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历史文化
1.沿革变迁
山西是人类和华夏文明发祥的最早起源地和中心区域之一。考古表明,远古时代,山西南部是人类初曙的起源地。运城垣曲县“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考古还表明:最早约在1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群就在山西晋南地区繁衍生息,其中运城芮城县西侯度文化遗址发现的火烧骨,把我国范围内发现的人类用火历史向前推进了100万年;在10万~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在山西汾河两岸和大同、朔州一带,已经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原始人群和村落。进入新石器时代,约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山西南部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已达到相当发达的水平;约在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山西南部已经成为当时诸多邦国的中心。史传“尧都平阳(今临汾尧都区),舜都蒲坂(今运城永济市西南),禹都安邑(今运城夏县西北)”,记载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最早的英雄们在汾河下游创业建都的历史。今临汾市尧都区南部有尧庙、东部有尧陵,运城市盐湖区北中部有舜帝陵庙。《禹贡》载夏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龙门又叫禹门口,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和陕西韩城市东北一带。近年来,对临汾襄汾县陶寺遗址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这里是帝尧都城所在地,也是最早的中国所在区域。这使在距今4500年前后我国史前传说的尧舜禹时代由传说成为信史,中华5000年文明史由此得到证实。
约公元前2070年,禹去世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的氏族奴隶制的夏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原始公社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开始,开启了中华文明发展的新纪元。夏朝早期的统治中心在今山西晋南夏县一带,后随着地域扩大,统治中心才转入河南豫西一带。今夏县东下冯遗址是重要的夏墟。
商朝时,山西南部在其“邦畿千里”之内,其余地方则散布着十几个方国部落。今运城垣曲县古城南关和夏县东下冯等地发现有商代前期完整城址,以及运城平陆县和长治长子县等地出土的商代早期青铜重器,表明这里是商王朝的经略要地。
西周初期大规模分封诸侯,山西中南部为十余个诸侯的领地,其中主要诸侯国是晋国。春秋时期,晋国发展强大,逐步兼并了周边小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大约包括今山西中南部、河北西南部、河南西北部和陕西东部,设置有50余县,其中山西境内有10余县。晋国前期国都在翼(今临汾翼城县东南),后期迁都于新田(今临汾侯马市)。晋国是郡县制的起源地,后来秦将这种制度推广到全国。在今临汾曲沃县建有晋国博物馆,陈展着考古发掘的晋国“曲村—天马遗址”的文化历史;在今临汾侯马市建有晋国古都博物馆,陈展着晋都新田考古发掘的文物及其文化历史。
公元前453年,晋国卿族赵、魏、韩三家三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赵、魏、韩三分晋国,成为实际上的三家诸侯国。在山西,赵国辖中部、东北部、东南部少部,魏国辖西南部、东南部少部,韩国辖东南部大部和西南部少部。起初,赵国的都城在晋阳(今太原晋源区东北),韩国的都城在平阳(今临汾尧都区),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运城夏县北),后来随着疆域的扩大移向河南、河北。公元前403年,东周天子正式承认赵、魏、韩三家为诸侯,中国历史由此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为战国七雄,山西分属赵、魏、韩三国领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郡,后又不断增设到40余郡。今山西及周边河北、内蒙古一带为河东、太原、上党、雁门、代、云中6郡分辖,其中代、云中2郡治所不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70余县。汉代时基本沿袭秦代郡县制,地方实行州郡县制。西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版图极盛时,全国划分为13州。今山西及周边陕西、河北、内蒙古一带为并州、幽州、司隶州(京畿长安范围)3州领属,并归太原、上党、雁门、西河、代、河东6郡分辖,其中西河、代2郡治所不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90余县。东汉(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地方建制基本沿袭西汉。西汉末东汉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羌、鲜卑逐步内迁进入山西,并发展强盛起来。到东汉中期,山西北部、中部、西部成为多民族聚居地区。
魏晋南北朝初期的三国时期,今山西全境属魏国(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境内匈奴人散居分布在并州兹氏(今吕梁汾阳市)、祁(今晋中祁县)、蒲子(今临汾隰县)、新兴(今忻州忻府区)、大陵(今吕梁文水县)等地。此外,在山西境内今长治武乡县还居住着羯族,今忻州代县和大同还居住着鲜卑族拓跋部。山西境内的三个少数民族与居住在陕、甘一带的氐、羌族,史称“五胡”。西晋(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末年,公元304年匈奴酋长刘渊起兵左国城(今吕梁离石区)建国“汉”,不久迁都平阳(今临汾尧都区),建立北方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随后其子刘聪打下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灭西晋,由此开始中国历史上一百多年的“五胡十六国”割据一方的局面。“十六国”,包括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国、成汉等。在此期间,山西境域为刘渊族侄刘曜创建的前赵(先都平阳、今临汾尧都区,后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羯族首领石勒创建的后赵(先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后迁邺、今河北临漳西南)、鲜卑族首领慕容皝创建的前燕(先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后迁都蓟、今北京城西南,后再迁邺、今河北临漳县西)、氐族首领苻洪创建的前秦(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氐族贵族姚苌创建的后秦(都长安,今西安西北)、鲜卑族首领慕容泓创建的西燕(先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后迁都长子、今山西长治长子西)、鲜卑族首领慕容垂创建的后燕(先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后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匈奴部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夏国(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东北)、鲜卑族首领拓跋珪创建的北魏(先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后迁都平成、今大同市)等国的领地。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西魏(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山西绝大部分为东魏领地,南部余部为西魏领地。后来,北齐取代了东魏,北周取代了西魏。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山西统一为北周领地。从刘渊起兵一直到北周灭北齐的270多年间,山西境内平阳(今临汾尧都区)、平城(今大同市)、晋阳(今太原市晋源区东北)都是全国很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其中,平阳为“汉”国、前赵的都城,平城为北魏的都城,晋阳为东魏和北齐的“别都”“陪都”。
隋朝建立和统一全国后,起初在地方取消了郡一级建制,在要冲诸州设总管府,以州刺史兼总管,统领邻近数州。山西境内并、代、隰、朔4州设总管府。后来隋又改州为郡,地方实行郡县两级制,最多时全国置190郡。山西及周边河北、内蒙古一带为太原、定襄、马邑、雁门、娄烦、西河、离石、上党、长平、临汾、龙泉、文城、河东、正平14郡分辖,其中14郡治所均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90余县。隋代,曾于北魏时期兴起于蒙古高原的突厥汗国其疆域已抵今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地带,并数次入侵山西雁门关以北地区。
公元617年,在太原郡留守的李渊乘隋末各地反隋大乱于晋阳城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唐”之国号,源于太原郡治所晋阳县为古“唐”国领地之称。在李渊起兵反隋的同时,马邑郡(今朔州市等地)将领刘武周也起兵反隋,在突厥汗国出兵的支持下称帝,并率部占据了山西大部。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率军征伐,刘武周兵败,双方在山西境内持续几年的争夺战才得以结束。此后一段时期,山西北部地区是唐出兵征讨突厥的重要基地。唐初地方实行州(府)、县两级建制,后又改为道、州(府)、县三级建制。山西境域除南部少部分为河南道(先治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所领外,其余山西境域及周边内蒙古、河北一带为河东道(治河东县,今永济西)统领。其中,河东道统领山西境域,归太原、河中2府和晋、绛、慈、隰、汾、沁、辽、岚、宪、石、忻、代、云、朔、蔚、潞、泽17州分辖,府州治所均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103县;河南道统领山西境域,为陕州1州所辖,州治所不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3县。唐代,太原府晋阳城(今太原晋源区东)被定为“北都”“北京”,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大政治中心。唐中后期“安史之乱”期间,山西是叛军进军都城长安和唐军抵抗的重要阵地。
“安史之乱”后,地方上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削弱,唐王朝走向衰落。公元895年,坐镇太原府统兵的唐河东节度使沙陀族首领李克用率部占领山西大部地区后,以太原为中心进爵晋王,建立了唐末时代的割据政权晋国(都晋阳,今太原晋源区东)。公元907年,坐镇开封的唐宣武节度使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先都汴州、今河南开封,后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即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依次更替的5个政权,“十国”即北方的北汉1个割据政权和南方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9个割据政权)。后梁建立,晋国自立,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政权。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称帝,改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底灭后梁,定都洛阳。公元936年,坐镇太原府统兵的后唐河东节度使的沙陀族人石敬瑭勾结“契丹”国,在晋阳城称帝,国号为晋,史称后晋,后灭后唐,定都洛阳(后迁东京,今河南开封)。公元947年,契丹军攻陷后晋国都开封,后晋灭亡。公元948年初,契丹主耶律德光称帝于开封,改国号辽,同时后晋大将沙陀族人刘知远也在太原府晋阳城称帝,后出兵攻克开封并定都于此,国号汉,史称后汉。公元951年,后汉将领郭威篡汉建立后周。同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镇守太原府统兵的河东节度使刘崇在晋阳建立北汉。“五代十国”时期,五个政权中,后唐、后晋、后汉三个政权都是由沙陀人以山西为根据地而建立的;十国中唯一的北方之国北汉,也是由沙陀人据山西而建的。在此期间,随着政权的更迭,山西境域先后为后唐全领,后晋统领除北部少部分之外的绝大部分,后汉统领除南部少部分之外的绝大部分,后周与北汉南北分割属领,北部少部分地区为契丹国(辽国)领地。此间,太原府晋阳城为后唐“北都”、后晋“北京”、北汉国都,是各方势力角逐的中心。
公元960年,北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北宋初年,山西境内的北汉与其长期对峙。宋太祖赵匡胤曾两次派大军攻打割据山西的北汉,两次兵临晋阳城下,但都未成功。直到公元979年其弟赵光义宋太宗亲征,才攻下晋阳,灭了北汉。千年晋阳古城,在宋军的火烧水灌之下,毁于一旦。北宋时期,今山西北部为辽国领地,其余大部为北宋属领。北宋在地方实行路、州(府、军)、县三级建制,其山西领地及周边陕西、河南一带为河东路(治阳曲县,今太原市老城区)、永兴军路(治京兆府,今陕西西安)统领。其中,河东路统辖山西中北部境域,归太原、隆德、平阳3府和降、泽、代、忻、汾、宪、辽、岚、石、隰、慈11州及庆祚、威胜、平定、岢岚、宁化、火山、保德、晋宁8军分辖,府州军治所均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79县。辽国在地方实行道、府(州)、县三级建制,其今山西北部领地为西京道统领,并归大同府1府和蔚、应、朔3州分辖,其中蔚州治所不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15县。大同府是辽国五个都城(上京临璜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市,南京幽都府、今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市)之一。
北宋中后期,山西是北宋抵御契丹辽国入侵的前沿阵地,也是今东北地区女真族兴起建立的金国(先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后迁都中都燕京、今北京市,再迁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入侵中原灭宋的重要通道和基地。
公元1125年金灭辽,1127年灭北宋,山西全境为金所统辖。金代地方实行路、州(府、军)、县三级建制。今山西及周边内蒙古、河北、陕西、河南一带为西京路(治大同,今大同市城区)、河东北路(治阳曲县,今太原市老城区)、河东南路(治临汾县,今临汾市尧都区)统领。其中,西京路统领山西北部境域,归大同府1府和朔、应、蔚3州分辖,蔚州治所不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6县;河东北路统领山西中北境域,归太原府1府和晋、忻、平定、汾、石、代、隩、宁化、岢岚、保德、管11州分辖,府州治所均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34县;河东南路统领山西南部境域,归河平阳、河中2府和隰、吉、绛、解、泽、潞、辽、沁8州分辖,府州治所均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60县。金朝末年,地处蒙古高原的蒙古族兴起,统一了漠北,建立了大蒙古国,并不断南下攻金。1212年蒙古国军队进入山西北部。此后,山西成为蒙古国和金国双方争夺的重要战场,也成为蒙古国军队南下中原、西出陕西的重要通道和基地。1271年,大蒙古国可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都大都,今北京)。1233年,元与南宋联兵灭金。
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中国。元代地方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山西﹑山东﹑河北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是元朝的腹里地区,统归中书省直辖。山西境域在中书省统领之下,又归冀宁路(治阳曲县,今太原市老城区)、晋宁路(治临汾县,今临汾市尧都区)及上都路(治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大同路(治大同县,今大同市城区)分领。其中,冀宁路统辖山西中北部境域,置直辖县10个,下辖汾、石、忻、平定、临、保德、崞、管、代、台、兴、坚、岚、盂14州,其中汾、石、忻、平定4州分辖置有9县。晋宁路统辖山西南部境域,置直辖县6个,下辖河中府1府和绛、潞、泽、解、霍、隰、沁、辽、吉9州,分辖置有45县。上都路统辖山西、河北、北京和内蒙古一带境域,其中山西境域为顺宁府(治今河北宣化)蔚州(治今河北蔚县)所领,置有2县。大同路统辖山西北部及周边内蒙古、河北一带,其中山西境域置有直辖3县,下辖浑源、应、朔、武4州,应、朔2州分辖置有4县。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明军攻占元都大都,元朝退出中原。当年,北伐的明军进入山西,从南到北消灭了元朝在山西的主要势力。此后,明洪武初起,明军在晋北、晋西与元朝残余势力进行了近20年的较量,才最终消灭之。明初地方沿袭元行省制,后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在稳定的统治区域设“两京(北直隶北京、南直隶南京)十三布政司”。十三布政司地域实行布政使司、州(府)、县三级建制。布政司下辖府、直隶州,府下辖属州、县,属州大多还下辖有县。山西是明代十三布政司之一,辖区为今山西全境及周边内蒙古、河北一带。山西布政使司(治阳曲县,今太原市老城区)辖太原、汾州、潞安、平阳、大同5府和泽、沁、辽3直隶州,5府之下辖平定、忻、代、岢岚、保德、永宁、蒲、解、绛、霍、吉、隰、浑源、应、朔、蔚16属州,其中除蔚州治所不在山西外,其余府、直隶州、属州治所均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79县。
金元以来尤其是元末明初,由于所受战争创伤较小,山西成为华北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明王朝以平阳府洪洞县广济寺为山西各地移民的重要集散地,先后18次从山西移民,人口约百万以上,分布于全国今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8个省、市、区的600余县(市),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活动。迄今600多年来,反映明代山西移民的“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民谣,广为海内外移民和后裔世代传颂。明代洪洞移民遗址今兴建有“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明代,山西是明王朝防御北元(元朝后在漠北草原存在的地方性蒙古族政权)南下侵扰和出征讨伐北元的重要地区。明朝在沿长城一线所设的九个军事重镇(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山西有其二。明政府为了为驻边塞的军士筹集粮食,实行“开中法”,即政府利用食盐专卖,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商人再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和地区贩盐获利。此间,山西商人得天时地利,晋商崛起,此后雄霸国内商界500年之久,创造了不朽的辉煌,成为重要的历史现象。
明末清初,山西是明军与起义军对抗作战的主要战场,也是抗清斗争的重要战场。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1月,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在陕西西安府称帝,建国号“大顺”。同年2月中旬,李自成即率领大顺军渡过黄河,在山西境内由南向北一路攻城略地,向明王朝都城北京进军,4月初即抵大同。4月24日占领明都北京,灭明。清军入关后,李自成又率军经山西返回陕西。清军进占北京后,随即又向山西进军,于11月占据全境,但反清力量直到1671年(清康熙十年)才被平息。
清代改明布政司为行省,简称省,在全国地方政区先置18省,后增为23省。省下辖府和直隶州,府、直隶州下辖县、散州;在新开发地区或者具有特殊地位的地区设厅,分为直隶厅和散厅。山西是清代最初置的省区之一,辖区最大时包括今山西全境及周边内蒙古、河北一带,由太原、汾州、潞安、平阳、泽州、蒲州、大同、宁武、朔平9府和平定、沁、辽、绛、解、霍、隰、忻、代、保德10直隶州及12直隶厅分辖,其中12直隶厅尽在内蒙古境内,其余府州治所均在山西,山西境内置有6散州86县。清代,山西晋商进一步发展兴盛,其中晋商创造的经营汇兑业的“山西票号”影响甚广,在清代后期基本上控制了全国金融。山西的票商在清代是同盐商、行商(广东十三行)齐名的全国最富有的商人。清末,山西是太平天国北伐部队进军的重要区域,是义和团活动兴起和发展的中心区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揭开了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的序幕。山西是继武昌起义后全国最早起义的省份之一,也是北方地区最早起义的省份。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民国初年,地方政区废除府,改州为县,省下辖道,由道辖县,为三级建制。山西境内设雁门道(治大同县,今大同市城区)、冀宁道(治阳曲县,今太原市老城区)、河东道(治运城县,今运城盐湖区)3道,分辖北部、中部和东南部、南部地区,共辖105县。清代时归山西省的今内蒙古一带地区,脱离山西,归绥远特别区。1927年,撤道建制,县直辖于省。民国期间,阎锡山统治山西38年,山西曾一度是全国关注的“模范省”。在中国共产党初创和开展革命的进程中,山西是传播马克思主义较早的省份之一,也是建立团组织和党组织较早的省份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山西省内地方政区有所变化,但保持了基本总体格局。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抗战的战略要地,是华北敌后抗战的主阵地、前线指挥中心和主战场之一,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时,雁北地区划归察哈尔省,其余归山西省辖。后来,雁北地区又划归山西省。新中国成立至今,山西省内政区曾多次调整,形成11个市、119个县(市、区)的现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山西是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发兴之地,是国家工业化战略的重要实施基地,是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的起源之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是国家实施现代化建设战略的重要能源基地和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试验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山西为全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绘就了区域发展的新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