北凉承玄元年(428)高善穆造石塔(甘肃省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