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化的回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作品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风貌,肩负着为世人弘美德、为历史存正气的重任。今天的中国,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催人奋进、顺势有为。书山文海中,如何让读者在铅字里参透人生、在墨迹中茁壮成长,如何为后来者提供有洞见的思考,真正做到开卷有益,“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是我们一直思索的问题。已出版的“笃学讲堂”第一、第二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使我们备受鼓舞,也为我们继续做好这一辑提供了动力。

历稽载籍,好书必有三长,谓之:才、学、识。才者,文笔精妙也;学者,学识渊博也;识者,见多识广也。本书共收录了十二讲:在陈来先生的“大学问与大境界——冯友兰先生的治学与人生”中,我们感受了哲学的深邃;在戴志强先生的“钱币鉴赏”中我们了解了钱币的内涵,认识了各个朝代的货币;在学诚法师的“中国佛教对现代文明的省思”中我们探析了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以及佛教在此之中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在刘蒙将军的“国际形势与国防”中我们对国际形势与国防发展有了全面的认识;在谢文先生的“大数据时代的社会科学转型”中,我们展望了互联网的未来;在宋纪蓉教授的“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医院’”中我们体味了传统修复技艺的魅力与传承;在陈云英教授的“立志与成才——人生发展心理对话”中,我们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在谷晓红教授的“健康理念及养生的有效方法”中,我们领悟了养生的真谛;在何满潮院士的“科学创新与人生”中,我们体会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碰撞;在方锦龙先生的“国乐零距离——方锦龙带您漫游千年的响声”中,我们领略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妙;在吴为山先生的“刚柔相济,雕塑之魂”中,我们见证了中国艺术家的风骨;在濮存昕先生的“艺术之路上的体悟”中,我们见识了表演艺术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在通俗易晓、娓娓可读的十二篇文章中,十二位大家的才情、学养和见识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他们深信“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虽“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但“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希望读者能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得一分见解,是一分学问,除一分俗见,算一分进步,发前人所未发,道世人所未道。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人文社科学者尤其需要常思常新,临海凭风,潜心前行;既要立志高远又要注重实践,通过旁搜博览、兼收并蓄获得大智慧、融入大格局、创造大时代。相信这十二堂人文荟萃的名师讲座,一定能帮助每一位读者遇见更好的世界,成为更好的自己。

黄晓勇

2015年6月5日于北京良乡